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春季食疗养生小知识
2024-02-18 23:53:57 责编:小OO
文档

春季养生注意事项有饮食均衡、不湿、养阳等。1、饮食均衡:春季养生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科学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平衡,不能有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的习惯,以清淡和营养的饮食为主,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春季养生。2、不湿:春季养生要注意不湿,要保持生活环境以及身体穿戴的干燥、透气,每天注意打开家里门窗通风换气,经常晒被子,以及衣服保持宽松透气,最好穿纯棉衣服,身体上有汗需要及时擦汗更换衣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节的养生食物及养生知识

春节,是我们中国汉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中国富有特色的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超过了四千多年的历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养生食物及养生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养生吃什么食物

1、春笋

说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笋。春笋脆嫩鲜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来,被誉为“素食第一品”,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如果说肉食者鄙,食笋则正好相反。笋的味道就是如此清雅隽永。中医认为,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

2、香椿

民间亦有“三月八,吃椿芽儿”的说法。每年农历三月份,正是香椿芽上市的大好季节。香椿入馔,不仅能烹调出各种特色菜肴,还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是一种医食同源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现代营养学分析,香椿芽儿的维生素含量,比番茄高1倍以上。香椿中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E、钙、磷、铁等多种元素,是蔬菜之冠。香椿发的嫩芽可以做成各种菜肴,其新枝嫩叶口感最好。味美香醇,还有增进食欲,泽肤健美的效果。

3、樱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

4、草莓

在抗癌水果中,草莓的作用位居首位。新鲜草莓中含有一种奇妙的鞣酸物质,可在体内产生抗毒作用,阻止癌细胞的形成。此外,草莓中还有一种胺类物质,对预防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6、鸡毛菜

鸡毛菜又叫小白菜、上海青,是南方春季的时令蔬菜之一。鸡毛菜是小白菜的嫩苗,口感和质地更为柔嫩,味道清香。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均比大白菜高,所含的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略低于大白菜。

春节养生小知识

喝酒要适量

春节餐桌上必定少不了酒,盛情难却下往往碰完一杯接一杯。喝酒伤身,酒精不仅损害肝脏,还会影响你的血糖。而且酒精中含有大量的卡路里,比如一杯白葡萄酒或香槟含有89卡路里,大约相当于0.2斤的牛腿肉所含卡路里,别看数字很小,若你毫无节制地喝酒你摄入的卡路里数就很高了。此外,酒精会削弱你的控制力和判断力,很可能让你吃更多本来可以放弃的零食。

所谓小酌怡情,新年聚餐上喝酒应适量,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酒精的侵袭。如果遇到有人不断给你敬酒,又无法婉拒,应小抿一口为宜,千万不要每一杯都喝到见底。

假期也要坚持运动

有研究发现,成年人在冬季假期里平均体重会增加大约半公斤,而这增加的体重在第二年是完全不可能减掉的。过节期间,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必然会导致体重上升。所以,在假期里也要一直保持身体的活跃,坚持运动,这样才能保证你的体重不变或增长缓慢,有的人反而能减轻体重。

整理家庭照片

现在拍照越来越方便,不仅一些相机操作简单,手机、平板都有拍照功能,拍立得相机也颇受年轻人的追捧。拍照的方便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但也因为相片数量太多没有那么多耐心和时间整理,一年下来想必累积了不少未整理的照片。

研究表明,整理照片可以释放压力,而且当你再次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你会在情感上收获巨大的满足感。当你把照片整理好一个相册,一定能成为自己和家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春节贴倒福寓意

贴春联时福要倒着贴寓意福到(倒)了。春联,又称春贴,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春联颜色

对联的颜色又与当地民俗相关。普遍能够见到的就是红色,红色代表喜迎。在有些地方还有白色,,紫色,绿色和蓝色等。例如在湖北:代表思念新逝的亲人,紫色、蓝色代表祭祀故人进入第二年,绿色代表祭祀故人进入第三年。白色在有些地方代表思念新逝的亲人。

春联寓意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对于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你知晓哪些?

序言:在春季如果想要养生的话,就一定要了解保健小常识,养生知识是包括很多方面的,比如护肤,运动,饮食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先喝一杯白开水或者是淡盐水,这样不仅能够补充身体里的水分,也能够让精神状态更加的良好。一般很多人在上午的时候会经常用脑,所以一定要吃早餐,可以选择喝一杯牛奶或者是豆浆奶,增强肠胃的蠕动,这样也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对于消化不好的人来说,在早上喝一点清淡的粥类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一、饮食的选择

在中午的时候,如果想要保健的话,可以选择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一定要合理的搭配,这样不仅能够增强饱腹感,也能够避免一次性吃太多,对于身体比较肥胖的人来说是有着很大好处的,可以选择多喝一些汤,少吃一些主食。可以选择喝萝卜汤,冬瓜汤,海带汤,紫菜汤等,因为很多人在吃完中饭之后不喜欢喝水,那么喝汤也是非常不错的,不仅能够补充营养物质,还能够清热润肺。

二、保健功效

在晚餐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多吃一些粥类的食物,因为晚上肠胃消化的速度也会变慢,适当的吃一些粥类食物,能够起到养胃健脾的效果,而且在晚上喝粥也能够补充身体损耗的元气,可以很好的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在煮粥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进行选择,适当的加入一些百合,红豆,山药等食物,也能够起到保健的效果。

三、对身体的好处

在睡觉之前可以选择喝一杯牛奶或者是蜂蜜水,能够起到滋补强身的功效,而且也能够美容养颜,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春季该如何养生保健?春季吃什么能养生保健?

