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关键字专题TAG最新视频文章视频文章2视频2tag2tag3文章专题问答问答2 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化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具体时间 富贵竹有什么养殖方法 法西斯包括哪几个国家 公务员报考需要什么条件 什么叫做沙门氏菌 乔迁新居送什么礼物合适 笑气是什么东西 酒精是什么东西 什么叫做变压器 怎么产生头腔共鸣 含羞草怎么养比较好 汽车的刹车片可以用多久 国语这本书是什么体史书 犹太人被的原因有哪些 和朋友吵架了怎么解决 快速去除猪毛的技巧 为什么到了冬天腿就会起皮 腊月二十九有什么习俗 马陵之战有什么影响 张良是什么人 55度杯的原理是什么 匈奴是什么民族 国士无双的定义是什么 立春是什么 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什么 发夹有哪些用法 口红怎么涂正确 围巾有哪些围法 牙膏可以用来洗脸吗 twist o flex应该怎么跳 茶花有什么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斗牛犬是指什么 切土豆怎么切不会变黑 婴儿新羽绒服怎么洗 贝类怎么处理 清洁电脑键盘有什么方法 毛巾变硬怎么解决 炖牛肉软烂有什么技巧
楚辞讲什么
2020-03-16 21:28:56 责编:小OO

离: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体”。

时代使然,优秀的人物总是结伴同行,有历史的机遇在里面。历史上各国都是如此,比如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比如拉美文学大爆炸,比如中国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五四时期大师辈出等。

“楚辞”是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明显区别。进一步说,楚辞的直接渊源应该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九歌》原为祭祀时之巫歌,后经屈原加工而保留下来,而《离》等其他作品则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唐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写诗不讲究平仄,不要求对仗,押韵也比较自由,每首诗的句数和字数句式没有严格规定;近体诗在句数句式平仄对仗押韵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宋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

《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

《招魂》一文的作者,历史上有不同说法。司马迁认为是屈原的作品,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称:“余读《离》、《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认为是宋玉的作品:“《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怜哀屈原,忠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同时,又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

1.《楚辞校补》 收藏 作者:[闻一多著] 李定凯编校 页数:155页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02 2.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著 页数:290页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 3.作者:陈子展撰述 页数:758页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有没有讲诗经,楚辞,屈原,汉赋,诗词,戏剧,中国古代人文的纪录片?

当然有!百家讲坛!我有百家讲坛全集365G,LZ如果想要可以来拿。

宋玉是谁?讲讲他的生平!

  宋玉“邻女窥墙”的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位比较重要的作家名叫宋玉,传说他是一个有名的美男子。宋玉和中国古代著名大诗人屈原大约是同时代的人。屈原开创了一种优美的文学体裁“楚辞”。这种诗歌体裁讲究文辞的华丽,运用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创造出丰富的意象。屈原死后,宋玉是这类体裁的重要作家。有篇托名他的文章《登徒子好色赋》,其中讲了一个关于他的很有趣的故事,叫“邻女窥墙”。

  故事说,宋玉和登徒子都是楚国的大夫,跟楚王很亲近。登徒子嫉妒宋玉的才华,总是找机会在楚王跟前说宋玉的坏话。一次登徒子对楚王说:“宋玉长得相貌堂堂,很有学识,而且很好色,所以大王一定不要让他陪您到后宫去。后宫有那么多漂亮的嫔妃,见到宋玉可能会惹出麻烦来。”

  楚王于是召见宋玉,就登徒子的话向他求证。宋玉说:“我长得相貌堂堂,是天生的,我很有知识,是因为我勤奋好学,至于说我好色,则是没有的事。”

  楚王问:“有何为证?”

