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五险一金企业个人比例怎么算
2023-10-02 10:43:31 责编:小OO
文档

(一)养老保险缴费费率为28%,其中单位缴费费率20%,职工个人缴费费率8%。

(二)医疗保险缴费费率为8%,其中单位缴费费率为6%,职工个人缴费费率2%,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费率为8%。

(三)失业保险缴费费率3%,其中单位缴费费率2%,职工个人缴费费率1%。

(四)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分别为0.6%、1.2%、2%,单位承担全部缴费费率,个人不缴费。

(五)生育保险缴费费率为0.7%,单位承担全部缴费费率,个人不缴费。

(六)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缴存比例6%—12%,个人缴存比例6%—12%。

“五险”是法定的,必须缴纳。“一金”不是法定的,当然,也有部分城市将公积金缴纳也强制化了,具体的可以登陆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了解详情。

当然因为我国的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的水平地区差异严重,所以,各地区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也会有所区别。

二、计算方式

如果工资为2500元每月(缴费基数),那么其需要交纳的保费为:

医疗保险:个人2500*2%=50元,单位2500*6%=150元;

养老保险:个人2500*8%=200元,单位2500*20%=500元;

失业保险:个人2500*1%=25元,单位2500*2%=50元;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2500*0.6%=15元,或2500*1.2%=30元,或2500*2%=50元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2500*1%=25元。

因此个人总计为:275元,单位总计为:740元或755元或775元。

住房公积金:2500*6%=150元,2500*12%=300元

所以,一般情况是个人交150-300元,单位也给交同样的数额。

计算的数据可能会与实际的有出入,但计算的方式是这样的。

按照社会保险的相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险”的职工,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其中,缴费基数上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确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所以除了高于最高标准的和低于最低标准人员分别按的按上限和下线缴纳,其余的人员按自己的实际收入技术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第三十条: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