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强制戒毒期限届满后如何解除限制?
2023-09-30 11:38:29 责编:小OO
文档

《强制戒毒办法》规定戒毒期限为3-6个月,可延长至1年。强制戒毒所由县级公安机关决定,决定书需提前通知戒毒人员及其家属、单位和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戒毒所可收取生活费和治疗费,不足部分由财政解决。戒毒人员及其家属需承担强制戒毒期间的费用。

法律分析

1、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强制戒毒期限为3-6个月,如果仍未戒除毒瘾的,可以延长到1年的。

2、《强制戒毒办法》第五条对需要送入强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以下简称戒毒人员)实施强制毒,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强制戒毒决定书应当于戒毒人员入所前交给本人。强制戒毒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通知戒毒人员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第六条强制戒毒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

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戒毒人员,强制戒毒所可以提出意见,报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批准,延长强制戒毒期限;但是,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1年。

相关知识:去戒毒所戒毒需付费吗

答案是肯定的,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政策法规如下:

中国的戒毒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强制戒毒所,由公安部门主管;第二类是劳教戒毒所,由司法部门主管;第三类是戒毒医疗机构,由卫生部门主管。按规定,第一次在戒毒所强制戒毒,复吸者进劳教所。但劳教队同样要政府建立,提供资金和人力。而且以吸毒人数之众,简直收不胜收。所以实际收容的仅仅是很少一部分。

一、《禁毒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经费保障,由国务院规定。公安部目前正积极与财政部协商。根据公安部监管局《关于近期强制戒毒所有关工作的通知》(公监管【2008】114号)精神,在国务院有关规定出台前,各地可仍然先参照1995年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规定,适当收取生活费和治疗费,不足部分要协调财政解决。

二、《强制戒毒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的生活费和治疗费由本人或者其家属承担。

结语

强制戒毒办法规定,戒毒期限为3-6个月,可延长到1年。戒毒人员应由县级公安机关决定强制戒毒,并在入所前交给戒毒决定书。戒毒期满后仍未戒除毒瘾的,可延长强制戒毒期限,但总计不超过1年。关于戒毒所费用问题,根据相关法规,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的生活费和治疗费由本人或家属承担。具体收费标准可参照1995年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并在国务院相关规定出台前协调财政解决。

法律依据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六条 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进行社区戒毒。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对戒断3年未复吸的人员,不再实行动态管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