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中,债权人提起诉讼需提供借据或事实根据。被告应诉后,可协商调解或法院审理判决。若债务人失踪,法院根据借贷关系是否明确决定缺席判决或中止诉讼。债权人应保留借款合同等明确借贷关系的证据。判决或调解书生效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可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不履行时可列入失信人名单。
法律分析
民间借贷纠纷中如果债权人提起诉讼,一般会经历以下程序:
首先,在立案时,法院会对原告,也就是债权人诉请债权进行形式审查,应提供关于诉请债权书面借据或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前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其次,在立案后,若被告,也就是债务人应诉,原被告可以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协商,若协商不成则法院根据双方举出的证据对案件事实依法进行审理判决。若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法院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法院是缺席判决还是中止诉讼取决于是否“借贷关系明确”。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法院将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并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不明确,事实难以查清的,则可能驳回诉讼请求。因此,债权人应当要保留借款合同、借贷凭证等“借贷关系明确”的证据材料,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将难以证明借款事实。
最后,在取得生效的判决或调解书后,债务人若没有按照判决或调解书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执行债务人名下的财产,在债务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时,债权人可以申请将债务人列入失信人名单。
拓展延伸
债务纠纷的法律程序和争议解决途径
债务纠纷的法律程序和争议解决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债务纠纷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争议。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考虑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调解是一种非正式的争议解决方式,通过第三方中介帮助双方达成和解。仲裁是一种半正式的争议解决方式,由仲裁员根据双方的意愿作出裁决。诉讼是一种正式的争议解决方式,通过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交证据、进行辩论,并接受法院的裁决。根据具体情况,当事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争议解决途径,以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民间借贷纠纷中,债权人提起诉讼需经过形式审查、调解协商、法院审理等程序。债权人应保留借款合同、借贷凭证等明确借贷关系的证据材料,以确保诉讼请求的成功。在取得生效的判决或调解书后,债务人未履行义务,债权人可通过强制执行、列入失信人名单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对于债务纠纷,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以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