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挪用公款罪涉及哪些主体?
2023-10-11 11:12:06 责编:小OO
文档

本文主要讨论了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等。另外,文章还提到,在挪用人与使用人相分离的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以及共犯定罪处罚的情况。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挪用人与使用人相分离的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也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他人使用,使用人(非国家工作人员)与挪用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

挪用公款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本应用于公务活动或公共事业的资金挪为个人或他人使用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一是必须有具体的公款;二是必须有挪用行为;三是必须有非法占有目的。适用范围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以及公共财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挪用公款罪涉及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财务人员、领导干部等。挪用公款罪的严重性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共信任,因此我国法律对此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结语

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犯罪行为。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被国有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等。然而,在挪用人与使用人分离的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谋、指使或参与策划挪用公款并非法占有,也将被定罪处罚。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具体的公款、挪用行为和非法占有目的。这一罪行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利益,也破坏了公共信任。因此,我国法律对挪用公款罪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