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
相关视频/文章
苏轼江城子中的老夫是什么人
苏轼江城子中的老夫是什么人 2020-03-16 19:26:34
相关问答
《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写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这首词即...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是什么?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此年春、夏,密州旱蝗相继,苏轼曾往常山祈雨,后果得雨。十月间,再往常山祭谢,归途中与同官会猎于铁沟附近。这首词写酒酣会猎的情景与感受。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是什么?

创作背景如下: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作背景是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作背景如下: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

《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作背景是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作背景是在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此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

苏轼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的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朝代】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江城子·密州出猎》创作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译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写作背景,当时怎样的心情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的背景 是苏轼想要为国效力却不满于朝廷吗?还是苏轼...

在苏轼被贬到密州一段时间后,满怀爱国情感的他自然感到怀才而不遇,无处挥发他的一腔热血,因此不免有情绪低落。但他对当地百姓爱戴有佳,在他出猎之时才会有“全城出动”的浩大场面。苏轼此人论才智自当是才华横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心思想是什么?

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全词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