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劳动仲裁调解以后公司不执行怎么处理
2023-10-14 13:04:57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仲裁调解后,公司不执行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权,对方承担执行费。申请人需提供对方银行账号和财产信息,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执行法官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申请人需积极调查并告知法官财产线索,以加速结案。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调解后,公司不执行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你);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申请人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强制执行阶段,执行法官的会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一般只会调查房产车辆和银行账户,如果查不到财产,法官的会通知申请人要求提供财产线索,申请人不提供的,法官发中止强制执行的裁定书,之后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才会恢复强制执行。

申请人在执行阶段,应当积极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法官调查的范围很有限,申请人调查发现的财产线索,告知执行法官,执行案件才能尽早结案。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调解后公司拒绝执行,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

在劳动仲裁调解后,如果公司拒绝执行裁决,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是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首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强制执行裁决。其次,可以委托律师提起诉讼,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裁决。同时,劳动者还可以向媒体曝光公司的不当行为,引起社会关注,增加公众舆论压力。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寻求劳动组织或工会的支持,共同争取权益。最重要的是,劳动者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劳动仲裁裁决等,以便在维权过程中提供证据支持。维护劳动者权益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努力,但通过合法手段,劳动者有望获得应有的权益保护。

结语

劳动仲裁调解后,公司不执行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权力,执行费由对方承担。申请人需提供对方银行账号等财产信息,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供相关复印件。在执行阶段,法官会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申请人应积极调查财产线索,以促进案件尽早结案。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是采取适当法律行动,包括申请强制执行、起诉、曝光不当行为、寻求组织支持,并保留相关证据。通过合法手段,劳动者有望获得应有的权益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五十一条 【生效调解书、裁决书的执行】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