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犯罪中能不能同时存在既遂和未遂【点击查看详情】
同一犯罪中能同时存在既遂和未遂。司法实践应遵循以下原则。1、吸收原则。是指根据犯罪既遂量刑,以既遂确定被告的量刑范围。犯罪未遂被犯罪既遂吸收,不影响量刑,也不需要引用未遂条款。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不累计数额的连续犯。2、累积次数原则。主要适用于构成犯罪或以次数量刑的,应计算未遂次数。3、数额累加原则。一、法律犯罪未遂如何处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为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犯罪事件中犯罪既遂与未遂并存时该如何量刑

次数累加原则主要适用于以次数构成犯罪或者升格量刑的,这时的未遂次数应当计算在内。【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

数额犯中,既遂,未遂并存时,如何量刑

(2)既遂额和未遂额分别在同一量刑档次,但二者之和则量刑升格,对此应适用升格刑,由于未遂额是量刑升格的重要依据,应当适用未遂条款予以从轻或减轻,但幅度相对要小,实际量刑不得低于既遂额的量刑,如盗窃既遂数额较大,未...

共同犯罪中既遂犯与中止犯能否并存

实行犯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犯罪时,教唆犯是构成犯罪未遂还是构成犯罪中止,在我国刑法学界存在着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构成犯罪中止,理由是:在被教唆者犯了被教唆罪的情况下,应当把被教唆者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看作是...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能否同时存在

法律分析:不能。在犯罪过程中,不可能既出现犯罪未遂,又出现犯罪中止,两者是不能共存的,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

共同强奸犯罪中一人既遂一人未遂该如何处理

共同强奸犯罪中一人既遂一人未遂,双方都构成强奸罪。即遂的按照规定定罪量刑。未遂比照即遂从轻处罚。

共同犯罪未遂怎么认定,共同犯罪的既遂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属于未遂犯。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犯罪预备阶段存在既遂吗

法律主观:不可能。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是犯罪过程中的不同犯罪阶段,这些不同的犯罪阶段是各自独立、互相并列或排斥的,是这个犯罪阶段,就不可能是另一个犯罪阶段。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

共同犯罪中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就是部分既遂全部既遂的意思吗

对于结果犯来说,只要共同犯罪人中有一人的行为造成了犯罪结果,就应认为是共同犯罪既遂,没有造成犯罪结果的,是共同犯罪未遂。什么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

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关键

一、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关键区别是什么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关于犯罪既遂标准的思考

(一)对“目的说”的认识犯罪目的实现说认为犯罪既遂应当以犯罪目的的实现为标准。犯罪人通过犯罪行为达到了犯罪的目的的,是犯罪既遂;未达到犯罪目的的,是犯罪未遂。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这一标准存在很大的漏洞。不同的罪犯即使在实施同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