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职业年金退休金计算方法
2023-10-10 01:25:42 责编:小OO
文档

职业年金退休可领取平均工资的20%,但需满足条件:属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且在2014年10月后退休。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8%和4%的费用,个人账户实行实账积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前,单位提供信息记账并计算利息。新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养老待遇约占30%。

法律分析

职业年金退休能拿平均工资的20%。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工作人员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比例,多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对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

满足条件

只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才有可能在退休后领取职业年金,是否有资格领取职业年金,还要看退休人员的退休时间。因此,领取职业年金的人至少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属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不行,二是必须满足规定的退休时间。

关于退休时间,必须是在2014年10月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后退休的人员,才会有职业年金。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由于已经退休了,也没有缴纳过职业年金,他们是没有职业年金的。如果是新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大约占退休待遇的30%左后。

1

评论

分享

举报

拓展延伸

职业年金退休金计算方法及税务影响

职业年金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及税务影响是退休计划中重要的考虑因素。职业年金退休金的计算方法通常涉及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和缴纳比例等因素。根据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确定每月或每年的退休金数额。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年金退休金可能会受到税务影响。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法规定,退休金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款。税务影响可能会减少实际可获得的退休金数额。因此,在规划退休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税务因素,并咨询专业税务顾问以了解适用的税法规定。这样可以更好地规划退休资金,确保在退休后有足够的经济保障。

结语

职业年金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及税务影响是退休计划中重要的考虑因素。根据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和缴纳比例等因素,确定退休金数额。需注意,职业年金退休金可能受税务影响,需缴纳一定税款。规划退休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税务因素,并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确保退休后有足够经济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