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罗大伦教你四季养生食疗
2024-02-19 01:31:27 责编:小OO
文档

《罗大伦教你四季食疗》是由2021年1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立冬将至,换季记得做好这3件事,比穿秋裤更重要,护好你的脾胃

霜降过后,叶落归根,北雁南飞,万物都在为冬藏做准备。我们也不例外,被子盖上,秋裤穿起,该换季了。

秋冬换季之时,却也是最容易生小毛病的时候。深秋时节,昼夜温差越来越大,身体很容易有各种小毛病。你会不会也觉得烦躁口干咽喉痛呢?或者常常手脚冰凉,体虚腹泻老打喷嚏,出现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的情况?

与其等到不舒服了生病了,不如未雨绸缪,提前打好换季调理的基础,让自己和家人能安度寒冬。有句俗话叫「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就是这个道理。那霜降要怎么补呢?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养脾。

之前一直提醒大家注意养肺,因为秋天五行属金,五脏应肺,养肺能借助天时,事半功倍。为什么此时需要调养脾胃呢?

脾五行属土,治理之位,在四季里配合长养肝心肺肾四脏,在各季的最后十八天,配合当季的脏治理交接。

今年从10月20日~11月6日这18天,正是肺脾共管,要把政令权柄平稳交接给主冬肾水的关键时期。 此时脾胃要在其中提供能量、主持运化,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人一换季就容易闹病,往往也有脾土不足的缘故。

反之,如果脾胃强健,此时则正好是补益的良机。 内经讲脾是「仓廪之官」,就像人体能量的大仓库,深秋初冬调养脾胃,正好应「秋收冬藏」的气机。 而且大自然也很配合我们换季的节律,俗话说「霜打的菜更甜」,蔬菜瓜果都会在秋末霜降变得格外香甜饱满。

不止是为了身体为了 健康 ,光是冲着霜降 美食 ,我们也应该趁着天时,把脾胃补养好。

深秋初冬,寒凉渐至,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在向内收敛, 此时是能量潜降的高峰期,也是我们养好脾胃,借天势将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契机。

怎么养脾?食补、气补、睡补,三招就够了。

1、食补:怀山药

山药绝对是养脾食材里大神级的存在。他的好处,中医博士罗大伦老师讲得很浅显易懂:

之所以最近一再建议大家多吃山药,原因就在这段话里。首先, 山药当季盛产,色白五行应金四时应秋,这个时候吃能最能得到秋收能量的滋养。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山药是绝无仅有的一味就能补养脾肺之气的食材,而脾肺之气就相当于我们的免疫力。 秋冬换季本就是疾病高发季,此时常吃山药也是有备无患,最适合体虚、平时容易生病的朋友。

这个进补法很简单,说白了就一句话: 生山药煮水当茶喝。

分量按原方即可,削皮切片,大火煮开文火焖煮半小时,注意山药削皮戴个手套,不然手容易红痒。煮出来的山药水带着自然的清甜,柔柔糯糯的,特别好喝。

2、气补:足三里+八段锦

俗话说,「 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作为 养生 保健最知名的要穴,足三里真的深藏功与名。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内经讲「所入为合」,经络的气血由此处进入,濡养脏腑。 不管是艾灸、针刺、拍打,它都很适合,直接调养脾胃后天之本。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

平时有事没事,握空拳拍打这里,或者用艾条、温灸器灸足三里,都是简单可行的操作。 有些朋友之前问没有用完的三伏穴位贴现在还能不能用,完全可以呀,用来贴足三里就很好。

如果拍打怕疼艾灸嫌烦,还有更简单的法子,《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需单举」,可以 强健脾胃,尤其适合焦虑、饮食不规律的人常常练习。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手掌起落动作要慢,不可急。

3、睡补:

睡补是最省时省力,又能出效果的法子。 毕竟我们每天基本都有8小时的睡眠,要是能边睡边养脾胃,那简直太划算了。

先不讲方法,首先要做到的是避坑,不然再怎么补养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重要的一点: 空腹入睡 ,不然既伤脾胃,又影响睡眠,内经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 腹部保暖 。脾胃很怕寒的,睡觉别露着肚子,尤其是肚脐,秋冬季节最好穿这宽松的家居服入睡。

再就是 脾胃除了怕寒,还怕湿,内经里明明白白说「脾恶湿」 ,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吃太多的甜食、油腻,这都是很不好运化的东西,把自己脾胃累得够呛,导致腰腹赘肉、腹痛腹胀、没胃口、大便不成形……