  宋玉说:“天下美丽的女人,楚国最多,楚国*最多的地方是我的家乡臣里。臣里最出名的*就是我家的邻居。这位*,增一分则太高,减一分则太矮。用了粉则显得太白,用了红脂则显得太红。她的牙齿、头发、一举手一投足,真是再美不过了。她微微一笑就迷倒了一大堆贵公子们。可是这位*却常常透过她家的墙偷看我,足足有三年时间,我却不为心动,怎么能说我好色呢。实际上,登徒子才是一个好色的人。”

  楚王请他说出理由。宋玉说:“登徒子的老婆一点都不漂亮,可是登徒子一见她就迷上了,而且已经跟她生了五个孩子。”楚王听了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这就是“邻女窥墙”的故事。

  历史上有关宋玉生平的记载很少,但他作为屈原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对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宋玉留下十多篇作品。有名的象《高唐赋》和《神女赋》等。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和铺陈的手法描绘女性的神情和体貌,影响了中国后世文学的此类作品。比如著名作家曹植的《洛神赋》、谢灵运的《江妃赋》、司马相如的《美人赋》等,都塑造了一个玉洁冰清、志向高洁的女性象,实际上往往寄托着作者本人的*理想或人生理想。当然,这种影响的消极方面也有,就是在此后的南朝产生的宫体诗和艳情诗,把文学中美好的女性形象描写引入了歧途。

先秦汉魏文学研究课到底讲的什么

李炳海,1946年10月4日生,吉林省龙井市人,汉族。著名学者,古典文学专家。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78-2003,历任东北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2003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精通《〈周易〉释读》、《周礼研究》、《〈老子〉解读》等学科。在先秦两汉文学、道家文学、民族文学、古代词赋研究领域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二十多年来出版学术专著近1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

  陆侃如和冯沅君

  陆侃如(1903—1978),著名学者。原名侃,字衍庐,笔名小璧。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江苏海门,生于一爱国士绅家庭。1920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大学一年级时他便出版了《屈原》,大学毕业时又出版《宋玉》一书。研究院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授,并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兼职。

  1929年,陆侃如在上海与冯沅君结婚,从此二人合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2年夏,陆冯同时出国,入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1935年夫妇均获文学博士学位。1935年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初南下昆明,在迁至云南的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1942年,到四川三台,任内迁的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46年随校迁回沈阳。1947年到青岛,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 1958年随学校迁居济南。

  1949年青岛解放后,陆侃如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51年任副校长、《文史哲》编委会主任,并当选为省*代表。1953年相继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为九三学社山东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青岛分社主任委员、济南分社筹委会主任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12月1日病逝。临终前将其珍存的全部书籍和近3万元存款捐献给山东大学。1979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冯沅君是新中国第一位女一级教授,也担任过山东大学副校长,同时还在文化界、妇女界担任一些要职,积极参加青岛市的社会活动。

  陆、冯夫妇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比翼齐飞,堪称文坛佳话。1931年,他们二人合作出版60万字的《中国诗史》,打破传统见解,很有新意。1932年二人又合作出版《中国文学史简编》一书,他们二人的著作被译成几种外国文字出版,使中国古代优秀文学遗产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山东大学以陆冯二人生前积蓄为基金,设立了“冯沅君文学奖”,鼓励有成就的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者,努力献身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

  重要著作:《屈原》《宋玉》《乐府古辞考》《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与冯沅君合著《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古典文学简史》,与高亨合著《楚辞选》,与牟世金合著《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论创作》《刘勰与文心雕龙》。

  姜亮夫(1902-1995),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云南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1902年5月19日(农历四月十二日)出生。1921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先生。1928年先执教于南通中学、无锡中学,后任大夏大学、济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及北新书局编辑,其间师从章太炎先生。1933年任河南大学教授。1935年赴法国巴黎进修,1937年经莫斯科回国,先后任职东北大学教授、英士大学教授兼文理学院院长,云南大学教授兼文法学院院长,昆明师范学院教授,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云南省军政委员会文教处处长。1953年任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国家教委普通高校首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聂石樵

