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带薪年休假如何证明未享受?
2023-10-05 22:15:42 责编:小OO
文档

年休假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投诉。单位根据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安排年休假,可集中或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单位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时,可跨1个年度。单位如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年休假,经职工同意可不安排,但需支付300%的年休假工资。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10天,满20年的15天。

法律分析

一、未带薪休年假如何举证

年休假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年休假,如果不同意,或者说已经休过之类借口,这个证明不是劳动者来证明,而是用人单位来证明你已经休过或者已经发过年休假工资给你,发生争议,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投诉举报,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

二、单位安排年假的相关知识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3条、第5条分别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1、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3、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4、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拓展延伸

带薪年休假如何申请和记录?

带薪年休假的申请和记录是确保员工合法享受休假权益的重要步骤。首先,员工应向雇主提出书面申请,明确休假开始和结束的日期,并附上合适的理由。雇主应及时审批并通知员工是否批准。一旦休假开始,员工应记录休假期间的具体日期和天数。这可以通过填写休假申请表格、使用公司内部系统或其他记录方式完成。记录应包括休假开始和结束日期、实际休假天数以及休假期间的联系方式。这些记录对于工资核算和法律证明都非常重要。员工和雇主都应保留好相关文件和记录,以备将来的参考和需要。

结语

合理休年假是劳动者的权利,对于未带薪休年假的举证,劳动者无需提供证明,而是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证据。当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责任。单位安排年假应遵循《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给予相应的休假天数。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合理安排年休假,可以集中或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如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需经职工同意。若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休假,单位应按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带薪年休假的申请和记录对于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员工和雇主应妥善保留相关文件和记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