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如何计算租赁合同的税率?
2023-10-01 15:48:34 责编:小OO
文档

本文讲述了在我国企业办税人员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印花税的征收方面。印花税的金额相对较小,税目众多,政策陈旧而繁琐,容易出错。财产租赁合同的印花税税额是0.1%,应纳税额在签合同时按合同金额缴纳。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种单位和个人。

法律分析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办税人员可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由于印花税的金额相对较小,税目众多,而且政策陈旧而繁琐,如果稍不留意,就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

一、印花税租赁合同税率是多少

(一)财产租赁合同,印花税的税额是0.1%,印花税在签合同时按合同金额缴纳。

(二)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未满五分的不记。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对财产租赁的印花税有特殊规定,最低一元,应纳税额起点记。税额超过一角,但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计。

二、认缴制度下缴纳印花税的方法

(一)注册资金的万分之五;

(二)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三)什么叫做印花税?具体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以及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而征收的税。得出此名是因为采用了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而作为完税的标志。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拓展延伸

什么是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

印花税征收方式

印花税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分别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

(一)从价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

(二)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印花税计税方法

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综上,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是租赁金额,如果税额不足1元的话,按1元贴花。这个适用税率千分之一。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

第四条

印花税的税目、税率,依照本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

第五条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下:

(一)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二)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三)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

(四)证券交易的计税依据,为成交金额。

结语

大多数企业的办税人员可能会面临印花税的错误问题,因此需要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印花税的税额相对较小,但税目众多,政策陈旧而繁琐。对于财产租赁合同,印花税的税额是0.1%。应纳税额在1角以上的,税额未满5分的不记,满5分的按1角计算。对于认缴制度下缴纳印花税的方法,应纳数额等于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乘以适用税率。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五条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二十三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进行纳税调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