  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师大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诗经学会顾问,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屈原论稿》、《司马迁论稿》、《楚辞新注》、《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与他人合著《杜甫选集》、《玉溪生诗醇》、《古代小说戏曲论丛》、《古代诗文论丛》、《古代文学论丛》。主编《散文精华》、《诗经新注》、《先秦文选注》、《先秦诗精华二百首》、《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论稿》。

  韩高年,1971年生,甘肃省永昌县人。200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复旦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7月出站,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中国屈原学会理事。在《文学评论》、《文献》、《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参与、主持完成“无秦文学编年史”等多项国家级课题。

  徐志啸,男,汉族,浙江镇海人。1948年7月1日出生。1968年 中学毕业、下乡务农;1972 年 上调至上海市复旦中学任教师;1978年 复旦大学历史系 本科生;1979年 复旦大学中文系 研究生;1982年 复旦大学中文系 教师;1986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 博士生;1989年至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客座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研究范围

  主要涉及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外比较文学,其中重点专攻先秦文学(以楚辞为中心)和中外文学关系。已有楚辞综论、先秦诗中外文学比较、中国比较文学简史、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古典与比较日本楚辞研究论纲等著作10多部,东皇太一春神考九歌:求生长繁殖之歌王国维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外来影响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等论文一百三十多篇。楚辞研究在海内外楚学界有一定影响,被当代楚辞研究论纲、辞赋大辞典、中国二十世纪古典文学研究史、楚辞通论等著作和辞典专门介绍或评述,被列为国内中青年专家代表之一。多次因论文中选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论坛上宣读论文。九十年代以来,先后应邀赴日本、香港、韩国、荷兰、比利时、澳门、 新加坡、俄罗斯、 南非、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中国文学史、楚辞研究、中外传统文学比较研究、屈原与世界文化、比较文学导论、近代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研究、欧美文学专题等。

  赵敏俐,男,1954 年生,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党员,文学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 年 3 月考入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 1982 年1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师从伍心镇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1984 年底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时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文学史家杨公骥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1987 年 12 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从1987年12月至1994年3月,任青岛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1991年评为山东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八十年代优秀毕业生,1992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思想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被授予青岛市跨世纪青年学术、工程带头人称号。1997年3月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1999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创新拔尖人才,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3月起)。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文学?艺术学科专家评审组副组长(2001年1月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中国文学学科评审委员会成员(2000年起)。

  自1987年12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多年来坚持本科生教学,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课,开设《汉代诗歌研究》、《诗经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等多门选修课。199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为研究生主讲的课程有《诗经楚辞研究》、《诸子散文研究》、《两汉诗赋研究》、《魏晋六朝文学研究》、《国学研究》、《史传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方*》、《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等。

  杨公骥教授(1921.01.16-1989.06.07),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河北正定人。1937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徒步到陕北投奔*。在延安,曾先后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并担任文化教员。抗战胜利后被派往晋察冀边区工作,1946年调赴东北解放区,任佳木斯东北大学教授。1949年起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1982年任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国文学史家,历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中国古代文论学会顾问,吉林省社会科学工作者联合会、文联,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名誉,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等职。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文学》(第一分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62年)等。1987年主编中央电大教材《中国文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年)。《中国原始文学》(1952)

  《周代文学》(1954)

  《商颂考》(50年代初)

  常森,山东新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副教授。

  专著与论集

  1、《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2、《先秦文学专题讲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3、《先秦诸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5、《庄子散论》(合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6、《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合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郑杰文 男,1951年3月生,山东淄博市人。*党员,研究生学历。1980年山东省北镇师专中文系毕业,同年留校任教;1985-1987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于山东大学获硕士学位,在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10年来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已出版《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鬼谷子天机妙意》(南海出版公司1993)、《鬼谷子奥*说》(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齐宗教研究》(齐鲁书社1997)、《穆天子传通解》(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风俗礼仪通说》(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方术迷信与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合著)等专著,其中《穆天子传通解》、《鬼谷子研丛著》、《中国古代纵横论》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此外,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硕士生3届、博士生1届

