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杜甫颔联赏析
相关视频/文章
山中诗词鉴赏及解析
山中诗词鉴赏及解析 2020-03-16 19:40:50
月夜杜甫赏析
月夜杜甫赏析 2020-03-16 19:37:48
相关问答
杜甫月夜翻译并赏析

《月夜》赏析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想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

月夜 杜甫赏析

赏析:《月夜》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此诗借助想象,抒...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杜甫的什么感情?

颔联“承”:“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继续首联的想象,将目光从夫人转到小孩子们身上。儿女们还太小,不会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颈联“转”:“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一联转到对夫人形象的描写,其实还是想象...

杜甫《月夜》赏析:写人及己的艺术手法

首联“起”:“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当时,杜甫的家小都在鄜州,而他身陷长安。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明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颔联“承”:“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继续首联的想象,将目光从...

杜甫<月夜>的颔联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

《月夜》诗词赏析

《月夜》诗词赏析3月夜(杜甫)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解: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

杜甫《月夜》赏析

杜甫诗鉴赏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八月自鄜州,奔赴灵武(唐肃宗的临时行宫,今宁夏灵武),途中被安禄山叛军所俘,陷于长安时所作。题为《月夜》,是怀念亲人的诗。首联,诗人悬想妻子见月忆己,这正是...

关于杜甫诗《月夜》的赏析题,带答案的。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有何关系?诗歌的首联和颔联互为因果关系。颔联是首联的补充和加强。首联...

月夜忆舍弟颔联历来为人传诵,试分析其好在哪里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

为什么说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颔联是千古佳对?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怀亲诗中的经典名篇,这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联对仗工整,用词新奇,可谓是千古佳对。全诗如下: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