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法人人格被否定 股东承担合伙责任
2023-10-01 15:40:52 责编:小OO
文档

虚假出资注册的企业被否定法人人格后,股东之间对企业债务应当如何承担责任呢?5月17日,随着南通市中级法院准许撤回上诉终审裁定书的送达,海安县法院一审判决的原告刘某与被告王某追偿纠纷案发生法律效力。海安法院一审中认为,企业法人人格被否定后,出资人之间应认定为合伙关系,出资人超出自己应承担债务的比例的,有权向其它出资人追偿;判决被告王某向原告刘某给付代垫款13947.36元。

2000年3月17日,原告刘某、被告王某等6人发起设立了海安日出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8万元,但上述注册资本系全部借用海安县环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部的资金,在公司注册完毕的次日即将该款归还。各出资人约定了出资比例,其中原告刘某出资6万元,出资比例为5.56%;被告王某出资80万元,出资比例为74.08%.

2000年3月31日,海安日出公司又和外国公司合资成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南通日出公司。南通日出公司的注册资本10万美元,中方出资人海安日出公司出资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万元),但海安日出公司仍是向环球公司借款50万元出资的,在用于南通日出公司验资后即归还了环球公司。

2004年3月,南通中院及海安法院在审理有关案件中查明,海安日出公司的出资、南通日出公司的中方出资均系虚假,海安日出公司及南通日出公司的实有资本均未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上述两公司均不具有法人资格。

审理中查明,环球公司与南通日出公司曾因借贷纠纷发生诉讼,法院判决南通日出公司向环球公司偿付1094352.96元,但从南通日出公司仅执行到259000元,其余835352.96元由环球公司于2002年5月31日申请保留了债权。

此外,环球公司因出国劳务纠纷对储某等6人负有126846元的债务未还。因环球公司怠于向南通日出公司行使到期债权,储某等人以代位权纠纷提起诉讼。因南通日出公司及其母公司海安日出公司存在虚假出资且不具备法人资格,储某等人遂分别以包括本案原告刘某、被告王某在内的海安日出公司6股东作为被告,要求6人承担偿还责任。案经法院判决或调解,由6股东承担全部偿还义务,并互负连带责任。但6股东没有按判决或调解自觉履行,储某等6人申请后,法院进行了强制执行,由6股东平均承担上述债务,本案原告刘某、被告王某各承担了21000元债务,余债申请人同意放弃。

给付21000元后,原告刘某认为自己超额承担了债务,遂向被告王某提出追偿纠纷诉讼。

庭审中,尽管双方对其它问题存在争议,但对海安日出公司和南通日出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并无异议。

海安县法院审理后认为,因海安日出公司股东虚假出资和南通日出公司的中方股东虚假出资,导致两公司实有资本低于法定最低限额,故两公司均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各出资人均不具有合法的股东资格,出资人之间应认定为合伙关系。合伙人对合伙债务对外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而本案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股东”之间应当按照合伙关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在合伙内部,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分担责任。合伙人对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原告刘某的追偿额应当按照21000元已付款与债务额的5.56%的差额计算给付,即为13947.36元。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了前述判决。

评析:本案主要涉及法人人格被否定后的处理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无明文规定,争议较大。要搞清这一问题,必须从我国法律规定的法人条件和法人的起源进行分析。

关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法人条件问题。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37条的规定,法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一)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二)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三)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三十万元;(四)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十万元。”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一旦依法成立,其仅以自己的财产为限对外承担责任,而不能以设立人或其成员的其他财产承担责任。如果法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则应破产清算,不能让法人的出资人再以其财产为法人清偿债务。《公司法》第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司法实践中,一旦股东出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