  褚斌杰  1933年6月生,北京市人。笔名楚子。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从导师游国恩先生研修先秦文学。著名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褚斌杰先生不久前在北京不幸去世。褚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与思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桃李芳菲,成绩斐然。

  褚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先秦两汉文学,首先是先秦两汉文学史的研究;先后出版有《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先秦文学史》、《两汉诗传》等著作。《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内容全面,丰富,而又能提纲挈领,被认为是最适宜教学用的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材;褚先生担任主编的《先秦文学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的第一本,是今天最具权威性、内容最全面、完整的关于先秦文学的文学史著作

  邵毅平  文学博士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江苏无锡人,1957年7月30日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1982)、文学博士(1994)。历任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助教(1982-1985)、讲师(1985-1992)、日本创价大学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客席研究员(1988-1989)、韩国蔚山大学中语中文学科客席教授(1992-1997)、韩国大邱晓星CATHOLIC大学中语中文学科客席教授(1997-1998)、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1998—2000)、副教授(2000-2006)、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科客席教授(2006-2007)。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范围

  先秦秦汉文学研究;《论衡》专题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表现商人史专题研究;古代东亚中国文学接受史、东亚汉文学史、东亚文学关系史研究;东亚汉学之译介与研究。

  赵浩如,1939年生于昆明。云南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云南省文史馆馆员。云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书作曾入选全国书展。著有《诗经选译》、《楚辞释注》、《古诗中的云南》、《昆明揽胜》、《赵浩如行草书》、《历代楹联选》、《云南名联》等。美国西卡罗莱纳大学和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诗书是从来不分家的,综观至今仍然为世人所乐道的大诗人、大书法家、教育家乃至思想家,如王羲之、杜甫、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等,无一不是文采风流,书法遒劲。而今,西化教育方式的影响和科技文化的冲击,诗书乃至国学教育正在功利和实用主义的挤压下被边缘化,诗书传家正在附庸风雅的潮流中退出大众的视野。此时,一些受传统文化教育影响至深的文人学者却在默默地用行动履行曾经的梦想,已过花甲之年的赵浩如正是其中之一。

  刘生良 

  出生年月:1957年1月

  主修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毕业学校:安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社会职务: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理事

  个人介绍

  1976年6月参加工作,在陕西省洛南县西关中学任教。1978年2月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时分配到商洛师专任教,曾任教研组长、系副主任等职。1986年9月考入安徽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主攻先秦两汉文学,1989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同时分配到陕西师范大学任教至今。其间又于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师从霍松林先生在职读博,获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等必修课和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先秦两汉散文研究、庄子研究等选修课,曾获商洛师专和陕西师大教学质量优秀奖及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主要论著

  一、专著

  1、《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9月重印,2006年10月第三次印刷,印数已达11000册。

  2、《楚辞著作提要》(国家“九五”重点项目《楚辞学研究丛书》之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本人为主要撰写人之一,撰稿约10万字)。

  傅璇琮  著名中国古典文献和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笔名湛之。九三学社成员,*党员。傅璇琮

  1933年生,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奠定学术基础,后因全国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期间遭受*运动错误批判,1958年被先后调至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接受改造,却由此拥有了清静的读书时光,走上了学术道路。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等。

  池万兴  池万兴,男,1962年3月生,陕西彬县人,汉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教授、博士、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获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师从闫宪康、冯俊杰两位先生研究先秦文学与戏曲。2003年7月获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赵逵夫先生研究先秦两汉文献。2004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师从蒋凡先生,2006年6月出站。1994年11月任语文系副主任,1998年12月任语文系主任。2004年起任*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至今,同时兼任西北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导师。

 

  何宗美,男,博士、教授。1963年12月生,湖南省永兴县人。1990年12月获湖南师大本科学历、学士学位,1992年9月考入西南师大,师从熊宪光教授专攻先秦两汉文学,1995年7月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从教于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1999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师从陈洪教授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重点治明清文学,2002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历任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带头人、唐山市政协常委、河北省"双十双百双千人才"。2002年因科研、教学的突出贡献被唐山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2004年3月调入西南师大文学院。

