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相关视频/文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 2022-03-23 19:57:10
韬光养晦什么意思
韬光养晦什么意思 2021-10-28 15:17:19
韬光养晦怎么理解
韬光养晦怎么理解 2020-03-16 18:37:38
相关问答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什么意思。

【解词】“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指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之外露,这是有所作为的一种表现,褒义。【词源】“韬光养晦”语原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引用】清·...

...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十六字方针

“韬光养晦”是针对1990年前的国际局势提出来的。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出现的不稳定形势,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在提出这个思想时还强调了“决不当...

为什么要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方针

1、一切外交方针都是实力决定的。2、当时国内经国十年,经济凋敝、民生艰难,为了集中全力发展经济不得已在国际社会上韬光养晦。3、当下,中国正处于实力的上升期,其一举一动均受到周边小国、超级大国的监督和警惕。中国...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什么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是国际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提出,体现了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所具有的战略勇气、战略胆识和政治智慧。这一方针不仅为我国应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指明了...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这里指芒刺。引申为突出的才华、能力。养:修养,培养。晦: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这里重指自己修养...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是什么意思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一系列思想,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时期”提出来的。当时中国面临“怎么办”、“向何处去”等尖锐问题急需回答,就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呢,都是寓意什么呢

“韬光养晦”意思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寓意着要修缮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内在的修养。韬光养晦[tāoguāngyǎnghuì]: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韬光养晦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历...

28字对外工作方针是什么?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认为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其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主权。在处理国际事务上,采取“28字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

如何解释“韬光养晦”这个成语?

解释“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

中国外交“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合理性分析。

有所作为的合理性:虽然我国实行了韬光养晦,但处身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一味退让是不行的。因此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寻求更高的政治地位,在各国联合机构中争取话语权,宣扬和平,与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合作,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