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老年人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2024-02-19 04:11:33 责编:小OO
文档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人冬季养生建议:。1.食物养生:可以适当多吃些养阴滋补的食物,如牛肉、羊肉、核桃等;也可以吃些有安神功效的食物,如牛奶、大枣、银耳等。2.药物养生:可以服用具有益气养血、养心安神、清热生津功效的药物,如龙胆泻肝丸、安神定志丸、补心丸等,应遵医嘱服用。3.锻炼及注意事项: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避免生冷食物,可以适当晒晒太阳。同时,寒冬应早睡早起,以避免寒邪之气损伤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雪景,更多的是病毒。所以,老年人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发生感冒,咳嗽的症状。为了避免老年人在冬季患上疾病,那么一定要做好养生的工作。

   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

  1、做好保暖工作。人一旦迈入了老年,身体的各个器官也都已经在逐渐的减退。因此,老年人要想在冬季养生,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保暖。毕竟老年人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在冬季出门的时候尤其要添加好衣物,避免感冒等小疾病的发生。

  2、做到合理的饮食。站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冬季是最适合补肾的时间,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适量的吃一些补肾食物。另外,由于天气太冷,在饮食的过程中,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食物不能够太热或者是太凉,这样对于肠道的消化都会起到严重的影响作用。

  3、进行适当的锻炼。老年人想在冬季做好养生工作,那么一定要克服冬天的寒冷进行一定的身体锻炼运动。比如在早上或者是晚上的时候散步、跳舞等都是不错的户外运动,也可以在睡觉之前进行适量的按摩。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冬季保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建议老年人在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早睡晚起的原则。因为在天亮之后再起床,晚上早睡能够很好的帮助身体积累一些阳气,避免出现胃寒的症状。另外,建议在冬季起床之后可以喝一杯温水,这对于肠道的消化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5、喝粥。老年人的消化器官没有年轻人的好,因此,在冬季早餐期间可以以粥为主。多喝粥不仅可以起到暖胃的效果,还可以降低血压的功效。比如小米粥,老年人尤其可以多喝一些小米粥,这样还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

  当然,老年人在冬季养生除了要做好以上的这些之外,也可以从生活的饮食来调理。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烟酒的摄入,但是在饮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食物的温度。

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老年人冬季养生,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作用,对于老人来说,冬季养生尤其重要。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是易发生疾病的季节。所以对老年人应给予更多的关照,特别是应对他们采取保健措施,以使老年人平安度冬。老年人在冬季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注意。从中医学的角度讲,冬季是自然界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敛阴护阳。老年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下降,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基础代谢率低,防寒能力格外差。所以老年人在冬季更要小心寒冻,预防疾病,注重自身调养。

一、增强抗寒能力

老年人应具备适应寒冷的能力,每天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搓脸并搓洗四肢;平日要注意保暖,但不要太捂;室内要开窗通风,温度要恒定、适当,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若室温过低,老人手脚易冻伤,而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又会发生感冒;经常到户外走动,晨练应避“寒邪”,最好不要早起锻炼,建议每天在9~10点,太阳稍高,气温较暖的时候出来运动。如此一来,抗寒能力不但增强,而且还有助于预防各种慢性病,如各种哮喘、关节炎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奶气,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现代医学也认为,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注意防寒。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脚要保暖,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总之,冬季宜养藏为本,强肾助阴,以顺应自然。御寒健身。

二、调理冬季饮食

老年人的冬季饮食原则是:辨证用膳,饮食适当,少咸多苦。

老年人在进行食疗或进补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辨证用膳。一般来讲,平时身体怕冷的老年人宜吃温性或热性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狗肉、大蒜等,不宜吃绿豆、雪梨、苦瓜、冬瓜、荸荠、银耳等寒性或凉性食物;怕热的老年人则与之相反。一些老年人脾胃功能减退,难于消化吸收,因此不宜食肥腻、油炸、质粗坚硬的食物,而应以清淡且富于营养的食物为宜。

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阴虚之人应适当多食些羊肉、鸡肉、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三、重视冬令药补

冬季进补的方法有两类:一类为食补,一类是药补。

气虚者:经常感到走路气短、气急、精神疲乏、四肢无力、容易出虚汗等,可以选服人参、黄芪或人参蜂王浆、生脉口服液等,大多能起到补气强壮的作用。

血虚者:即营养物质不足,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可选用当归、阿胶、桂圆、大枣、枸杞子之类以达到补血的作用。

阴虚者:即指人体的血、津液、阴精皆不足。表现为身体消瘦、咽干舌红、手脚心发热、面部潮红等。可选用百合、麦冬、天冬等或中成药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以达到滋阴生津的目的。

阳虚者:即人体热量不足,表现为身体怕冷、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阳痿早泄、大便稀薄等。可选用杜仲、鹿茸片等或选服中成药鹿茸精、龟龄集、金匮肾气丸等温阳壮体,对老年体衰者尤为适宜。