  周勋初  周勋初,男,生于1929年4月,1954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8月晋升为教授,198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诸子及楚辞。现为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所著《高适年谱》(专著),1985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专著:

  1、 辞海(参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03

  2、《高适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09

  3、《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11

  4、《中国文学批评小史》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01

  5、《韩非子校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11

  6、《马恩列斯文艺论著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06

  7、《韩非》,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0

  8、《九歌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08

  李立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9年6月

  职 称 博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简历】

  1978年至1982年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读书 获学士学位

  1983年至1986年 吉林毓文中学任教

  1987年至1990年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方向)专业学习 获硕士学位

  1995年至1997年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方向)专业学习 获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7年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 讲师

  1998年至2005年6月 广东五邑大学中文系任教 副教授 教授 学科带头人 系主任

  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3年至2004年学科会议评审组专家

  2005年6月至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 教授 

  过常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个人简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1985年,任小学教师;

  1985-199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5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2003年被聘为教授。

  1999年11月-2000年6月,在香港教育学院任教学顾问;

  2004年3月-2005年2月,任韩国高丽大学中文系访问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满意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屈原的离*是什么意思?当离别讲麽?

  一、屈原的《离*》的意思是——旧解释为遭忧,也有解作离愁的;近人或解释为牢*。

  据司马迁的解释:“离*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列传》)班固在《离*赞序》中说:“离,犹遭也;*,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这是关于“离*”的第一种解释,即“离”释为“遭”,因为“离”通“罹”,也就是遭受忧愁的意思。

  东汉王逸的解释则有所不同,他认为:“离,别也;*,愁也。”(《楚辞章句·离*序》)那么“离*”就是离别的愁思的意思。

  第三种解说,近世学者有人考证“离*”是“劳商”的转音,劳商是古代楚地的一种歌曲名。《楚辞》中本来就有用古歌曲为篇名的,如《九歌》《九辩》等,那么“离*”也就是楚国古乐的曲名。各说自有其道理,后人可任择一说从之。

  二、作品简介:

  《离*》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篇373句,2400多字。每每读过这篇宏伟壮丽的长诗,我们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对危在旦夕的祖国命运的焦虑,对祸国殃民的群小的憎恨,对自己*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和怨愤,皆在诗中如雷电般地迸发出来,炽烈的忠君爱国之情回荡在字里行间。

  从总体上看,《离*》全篇可分为两大部分。在前半部分中,诗人陈述自己的出身、美好的品德和才能,以及由此遭到的重重*和打击。诗的后半部分则描写诗人遭到排斥后上下探索出路的经过。

