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法律规定离婚怎么索要彩礼钱?
2023-10-02 10:04:02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规定离婚可通过协商或诉讼索要彩礼钱,根据具体情况,未办登记、未共同生活或导致生活困难可要求退还彩礼;悔婚需返还彩礼,包括未办登记、未共同生活或导致生活困难后离婚;彩礼需认定,非取悦、恋爱期间赠与、共同消费、礼节性赠与、索取骗取财物行为;离婚需分割财产和债务。

法律分析

一、法律规定离婚怎么索要彩礼钱?

法律规定离婚索要彩礼钱可以直接通过协商或者诉讼方式解决。夫妻离婚时,彩礼要怎样处理,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或者办理结婚登记后没有共同生活,或者造成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可以要求退还彩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二、悔婚又拒退彩礼,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国保护公民的婚姻自由,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因此悔婚这一行为通常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不过悔婚又不返还彩礼的话,是需要承担彩礼返还的义务的。通常来说,要求返还彩礼的情形包括:

1、给付彩礼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给付彩礼后,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没有共同生活的,而后双方又离婚的;

3、给付彩礼后,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导致给付彩礼人生活困难的,而后双方又离婚的。

男女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话,一方交付的彩礼是可以要求返还的,不过双方之所以因彩礼返还发生争执,很可能是因为对于彩礼的认知不统一,男方以为是彩礼,而女方则以为不是彩礼。认定彩礼就成为解决争端的关键所在,通常来说,以下情况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在当代的社会,现在如果有离婚的话,是需要将夫妻共同和拥有的财产进行分割,当然的夫妻共同拥有的一些债务的话也是需要来确定的,同时可能很多人会对于彩礼这个方面问题比较关注,要求获得退还的彩礼,这个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不同判断。

结语

离婚索要彩礼钱,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根据最高法院解释,未办登记、未共同生活或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况,可要求退还彩礼。悔婚需返还彩礼,但通常不承担法律责任。要求返还的情形包括未办登记、未共同生活或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彩礼认定需注意,不包括取悦、恋爱期间赠与、共同消费支付费用、礼节性交往赠与、索取财物或骗取财物。离婚时需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对彩礼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