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苦难史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47年前,那位扬言要扎根农村60年的下乡知青,后来过得怎样?

当时的知青下乡的运动,柴春泽能够更好的锻炼自己,让自己更加的深入群众,选择了更加艰难的环境下乡,甚至扬言说自己要在大西北扎根60年,当时的这篇演讲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很多人将自己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大西北,青年们都...

下乡知青的历史

1955年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

1970年,女知青吴献忠立誓要把青春献人民、拒绝上清北,后来怎样?_百度知...

如今已经70岁的吴献忠名声在外不必再担心生计,收获了自己的第二份爱情,也可以幸福地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她受过委屈,那段早已被岁月尘封的历史记录着她的辛酸和苦难,但是她始终乐观坚强,从知青到董事长,吴献忠正如父...

50年前,女知青吴献忠拒绝清华北大扎根农村做贡献,后来怎样?

有一位女知青,她叫吴献忠,曾誓言一生要扎根于农村,要为农村做贡献。在1970年,她毅然决然拒绝了清华北大,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今的她又是面对怎样的生活呢?吴献忠来自一个工薪家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样的家境在当时是...

50年前,女知青吴献忠拒绝上北大,坚持留在农村,今过得怎样?

她说自己就是要扎根农村,她也甘愿吃尽这些苦难,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这里。在那年,她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9位知青,一同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扎根农村倡议书,这也让她成为全国的知名人物。扎根农村的吴献忠自然也在自己...

知青下乡时你在农村那里待了多少年回城的?

经过多年的沉淀与过滤,才酿成了一部部经典的知青历史文学。让我们把这段经永久的收藏。我73年下乡插队知青,整整在农村下地干了五年农活,好多农活都会干了而且干的很好。77年高考回城的。现在回想起那五年的农村生活,有痛苦、有...

《知青》|那是一个暮然回首,岁月成金的年代

回首往事,我们可以看到一部知青历史,已经成为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认为知青精神即是:“克难克艰,昂扬向上;脚踏实地,敬业爱岗;不屈不挠,性格刚强;磨练身心,筋强骨壮;身居农舍,胸怀理想;刻苦学习,自尊...

真实的知青生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存在差异会那样大

当然恶意的猜测是,有人会美化那段历史。90年代之前,伤痕文学的流行就是建立在知青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中,引发人心中的共鸣,而现如今那段历史虽非久远却已模糊,整体文学作品因某种原因开始缺少对历史的反思和质疑,沦为心灵鸡汤,情感故事,...

知青上山下乡的大历史背景是什么样子的?

“上山下乡”一词最早见于1956年10月25日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

上海知青忆黑龙江:难忘黑河那片土地

那时农民生活主要以小米为主食,我们上海知青吃不惯,把小米叫鸟食,生产队的领导尽量照顾我们多吃点白面,黑面等细粮,土豆终年不断,使我们这些远离了上海、远离父母的小青年,得到了生产队领导和乡亲们的许多关爱、帮助,使我们增添了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