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非工伤死亡赔偿金具体金额是多少?
2023-10-01 15:08:35 责编:小OO
文档

单位员工非工伤死亡的补偿费包括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补助费。丧葬补助费按月工资三个月标准支付,退休人员按去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3个月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一次性抚恤金是职工死亡当月工资的20个月,或者活到最后一个月的20个月基本养老金的标准。遗属生活补助费根据直系亲属的供养范围和享受条件进行支付。领取遗属生活津贴的人需满足一定条件,且有停止享受生活津贴的情形。

法律分析

单位员工非工伤死亡应该支付多少钱?

补偿费由在岗职工非公务死亡单位按以下方式支付:

一、丧葬补助费

因工或因工死亡,丧葬补偿金按月工资三个月标准支付。退休(退休)人员因病死亡,因工死亡,丧葬补偿金为去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3个月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

二、一次性抚恤金

劳动者因病或不因工死亡,一次性养恤金是职工死亡的标准,是职工死亡的当月工资的20个月;一次性养恤金是活到最后一个月的20个月基本养恤金的标准。

三、遗属生活补助费

当有多名幸存员工时,所有幸存者的月生活津贴总和不得超过该员工的月薪或月基本养老金。

工人对其直系亲属的供养范围和遗属生活补助的享受条件: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工人对因工死亡亲属的供养范围规定》执行:

(一)职工供养其直系亲属,包括其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孙辈、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领养子女和有受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包括婚生子女;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和有受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有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寄养的兄弟姐妹、受抚养的继兄弟姐妹。

(二)属于上述规定范围内的人,其主要生计来源是已故工人的工资或养恤金,或者在工人死亡后30天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有权按照规定领取遗属生活津贴。

1、完全丧失能力;

2、因病死亡或非因工死亡的劳动者的配偶,男年满6周岁,女年满55周岁。

3、父母因病或者非工作而年满60岁或者55岁的职工的父母;

4、因病或者非工作死亡的职工的子女不满十八岁的;

5、因疾病或与工作无关的死亡而死亡的工人的父母已经死亡。他们的祖父和祖父都是60岁,祖母和祖母都是55岁。

6、职工及其配偶患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孙子未满十八周岁;

7、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工人和工作人员的父母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岁。

(三)领取遗属生活津贴的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享受生活津贴:

1、至少18岁,并没有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2、就业或参军的;

3、职工的配偶因病再婚,但不是因工作再婚;

4、被他人或者组织收养的;

5、死亡的。

(四)领取遗属生活津贴的人,在执行判决期间停止享受生活津贴。根据规定的生活补贴标准,从监狱释放仍然符合生活津贴。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单位员工非工伤死亡的补偿费包括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补助费。丧葬补助费按月工资三个月标准支付,一次性抚恤金为职工死亡当月工资的20个月,遗属生活补助费不能超过幸存员工的月薪或月基本养老金总和。具体的供养范围和享受条件可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文件执行。请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补偿费的支付。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