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死刑审判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2023-10-01 14:59:35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死刑是对特别严重罪行的刑罚,死刑判决必须符合一定的法定标准和程序要求。一般而言,死刑的适用要求:犯罪行为必须是极其严重的罪行,如故意杀人、强奸、恐怖袭击等;犯罪情节还必须符合法定的死刑情节,如多次犯罪、犯罪后悔不已等;最后还需要依据证据的确凿性和认定犯罪人的过程是否公正等要素决定是否适用死刑。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贩卖毒品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强奸罪、抢劫罪、贪污罪、贿赂罪、破坏军婚罪、分裂国家罪、恐怖活动罪,依照法律规定可以判处死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对于适用死刑罪犯,人民法院应当严格审查,听取公诉机关、辩护人的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鉴定、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还应当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新闻记者和社会监督人员旁听。”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执行死刑前,赦免、减轻死刑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和死刑执行日期的决定,须经最高人民法院确认。”

以上法律依据明确规定了对于适用死刑罪犯的审判标准、程序要求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