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评估不通过不能判缓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轻罪犯,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但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与死缓的区别在于适用前提、执法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关押,通过考察和配合进行,而宣告死缓的罪犯则需关押并进行劳动改造。缓刑的法律后果根据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定,而死缓则根据犯罪人的表现决定减刑或执行死刑。
法律分析
一、司法评估不通过能判缓刑吗?
司法评估通过不了是不能判缓刑的;
依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第一、犯罪情节较轻;
第二、有悔罪的表现;
第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第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的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的活动,进入特定的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二、缓刑和死缓的区别有哪些?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缓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死缓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死缓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司法评估不通过的犯罪分子是不能判缓刑的。只有在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下,同时符合一系列条件,才可以宣告缓刑。缓刑和死缓在适用前提、执法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具体案件中,根据法律规定和犯罪分子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判决和执行,确保公正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应当依法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成年亲属、所在学校的代表等合适成年人到场,并采取适当方式,在适当场所进行,保障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一般不出庭作证;必须出庭的,应当采取保护其隐私的技术手段和心理干预等保护措施。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