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婚前房产婚后过户给另一方,离婚时怎么分
2023-10-06 06:27:21 责编:小OO
文档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要看双方过户的真实目的,是夫妻更名还是有目的的赠与。以北京为例,夫妻双方对房产更名须在房管局签署夫妻财产约定(注意:该约定是夫妻双方在房管局签署的格式合同),法院一般会认定这份合同只是夫妻双方之间的一个更名行为,房产会被法院认定为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而不是更名方的个人财产。

如果当事人想要证明是更名方的个人财产,还需要证明双方之间存在赠与的意思表示。比如说,夫妻双方需要另外签署赠与协议,或有其他录音、微信、短信等证据佐证。

针对当事人主张房产是对方有目的赠与的主张,法院会考虑赠与的目的是否已经实现。这类过户行为往往是房产的原产权人抱有维系婚姻关系稳定的目的,如果过户后更名方立即提出离婚,原有目的并未达成,那么对于原产权人来说损失比较大。

一、过户的概念是什么

过户是采用正常的程序,把本属于一个所有人的事物变为另一个所有人的过程。房屋转让过户的规定投入使用的房地产买卖双方,应当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合同文本可以使用房屋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示范文本,可使用自制合同。

使用自制合同的,当事人在过户申请前应委托经市房地局认定的法律服务机构进行预审,法律服务机构对符合规定的自制合同,提出预审合格意见。

房屋转让过户的规定投入使用的房地产买卖双方,应当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合同文本可以使用房屋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示范文本,也可使用自制合同。使用自制合同的,当事人在过户申请前应委托经市房地局认定的法律服务机构进行预审,法律服务机构对符合规定的自制合同,提出预审合格意见。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二、房屋抵押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在办理房屋抵押贷款的时候,购房者只有符合如下的条件才能够得到贷款:

第一,必须是具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如果是不满18周做或者是精神有一定缺陷的人是不可以申请银行抵押贷款的。

第二,必须拥有合法的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可以是其他有效的证明可以认定自己身份就好。

第三,自己要有一定的财产进行抵押,包括住房,车辆等等,但是抵押之后所有权人归于自己,使用权也归于自己,不必要向银行交付财产。

第四,双方要签订贷款抵押协议,如果没有协议的话,双方的口头承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以上就是关于商品房的购房抵押贷款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程序,一般情况下是以所购买的房屋来进行抵押的,这种情况银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愿意拿即将要购买的商品房进行抵押的话,可以拿自己之前的财产进行抵押,银行也是可以接受的。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房屋的贷款抵押最长期限是不能超过30年的,只能在30年以下的时间段内进行贷款30年以上的贷款部分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条:“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