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颈之交的故事简介
相关视频/文章
知音之交说的谁和谁?
知音之交说的谁和谁? 2020-04-01 12:53:31
刎颈之交的故事简述
刎颈之交的故事简述 2020-04-01 12:53:01
胶漆之交说的谁和谁?
胶漆之交说的谁和谁? 2020-04-01 12:52:23
鸡黍之交说的谁和谁?
鸡黍之交说的谁和谁? 2020-04-01 12:51:52
舍命之交说的谁和谁?
舍命之交说的谁和谁? 2020-04-01 12:51:00
生死之交说的谁和谁?
生死之交说的谁和谁? 2020-04-01 12:50:52
管鲍之交说的谁和谁?
管鲍之交说的谁和谁? 2020-04-01 12:50:43
忘年之交表示谁和谁?
忘年之交表示谁和谁? 2020-04-01 12:50:27
“安步当车”是说的什么典故?
“安步当车”是说的什么典故? 2020-04-01 11:45:16
相关问答
刎颈之交的故事主要内容简短

《刎颈之交》的故事主要内容简短: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的派遣,带和氏璧出使秦国,而能完璧归赵,被赵王重用,拜为上卿。武将廉颇挨不住了,多次想找蔺相如的茬,蔺相如以国事为重避免了矛盾。廉...

刎颈之交的故事概括是什么?

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的渑池相会,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回国...

刎颈之交的典故

刎颈之交的典故:战国时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被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因此怀恨在心,想要报复,蔺相如知道以后,就处处避着他。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的望见廉颇的马车开过来,连忙叫人把车转到小巷子里...

刎颈之交的典故是什么?

刎颈之交【拼音】wěnjǐngzhījiāo【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的派遣,带和氏璧出使秦国,而能完璧归赵,被赵王重用,拜为上卿。武将廉颇受不了,多次想找蔺相如的茬,蔺相如以国事...

一刎劲之交故事简介?

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里也讲过一个“刎颈之交”的动人故事。传说周宣王时,宫里有一位先王时的老宫人,约摸五十多岁,怀孕四十余年产下一女婴,周宣王夫妇认为是不祥之物,就命人将其包裹起来,抛到了...

有多少人知道刎颈之交的典故吗?

刎颈之交是一个成语,许多人都知道其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其出处。这个成语的创造人是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马迁,出处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此可见,典故的主人翁是廉颇与蔺相如。...

“刎颈之交”指的是古代哪两位名人的深厚友谊?

“刎颈之交”指的是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深厚友谊。我们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读到过这样的一句话,那便是“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所以刎颈之交就是这样而来的。只是因为这句话不是太重要...

“刎颈之交”指的是古代哪两位名人的深厚友谊?

指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深厚友谊,司马迁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就用到了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是什么意思?

所谓刎颈之交,是指朋友之间已经达到可以用生命来表达友情的程度。“刎颈”的意思就是割脖子,“交”的意思是交情、友谊,这个成语比喻朋友之间可以同生死共患难,如果一方有难,另一方可以豁出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对方。一直以来...

历史上著名的友谊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友谊故事有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等等。1、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最初见于《列子·力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极好的朋友,鲍叔牙是齐国的贵族,而管仲家境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