四、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晨起或睡前叩齿50下左右,舌在口内左右转动各5圈,鼓漱40次左右,分二三次咽津液入丹田。调息入静后,再练吹字功40次左右。吸气时两手经腰后上提至胸前、耸肩,呼气时念吹字(不出声),提肛收腹,脚趾抓地,两手由胸前落至膝,屈膝半蹲。然后,双手攀足,站立或直腿,双手下按足背或抓脚趾,稍停,反复慢做10次左右。再搓腰50-100次,最后倒退走半小时左右。也可学打太极拳或拍打功、疏通经络功等;或做慢跑、散步、滑水、跳绳、球类等到运动项目。

在冬季,老人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进行户外活动,坚持每天锻炼,这对增强体质、防病保健大有裨益。冬季气温低,外出晨跑穿着不能太单薄,尤其是上腹部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引起脾胃不适。出门前最好喝一杯白开水,喝水不仅能补充水分,解除一夜的口干舌燥,而且能降低血浓度,促进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有些人习惯于一出门马上就跑,其实这样不好,最好先搓搓手和脸,轻揉两耳廓,戴好手套,以防止冻伤。起跑后,上身稍微前倾,两眼平视,两臂随跑的节奏自然摆动,脚尖要朝向正前方,不要形成“八”字,后蹬要有力,落地要轻柔,动作要放松。

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气中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锻炼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五、多穿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老人外出活动时,有时因天气突然变化,所穿衣服不足以御寒,这时不能把身子往一块紧缩,因为越紧缩寒气越易侵入,而应立刻做体式呼吸,方法是将两手抬至腹前,做深呼吸,吸气时意想四肢吸气,并将两手臂略向外扩张,这样就可以增强抗寒能力不致感到冷了。“人老脚先老”,脚一直是被看做衡量健康的一个标志,因此,专家认为保健好脚有助于促进全身的健康。尤其是冬季,穿暖鞋、睡觉前烫脚是传统的保健方法,而经常的按摩足部,也是解除疲劳、增强免疫力的一种好方法。

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

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

1、老人冬季如何养生

1.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奶气,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

1.2、饮食调摄,科学合理

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因为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

1.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在

2、老年人冬季养生有什么妙招

2.1、早搓手

可采取搓手心、揉按手指等方式,通过刺激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兴奋,并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起到保健作用。搓手心时,将两掌合并,来回对搓,尽可能地摩擦手心。

2.2、午晒背

冬天子时(1100-1300)这段时间,是阳光较充足的时段,经常晒晒后背,可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还可以在晒太阳时,摘了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

2.3、晚泡脚

活动了一天,晚上身体会较为疲累,特别是肝肾急需得到休息和调养。此时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泡脚。泡脚时,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使体内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

3、老年人冬季养生有什么禁忌

3.1、忌外出过早

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所以外出最易引起感冒,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老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后到室外锻炼。

3.2、忌日晒过长

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3.3、忌洗浴过长

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

3.4、忌活动过剧

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若运动后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

老年人冬季吃什么好

1、香菇

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50多种酶及游离氨基酸、胆碱等,有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2、狗肉

狗肉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多肽,而脂肪很少。中医认为,狗肉性温,有补气温肾、助阳散寒之功效,对腰痛、畏寒、夜间多尿、增添热量有很好作用。

3、黄豆芽

黄豆芽是大豆在水中浸泡发芽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大豆在自身酶的作用下,蛋白质结构变得疏松,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效价提高,维生素B1、B2、C的含量以及水溶性纤维素量增加,成为理想的高营养蔬菜。

4、大豆

大豆的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其中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较高,能弥补粮食中赖氨酸的不足。它既可当蔬菜,又可代替粮食。冬天吃大豆特别有益。

5、鲈鱼

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

6、黑木耳

黑木耳含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甘露糖、木糖、卵磷脂、脑磷脂、钙、铁等,有防止血液凝结、心脑血管疾病、大便干结的作用。

老年人冬季进补的食疗方

1、桂圆童子鸡

原料:童子鸡一只(重约1000克),桂圆肉3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作:将鸡去内脏、洗净,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入钵或汤锅;再加桂圆、料酒、葱、姜、盐和清水。上笼蒸一小时左右,取出葱、姜即可。

功效:补气血,安心神。适用于贫血、失眠、心悸,健康人食用能使精力更加充沛。

2、双参肉

原料:鲜人参15克,海参150克,猪瘦肉250克,香菇30克,青豌豆60克,竹笋60克,味精、精盐、香油各适量。

制作:将海参发好,切块;香菇洗净,切丝;瘦猪肉洗净,切小块;竹笋切片。将以上四味与人参、青豌豆一起放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炖煮,以猪瘦肉熟烂止,加入味精、精盐、香油各少许即可。

服法:每日1~2次,每次适量,每周二剂。

功效:大补气血,强壮身体,消除疲劳。适用于久病体虚不复,或年老体衰、精神萎靡、身体疲倦者。

老人养生吃什么

1、老人养生吃南瓜

南瓜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非常的丰富,同时营养价值也非常高。有研究发现嫩南瓜中维生素c及葡萄糖含量比老南瓜丰富,而且在老南瓜中还含有大量钙、铁、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这些都是嫩南瓜不能比拟的。我国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经常食用可起到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作用。

