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是一回事吗
2023-10-10 01:03:52 责编:小OO
文档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者的资金,行为人承诺并意图偿还本息。

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来看,如果向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经营,实际上所有或大部分资金也是为了生产经营,则更有可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果向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更有可能设定集资诈骗罪。

2、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业务正常,经济能力强,在向公众筹集资金时有偿还能力,更有可能设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更有可能设定集资诈骗。

3、从后果来看,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事发前全部或大部分未归还,给投资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则更有可能设定集资诈骗罪。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事发前全部或大部分已经归还,则设定集资诈骗罪的余地很小,一般应设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4、从事件发生后的归还能力来看,如果事件发生后的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积极筹集资金实际归还全部或大部分资金,则有可能设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事件发生后行为人没有归还能力,且全部或大部分资金没有实际归还,则有可能设定集资诈骗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