  三、作者简介: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余秋雨中指讲三国的是谁

*:《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经常以“*”并举,后来“*”直接指代《诗经》和《楚辞》。乐府双壁: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恒言》;“二拍”指明代小说家凌溕初编著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吏三别:指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即《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国小说四大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师说》中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张衡传》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一)中国古代作家1、先秦作家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二十篇,是他的*及再传*记录他与*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今存五十三篇。老子 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八十一章。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县(今山东)人。思想家、*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施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庄子(前372-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城(今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三十三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的后代。他开创了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过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篇抒情诗《离*》,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战国时期赵国(今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但在体系上吸收诸子之长,是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很“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劝学》、《天论》等。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况*,法家学代表人物。现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代表作《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2、汉代作家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今河南)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七篇,《新书》十卷五十八篇,赋有《吊屈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因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而命名的。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写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刘向(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王充(27-97),字仲任,上虞(今浙江)人,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批评家。他的《论衡》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今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3、魏晋作家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是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时期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植(192-232),字子建,单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所著《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桃花园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皆选自《陶渊明集》。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五十篇,涉及创作的许多问题。4、隋唐五代作家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家,官至侍中。封郑国公。《谏太宗十思疏》选自《魏郑公文集》。王勃(650-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十六卷。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所作《回乡偶书》( 七绝)为传诵名篇。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诗人。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和《登幽州台歌》。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唐代绝句珍品。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王昌龄(698-765),字少伯,边塞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诗》(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都很有名。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乃苏轼赞王维之语。李白(701-762),字太白,号清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出生于中亚碎叶,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朽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黑暗的诗篇。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姆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高适(702-765)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诗作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著有《高常侍集》。崔颢(704-754),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明人辑有《崔颢集》。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诗中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渔具长安十年。“安史之乱“中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韩愈(768-824),字推之,河阳(今河南)人,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侍郎。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顾问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诗》、《琵琶行》(并序),另有《卖碳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人,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史事,如《赤壁》、《过华清宫》(绝句)。课文选有《江南春绝句》(七绝)、《阿房宫赋》。著有《樊川文集》。李商隐9813-约858),字义山,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5、宋代作家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拾称柳七、柳屯田,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词《渔家傲》反映了边塞生活。贬为邓州知州时写了名文〈岳阳楼记〉。著有《范文正公集》。晏殊(991-1066),字同叔,北宋词人,名作有《踏莎行》、《浣溪纱》。欧阳修(1007-1055),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扶糜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集》。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佑集》。《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司马光(100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在学术上有不朽贡献,花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神宗赐名,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也称王荆公,谥文,也称王文公,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雄健峭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节选自《王文公文集》。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杭州)人,北宋科学家、*家。他的《梦溪笔谈》(二十六卷)是用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苏轼(1037-1095),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扇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如梦令》选自《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作《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人传诵,《诉衷情》、《钗头凤》是有艺术特色的词,散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人,南宋词人、音乐家。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著有《白石道人诗集》。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家、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气歌》、《指南录》、《酹》、《<指南录>后序》皆为后人传诵。6、元明作家关汉卿 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六十多种,今存十四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著名,著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著名的戏曲,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典型悲剧之一。王实甫 一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张生和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在元代杂剧中具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马致远(1250-1321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十五种,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约1270-1329),字希梦,号云庄,济南(今山东)人,元朝散曲家。其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的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哦国古代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撰有十七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人,明代小说家。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即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人,后徙居嘉定(今上海)。明末散文家,六十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代表作《牡丹亭》(又称《还魂记》)等“临川四梦”。剧作多发起内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7、清代近代作家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他以数十年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今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共五十五回。曹雪芹(约1715-约1764),名沾,字梦阮,号雪芹,祖籍丰润(河北),生于南京,清代小说家。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全书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权术一百二十回,属于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曾任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祭妹文》选自他的《小仓山房文集》,还著有《随园诗话》。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天文家。深于经学、文学和史地学,为“今文学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运动先驱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三百一十五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表达对国事的感慨与生平经历的哀乐。著有《龚自珍全集》。孙文(1866-1925),字逸仙,别号中山,广东省中山人,我国民主*伟大先行者。著有《孙中山全集》,共十一卷,课文选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暑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的领袖,*家、文学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出自《饮冰室合集》。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的《与妻书》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史》。(二)中国现代、当代作家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周作人(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司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20世纪30年代和林语堂一起鼓吹“闲适幽默”小品,抗战时期曾任伪职。著有《自己的园地》及《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著名的文学社团——“创造社”。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均,字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他的代表作。他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动的先驱者之一。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主办刊物《小说月报》,提倡为人生而艺术(文学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籍》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左联”发起人之一。代表作小说《沉沦》。还有著名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主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等。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提出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理论。代表作《红烛》、《死水》等。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五四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小说集《超人》、《往事》和通讯集《寄小读者》等。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有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和长篇小说《长河》等。赵树理(1906-1970),现代小说家和人民艺术家,山西沁水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登记》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曹禺(1910-1996),现代剧作家。湖北潜江人,原名万家宝。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创作《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和改编《家》等著名剧本。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著名的有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等。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诗人、文学