这种湿气重的情况,用睡觉时间来调补脾胃可以事半功倍,睡前泡泡脚去睡觉就更好了。

还有不到两周就入冬了,气候也将由秋凉渐渐过渡到冬寒。换季的时节,除了及时穿上厚衣秋裤,更要注意调养脾胃。 不论是喝碗暖暖的山药水,敲敲足三里做做八段锦,还是贴着理中贴睡个饱觉 ,都是对自然时令最好的回应,也是对身体最贴心的呵护。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第六章第六节 瘦猪肉炖莲藕:暑热天的救命汤

第六节    瘦猪肉炖莲藕:暑热天的救命汤

        一到了热天,全国各地的高温此起彼伏,北京有那么几天也热得快到40℃了,我甚至觉得,在北京生活和在上海生活没多大的区别,都是一个温度嘛。

        那么,在这种天气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又该如何安全度过这样的天气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种天气到底有哪些特点。

        热跟热是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医对节气的变化很重视,同样是热,但随着节气的不同,会出现两个叫法,在夏至以前,那是温;在夏至以后,性质就变了,就叫暑了。《黄帝内经》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所以,我们在定义外感六淫的时候,对这个暑邪的定义就是: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为阳邪,是盛夏炎热的火热之气所化,阳邪最容易伤害的就是阴津。这个时候阴虚的人就开始感觉不舒服了;而阳虚的人,反而觉得很舒服。有好几个患者跟我说:“北京天热,别人都受不了,我怎么就觉得那么舒服呢?”我说;“你原本阳气不足啊。”

        阴虚的人在盛夏时非常难受,因为体内的阴津本来就不足,此时又开始大量出汗,热气熏蒸,结果导致身体很不舒服,有的人开始脾气烦躁,有的人血压升高,本来有病的开始出现病情反复。

        那此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该如何补充自己的阴津呢?

        首先,拼命喝水是不可取的。这个时候,许多量喝水,觉得越多越好、越凉越好,结果,导致自己体内水湿过剩,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其实,补充津液的办法要巧,我们可以从食疗入手。

        有很多种食物是可以滋补阴津的,比如瘦猪肉(不要排骨肉)。很多肉类都是聚湿生痰的,但猪肉如果拿来熬汤,却可以滋阴,这是清朝温病学家王孟英发现的。他发现铁匠大夏天面对火炉子,挥汗如雨地干活,居然还不感觉口渴,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仔细一问,原来人家用瘦猪肉熬水,撤去上面的浮沫然后喝汤,就能止渴。

        因此,我们在做饭的时候,可以用一点瘦猪肉,比如一二两的分量;再放入一段切好的莲藕,藕是凉血滋阴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放入十克的生地黄(因为生地黄滋阴凉血);最后还可以放入几片西瓜皮里面贴着绿皮的白瓤(这在中医里面叫西瓜翠衣,也是清暑的好东西),然后熬汤。这样,等熬出来的汤放温了以后,就可以作为佐餐汤来喝了。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这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答读者问

        老怪问:

        我夏天早上一般是两片姜,随早饭送下,秋天可否继续?

        罗博士答:

        朋友,我觉得无故也不能天天吃姜吧,王孟英的医案里曾经记录过一个书生,他看到孔子有“不撤姜食”之语,就天天吃姜,最后导致内热很重。吃不吃姜,吃多少,怎么吃,我想关键要看自己身体的状态,在一段时间里面,如果阳气不足可以用点,如果很平和,就不用刻意服用了。

        千雪问:

        罗老师,您好!我买了您的书《这才是中医》,每天看看,很有帮助。

        请问,还在嘴乳期的妈妈发烧,可以用石膏粳米汤退烧吗?如果可以,服药期间可以继续哺乳吗?因为我家宝宝是一定要吃夜奶的,上次发烧,我硬挺着没敢吃药,烧了五天,太难受了。

        罗博士答

        朋友,抱歉,我看到您的问题时,估计您已经退烧了,现在我写出来给以后的朋友看吧。哺乳期的妇女可以服用生石膏。《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中说,生石膏是有利于产乳的,“其性尤纯良可知”。这就说明生石膏不但无害,反而有利,因为如果哺乳期的女性有实热,会阻碍乳汁的产生,此时使用生石膏,可以清热,有利于乳汁的产生。

        Yulangzshx问:

        罗大哥,石膏粳米汤这篇文章太及时了!我女儿前几天高烧40℃,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很高,已用了抗生素,但退烧时只能用百服宁。百服宁服用了当时退烧,但基本上四五个小时以后,发烧又卷土重来,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因此我就想请教一下中医退烧的方法,恰在这时,我看到了您的这篇文章。您书上说:“生石膏是透内热的,能够把热邪从里面清透出去。”还听说羚羊角也可以退烧,您在《这オ是中医》一书中提到羚羊角时说:“此药药性平和,能够把体内的大热透发出来,同时还能解毒。”请问这两种退烧方法有何区别?如何选择?如果是五六岁的孩子,用量是多少?