2、老人养生吃豆腐

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

3、老人养生吃莲藕

藕同样是我们餐桌上非常常见的一道蔬菜,莲的根称莲藕,在南方一般都叫做藕,果蔬兼用。研究中发现,在莲藕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等营养物质。除此之外其中的含糖量也非常的丰富,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我们人体健康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莲藕的食用方法很多,不管是生吃还是熟食,都能够起到清热解烦,解渴止呕的作用。

4、老人养生吃蓝莓

蓝莓营养丰富,不仅富含常规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极为丰富的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因此又被称为“水果皇后”和“浆果之王”。蓝莓中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预防癌症,抵抗心脏病的功效。蓝莓果胶丰富,可以稀释人体脂肪,保护人体心脑血管的健康。另外,蓝莓中还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延缓人体的衰老。

老人养生食谱

1、老人养生食谱有清炖蛇汤

做法:用活蛇1条,食盐、生姜、胡椒粉各适量。锅内加清水,蛇段放锅内,加适量食盐、生姜和白胡椒,上旺火煮沸,再改小火炖,大约煮1小时。功效:此汤清香味美,肉白细嫩,驱风除湿、通经活络。适用于老年风湿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等,可以强壮肌肉,预防风湿,是家庭汤中佳品。

2、老人养生食谱有双豆土茯苓猪瘦肉汤

时下时冷时热、忽晴忽雨,是小儿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造成的原因是细菌孳生,不注意卫生。预防上要注意做好住宅的通风、家庭和个人的卫生,双豆土茯苓猪瘦肉汤有辅助的防治作用。双豆即祛湿豆和赤小豆,均有健脾祛湿的功效,祛湿豆还兼有补肾作用。土茯苓能清热利湿、解毒利尿,对各类皮肤病尤以奏效。因而此汤清润可口,能清热、祛湿、解毒。同时亦为春季家庭的祛湿汤水,且男女老少皆宜。材料:祛湿豆40克、赤小豆25克、土茯苓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做法:各物分别洗净,猪瘦肉切块,其余均浸泡。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下盐便可。此量为3~4人用。

3、老人养生食谱有马蹄羊蹄汤

做法:用马蹄250克,羊蹄筋1对,淮山药12克,枸杞子9克,桂圆肉6克。羊蹄筋洗净,去皮毛后斩成块,用水煮约1小时捞起待用。把马蹄洗净切细,用油盐和姜片起锅,炒10分钟,转入煲内。再用适量清水,将淮山药、杞子、圆肉一起放入,煮约4小时,至羊蹄筋软熟,调味即成。功效:补肾强身,补脚力,除风湿。适用于老年人春夏季风湿性关节炎、痛无定处、腰酸腿软等病症。

老人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1、老人养生饮食忌过食

一般老年人,吃得太多,摄入的热量超过人体的需要,就易肥胖。老年人过于肥胖容易得病。因为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太长,会引起不舒服感觉,造成消化不良。同时,还会使横膈的活动受阻,引起呼吸困难,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出现心绞痛之类的症状。还会加重肝脏和胰脏的负担,影响健康,因此老年人一定要节制饮食。

2、老人养生饮食忌暴饮暴食

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解毒能力低下,血管弹性变弱,不少人动脉硬化,尤其经不起暴饮暴食所带来的危害。暴饮暴食会严重地破坏老年人的饮食平衡,给肠胃加重负担,会引起消化不良,容易发生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死。所以在饮食时,宜细嚼慢咽,这既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又可避免引起梗噎呛咳。

3、老人养生饮食菜要淡一点

老年人的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总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来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盐吃多了会加重肾的负担,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几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

老年人冬季应该怎样养生?

老人冬季养生注意饮食“八忌” 老年人在饮食上应有“八忌”:忌咸、忌腻——预防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忌偏食、忌挑食、忌嗜食——保持营养平衡,有利于长寿;忌暴饮暴食——预防诱发心肌梗塞;忌过冷——以免影响消化功能;忌肥甘厚味——主要预防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胆石症、胰腺炎、肾病等。

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着装“宜防寒保暖”冬季风邪,寒邪易诱发心脑血管病,更易生冻疮,因此要穿暖和、宽松、轻便之衣物,被褥应柔软,保暖,常洗晒。

生活“宜有节”,起居“宜有常”各三月早卧晚起来必诗日光。

早睡从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身体,迟起从养阴气,日出而作,以避严寒求温暖。

饮食“宜进补”多吃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并适时进补。药补不如食补,明虚之人多食羊肉、鸡肉、牛骨髓;阴虚之人多食鸭、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天气晴朗“宜锻炼”冬季遇好天气时可适当户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增强体质;在冷空气中锻炼,可增加神经调节机能,提高抵抗力,但不宜出大汗从防感冒,大风、大雾、雨雪恶劣天气,不可去户外。

心理卫生“宜讲究”冬季许多疾病发生发展或恶化都与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应避免忧伤、焦虑、紧张等不良因素刺激,老年人应保持乐观、愉快情绪。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