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夷陵之战【点击查看详情】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陆逊统率的吴国抗蜀军:兵力5万。(《资治通鉴》、《三国志吴主传》、《陆逊传》均有记载);蜀军的总兵力在7.2万左右(不包括赵云军),其中在夷陵地区作战的有5.9万人。战败后,刘备退回永安有2.3万兵防守。结下联营百里(一说二三夷陵之战指的是什么三国三大战役并不仅仅是因为规模大少胜多更因为这3大战役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简单的说夷陵之战之前蜀国占有荆州
相关视频/文章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 2021-01-03 01:38:38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 2020-03-16 02:50:19
相关问答
简述夷陵之战

历史上的彝陵之战发生于蜀汉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在此之前,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严重损害了刘备集团的利益。章武元年七月,刘备不顾群臣反对,亲率大军攻吴,企图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

夷陵之战的过程及简介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是也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不听丞相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毅然决定...

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真实史实是怎样的?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双方的兵力情况是:刘备发兵三万,再加上沙摩柯的蛮夷军队2万,总计五万人,水陆并进,向东吴杀来。孙权向刘备求和不成,...

夷陵之战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章武元年(221年),蜀汉刘备为替二弟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亲率十万大军向东吴进发。孙权派大将陆逊率兵5万迎敌。蜀军连战连捷,攻入吴境五六百里,自巫峡连营至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同时得到武陵蛮的支持,声势浩大,锐...

夷陵之战对历史的影响,你有哪些了解?

夷陵之战是刘备蜀汉集团与孙权东吴集团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据史料记载,双方兵力相似,各约5万人,其中包括刘备一方约4万名真正的蜀汉士兵,外加约1万名无锡野蛮人。最后的结果是刘备幸免于难。当然,这可能夸大了东吴的...

夷陵之战的历史是?

东吴委任陆逊为大都督,陆逊避而不战,夏季火烧连营700里,刘备败逃,退守西川,无力再战,不久后“孙刘联盟”恢复,刘备郁郁而终!(小说是可以虚构的)。历史上夷陵之战只是小规模作战,刘备为了关羽客场挑战东吴失败。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蜀汉到底损失有多大?

1、人才青黄不接。在夷陵之战前蜀国五虎上将使得蜀国当时国力最强,而夷陵之战后五虎上将接连逝去最后只剩下赵云而后辈也没有太出色的武将,只能靠诸葛亮来维持。2、兵员损失严重。蜀国在当时只有一个州的土地,兵员土地面积...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的结局是怎样的?

这场大战中蜀汉被东吴打得节节败退,兵力损失严重,后来刘备靠着属下的掩护才成功逃往白帝城,也没有班师回朝,驻扎在了那里。

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呢?_百度知 ...

夷陵对决,又被称为彝陵对决、猇亭对决(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启动的大规模战争,是中国古时候战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役,都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蜀国真的损失了七十多万的兵力吗?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会大书特写,孙权说道:刘玄德即位,统兵七十余万。刘备是拼上底牌与江东拼命。公元222年,刘备继位,亲征东吴。吴班为先锋,关兴张苞护卫,水陆并进杀奔江东。孙权大惊,命孙桓率军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