声明:本文由用户 evilpointer 上传分享,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显示全文
专题微软推出AI新算法,能够加快旧照片修复效率微软推出AI新算法,能够加快旧照片修复效率专题2022年的假期安排出炉,快来一起看看吧2022年的假期安排出炉,快来一起看看吧专题骑手摔猫引发热议,结果被永久封号骑手摔猫引发热议,结果被永久封号专题张一鸣身价594亿美元超腾讯马化腾,成中国互联网首富张一鸣身价594亿美元超腾讯马化腾,成中国互联网首富专题AI打造童话世界,引领科技生活AI打造童话世界,引领科技生活专题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给大众高管传授电动汽车经验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给大众高管传授电动汽车经验专题网友爆料蚂蚁森林未种植梭梭,官方辟谣网友爆料蚂蚁森林未种植梭梭,官方辟谣专题AI是否拥有著作权,进入人们的视野AI是否拥有著作权,进入人们的视野专题Twitter股价跌至超10%,创造近 6个月最大跌幅Twitter股价跌至超10%,创造近 6个月最大跌幅专题关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预测关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预测专题微博新增“炸毁”评论功能:只对自身个人隐藏微博新增“炸毁”评论功能:只对自身个人隐藏专题官方回应解决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官方回应解决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专题B站上线童年动画专区:重温童年经典B站上线童年动画专区:重温童年经典专题AI审美开始对我们的生活评头论足,影响着我们个性化审美AI审美开始对我们的生活评头论足,影响着我们个性化审美专题韩国电信 KT 对“网络瘫痪事件”正式道歉韩国电信 KT 对“网络瘫痪事件”正式道歉专题网约车车内监控视频引发热议,司机拒逆行遭表扬网约车车内监控视频引发热议,司机拒逆行遭表扬专题抖音直播开展打击低俗、不良价值观内容行动抖音直播开展打击低俗、不良价值观内容行动专题人脸识别AI技术,从梦想走进生活人脸识别AI技术,从梦想走进生活专题王小川告别搜狗,将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王小川告别搜狗,将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专题部分网约车平台开展非法营运,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部分网约车平台开展非法营运,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专题软银成立30亿美元,用来投资拉美科技公司软银成立30亿美元,用来投资拉美科技公司专题多家互联网集团取消大小周,小鹏汽车每天工作8小时多家互联网集团取消大小周,小鹏汽车每天工作8小时专题AI防“疫”,人工智能发挥了多少作用?AI防“疫”,人工智能发挥了多少作用?专题段永平回应“重出江湖联合OV造车”绝不会发生段永平回应“重出江湖联合OV造车”绝不会发生专题AI助力精准防控,帮助病例筛查、药物研发AI助力精准防控,帮助病例筛查、药物研发专题外卖骑手为消差评拿砖上门被刑拘,结果顾客没评论外卖骑手为消差评拿砖上门被刑拘,结果顾客没评论专题分析师认为马斯克将凭SpaceX成首位万亿富豪分析师认为马斯克将凭SpaceX成首位万亿富豪专题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应该刹刹车,划定好边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应该刹刹车,划定好边界专题知名游戏主播山泥若二审宣判,被判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知名游戏主播山泥若二审宣判,被判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专题公租房小区被曝,超过10万元的豪车拒进公租房小区被曝,超过10万元的豪车拒进专题三十讲第八讲主要内容专题第八讲以人民为中心专题《楚辞》里的诗专题诗经楚辞演讲稿专题楚辞的演讲稿专题楚辞ppt专题楚辞演讲专题楚辞论文专题关于楚辞的古诗专题诗经和楚辞并称为专题诗经和楚辞的基本常识专题诗经和楚辞的表现风格专题什么处 《楚辞》专题楚辞篇目分类专题楚辞思想内容专题楚辞中有酒的诗句专题楚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专题楚辞全文及译文专题楚辞涉江讲的什么专题楚辞名句取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