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主要针对犯罪非常轻微的人,但并非绝对。从办案经验来看,90%的保释候审最终被判缓刑,甚至撤案。因此,对于可能被判处缓刑的当事人,建议积极申请取保候审,以便获得更好的结果。
法律分析
这不是绝对的,但是可以说缓刑的概率非常高。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是针对犯罪非常轻微的人。否则,肯定会被拘留,不会被保释,至少是这么认为的。从办案经验来看,90%的保释候审最终被判缓刑,甚至撤案。
拓展延伸
办理取保候审能保证缓刑吗?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暂缓刑罚的执行,即取保候审。那么,办理取保候审是否能保证缓刑呢?答案是否定的。
缓刑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或者其他严重危害性犯罪;其次,被告人有悔改表现;再次,被告人无再犯罪的危险;最后,被告人有正当理由。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被告人才能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
而取保候审,是指在侦查机关对被告人进行侦查、取证时,为了防止被告人逃跑或者妨碍侦查工作,由公安机关采取的对被告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措施。虽然取保候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但并不能保证其缓刑。
因此,在办理取保候审时,被告人仍需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才能享受缓刑的优惠。当然,如果被告人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那么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也应当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才能持续享受缓刑待遇。
结语
虽然并非绝对,但缓刑的概率非常高。取保候审适用于犯罪较轻的人,否则可能会被拘留而不会被保释。办案经验显示,90%的保释候审最终被判缓刑或撤案。因此,对于可能被判缓刑的当事人,建议及时委托律师提供取保候审服务,以提高成功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