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离职是否需要签订保密协议?否则将被扣薪,这种做法是否合法?
2023-10-06 06:24:21 责编:小OO
文档

员工保守商业机密是义务,但用人单位以未签保密协议为由扣薪是不合法的。竞业禁止协议应基于双方自愿,符合合理、合法要求。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后,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给予经济补偿。泄露商业机密无论签协议与否都涉嫌不正当竞争,可通过正当途径解决。

法律分析

保守商业机密是员工的义务,无论签还是不签都应该执行。签订保密协议应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用人单位方面把“未签保密协议”作为扣薪的理由,是不合法的。

至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此后不能从事相关行业,涉及到了“竞业禁止”。用人单位为了保护商业技术机密,可以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签订类似协议。商业限制条款在保护用人单位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权、生存权,竞业限制条款必须符合合理、合法、不违背公共利益等要求。

因此,这种协议同样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如果因为泄露商业机密给原公司带来经济损失,无论签订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与否,该行为都会涉嫌不正当竞争,原公司届时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来解决。

拓展延伸

离职保密协议的法律约束和薪资扣除问题

离职保密协议的法律约束和薪资扣除问题是一个涉及劳动法和保密法的复杂议题。根据劳动法,雇主可以要求员工在离职时签订保密协议,以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然而,这种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并且不能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雇主未能提供合理的保密协议或违反协议约定,员工有权要求支付全部薪资,而不被扣薪。此外,法律对保密协议的时效性和限制也有明确规定,雇主不能无限期地限制员工就业自由。因此,双方应该在签订保密协议前仔细审查其内容,并在需要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合法性和公平性。

结语

离职保密协议的法律约束和薪资扣除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根据劳动法,雇主可以要求员工在离职时签订保密协议,以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然而,这种协议必须合理,并且不能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雇主未能提供合理的保密协议或违反协议约定,员工有权要求支付全部薪资,不被扣薪。法律对保密协议的时效性和限制也有明确规定,雇主不能无限期地限制员工就业自由。双方应仔细审查保密协议内容,并在需要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合法性和公平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