        罗博士答:

        朋友,羚羊角透热是在遇到有风动迹象的时候,一般以肝经风动为主,这种情况不常遇到。所谓风动,就是有抽搞、目上翻等现象;而产生一般的热都可以用生石膏,接照张锡纯的说法,生石膏只是凉药,并不寒,孩子一般用十克就可以了。但是千万不可用煅石膏,那是另外的药了。希望你在当地医生指导下使用。

罗大伦鸡爪炖三七

罗大伦博士:化瘀三七鸡骨汤

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家传的小方子。如果有跌打损伤,尤其是骨头受伤了,比如说老年朋友一下不留神滑倒了,骨折了,就用这个方子。这是我母亲传给我的,因为我们家是世代中医,我的外祖父就是中医,他们一直用这个食疗的方子,怎么用呢?

       就是拿三七粉(建议买昌弘三七粉,品质好)10克(这是每天的量)和鸡腿骨一起熬汤。

鸡腿骨,我们老家那边叫鸡骨棒,就是鸡腿那个骨头把肉剔掉,光剩那个骨头,当然,可以稍微带一点点肉,我们买的时候,尽量把肉都切掉就行了,或者肉给其他人做菜吃。

这个鸡骨拿来以后呢,拿刀背把整个鸡骨砸裂、砸开了,然后放入10克三七粉,一起熬汤,可以放入一点盐和佐料。这个汤非常好喝,我自己就喝过,味道是微微带点苦,然尔非常鲜,每天喝这个汤。

喝了三七骨头汤,骨骼愈合的速度会非常快,人疼痛感非常小,效果非常好。反正我们家朋友亲戚、周围邻居有人问,一定给这个方子。

曾经有人做过分析,好像是三七能够把鸡腿中的一些有效成分给溶出来,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其实里面最起作用的,就是三七的化瘀的功能。

我们家就一直这么用来的,效果非常之好,大家跌打损伤,骨折或者是摔到了,可以用这个三七鸡骨汤。这实际上是一个化瘀的作用。

这瘀血是怎么来的,大家可能听说过“瘀血”这个词儿,但是这个瘀血怎么来的,我给大家讲几点。

瘀血产生的第一个途径,就是跌打损伤。各种磕碰跌打损伤都会产生瘀血,磕哪碰哪了,都会产生瘀血,经常看到就是皮下瘀血。

第二个瘀血产生的途径,气滞容易产生瘀血。我们人体这个气怎么走?是气推动它走,可是如果一旦气停滞了,中医叫气滞,停滞的滞,滞留的滞,就会产生瘀血,比如说我们生气,大家可能觉得生气跟瘀血没关系,但是您会发现,往往很多人生完气以后,会这儿疼那儿疼的,这儿有问题那有问题,这叫气滞血瘀。所以气滞会导致瘀血。情志不畅往往会造成瘀血。

第三条怎么产生的瘀呢?是因虚致瘀,虚怎么还能瘀呢,在搞中医研究过程中发现,人随着衰老,瘀血的情况越来越多。我是搞舌诊的(我博士的课题就是搞舌诊的),越到岁数大的时候,这个人舌像上瘀像越多,有黑斑紫斑,舌下静脉粗,这都是瘀血的表现,年龄越大,瘀血情况越多。为什么呢?因为年龄越大,正气越虚,正气不足了,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了,这时候就会有瘀血。我认为瘀血是年龄增大,人体衰老的一个表现,我们只要能把瘀血慢慢给它化除,人就能够延缓衰老,它是两个互相关联在一起的,我们只要拆开它一个,那个就会减缓发展,所以我认为活血化瘀,是延缓衰老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第四种是因寒热而导致瘀血,天冷胳膊变青,就是因为冷而导致的瘀,因为寒主收引,寒的时候血液流通就缓慢从而有淤血,热了也会有淤血,体内热像旺盛,血流浓稠,流到末端的时候就容易瘀滞。

但是提醒大家的是,这个活血化瘀一定要在有瘀血的基础上,你要看到这个人有瘀血的指征,然后给他用点活血化瘀的药,我们平时养生的时候,就不要让血停滞,尽量可以食疗的时候,用一些能够化瘀血的东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