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国有企业破产谁负责
2023-09-30 22:22:36 责编:小OO
文档

国资委近日下发《关于进行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总结16年来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财政部透露,全国共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达4936户,核销的金融债务3872亿元。而这些破产国企的债务多被国有大行重点买单。

政策性破产与商业性破产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破产时的全部资产首先用于安置失业和下岗职工,而不是清偿银行债务。这是国家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出台的一项特殊政策、优惠政策。

由于列入政策性破产的企业,大多严重资不抵债,因此,剔除职工工资、职工安置费用、职工集资等优先清偿费用之外,金融债权等一般债权人的债务很少得到清偿,特别是银行债权,清偿率更低。即便有少数企业资产状况较好,地方政府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把资产转移、剥离掉,以逃避银行债务。

有报道称,这些列入政策性破产范围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金融债权都是国有商业银行。于是,有观点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最大买单者,亦即国家成了国有企业破产的买单者。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到底谁才是国有企业破产的真正买单者呢?

我们不妨撇开国有企业及其职工为国家、为社会、为银行作出的贡献不谈,单就破产过程中职工得到的补偿而言,就不能用买单二字来形容。因为这些政策性破产企业,对职工的补偿标准都是相当低的,有些在国有企业勤勤恳恳工作了十几年、几十年的职工,在企业破产时仅仅拿到几千元,这能算是为他们买单吗?要知道,这些企业最终走上破产之路,问题并不出在职工身上,而出在体制、机制、管理和经营者方面,而职工落到破产分流的地步,拿点补偿并不过分,更不能算什么买单。

从表面看,在政策上给职工优先补偿是一种照顾,似乎让职工赚到了便宜。而事实上,有些企业破产后,被以很低的价格转让给把企业整垮的经营者或者所谓的投资者。最终这些资产经过商业运作,造就了无数富翁。由此看来,这些富翁才是赚到便宜者。

对于银行来说,企业破产以后,原有的债权变成了坏账,银行似乎成了国有企业破产的买单者。但是,有两点必须指出,一是虽然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有企业破产买了几千亿元的单,但是,这些国有商业银行在后来的上市过程中,国家财政又买了多少单呢?要知道,财政买单就是纳税人买单;二是这些所谓的坏账,也不全是坏账,在划转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后,不仅收回了一部分,而且由于部分操作不规范,将这些债权大量转让给私人,不知又造就了多少富翁?

国有银行成为国有企业最大的买单者,固然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市场不适应性强等有关,但是,也与银行盲目放贷、随意放贷、人情放贷甚至违法放贷有关。因此,银行为国有企业破产买单的过程,也是银行承担义务和责任的过程,破产企业及其职工不需要心存感激。

所以,对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买单问题,不要以为是银行为企业、为职工买单,真正的买单者还是广大职工、纳税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