经过冬季之后,人们较普遍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季人们多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等,那么,在春季我们该如何保健养生呢?春季人们经常出现春困、春燥的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出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合理的饮食能为我们解决这些属于春季特有的烦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春季如何养生保健?

1、春季保健养生食疗方

润春燥:蜂蜜水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人们从冬季的寒冷过渡到春季多风的季节,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风燥外邪侵袭人体,很易入里化热,常常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蜂蜜味甘、性平和。《本草纲目》说,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蜂蜜质地滋润,可润燥滑肠,清热润肺,缓急止痛。蜂蜜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苹果酸、维生素等成分。因此,在春季,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冲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还有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蜂蜜大枣茶是比较好的搭配,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准备干红枣150克,冰糖50克,蜂蜜250毫升,水350毫升。将干红枣挖出核,和冰糖倒入小汤锅中,再加入水,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煮至将水分完全收干。用打蛋器在小汤锅内搅打,将熟透的红枣搅打成红枣泥,彻底放凉后,盛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再倒入蜂蜜用小勺搅拌均匀。饮用时,取2茶匙蜂蜜大枣放入杯中,再冲入温开水搅匀即可。

消春困:茉莉花

民间早有“春宜饮花”之说,而从养生和保健的角度来讲也是春饮花茶。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

春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春季如何保健养生春季保健的方法有哪些春季该怎么保健养生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配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馥郁宜人。茉莉花茶,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春饮茉莉,可以提神醒脑,有“去寒邪、助理郁”功效,是春季饮茶之上品。

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

祛春寒:鸡汤

春季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患感冒。春季进补汤水可以选择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的鸡汤,蛋白质含量高,且易消化,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汤能够有效地抑制人体内的炎症以及黏液的过量产生,有助于减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咙的疼痛感,以及咳嗽的次数。

祖国医学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春季进补,应注重气候渐暖、人体阳气逐渐上扬的特点,以清补、柔补、平补为原则,既要养阳补阳,又要温和。鸡汤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母鸡汤脂肪较多,更为性热,仔鸡汤更适合春季饮用。

鸡汤搭配枸杞有养肝明目之功效。除了鸡汤,喝点鱼汤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鲤鱼汤有健脾开胃的功能,可减轻水肿症状。

女人春季养生方法|春季养生小知识

春天处于寒温交替之际,气候变化频繁无常。女人春季怎样养生?下面让我给大家介绍女人春季养生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女人春季养生方法

  1、葆养阳气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应该顺应这种气候的变化,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尤其应注意葆养阳气。

  以衣着为例,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春夏之际,宜先减下衣,后减上衣;

  以饮食为例,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等,不仅能驱散风寒,还有助于激发体内的生发活动;

  以药物补养为例,气为阳,血为阴,春季宜服益气升清之品,如补中益气丸;

  以运动为例,动为阳,静为阴,春季宜适度增加运动量,但不要大汗,以免耗伤阳气。

  2、衣要多捂

  我国有句古老的生活谚语“春捂秋冻”。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刚步入春季,切忌过早地脱棉卸衣,衣物的穿着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随时增减。否则风寒之气便会乘虚而入,导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等。春季气候既非大寒,又非大热,以风为主。

  3、食宜甘平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中医有“肝旺于春”之说。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胃,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慢性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和慢性肝病在春季多频繁发作。

  因此,春季养生就要注意这一生理特点,在饮食上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亦难以消化。”此时,可适当进食一些性味甘平食物,如山药、薏米仁、莲子、大枣、荸荠、银耳等;不宜饮酒过量,油腻、糯米粽子等不易消化食物应少进;此外,大自然在春季里为人类提供了不少的野菜,如荠菜、马兰头、马齿苋、香椿、蓬蒿菜等既富含营养又有一定的疗疾功效,不可错过。

  4、营造春色

  居住环境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古代养生家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春季天气转暖,自然界充满着勃勃生机。此时人们应该抓紧时机,多在阳光充足、绿地覆盖率较高的地域活动。春天温暖的阳光可杀灭细菌、病毒,预防骨质疏松;绿地能调节气温、湿度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起到防风、降尘、杀菌、降低噪音及缓解神经紧张的作用,对身心健康有极大的益处。

  此时人们可以通过营造适宜居处的小环境来改善其生活的大环境。如种植花卉草木、养金鱼水草,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还可保护健康;同时应勤开门窗,加强空气流通,尽可能维持室内外气温的平衡,减少强烈的温差对人们的不利影响。

  5、加强运动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季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好时节。因为在寒冷的冬季,人们裹着厚实的棉衣,体温调节中枢和脏腑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之活动的减少,肌肉和韧带缺乏锻炼,人们容易感到疲乏。风和日丽的春季,最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吸收自然界的精华,充养脏腑,化生精血。这时,人们应根据自己的体力和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如果是为了防止各器官系统机能过早衰退,改善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可选择慢跑、登山、爬楼梯、骑自行车等耐力性强的项目;如果是为了放松精神、消除疲劳,可选择动作柔和、有节奏的项目,如散步、气功、太极拳、自我保健按摩等。

  需要提醒的是,春季天气冷暖变化较快,晨炼时,衣服不能穿得太少;运动时不宜大汗,以微汗为好;一些体质虚弱或缺乏锻炼习惯的老年人,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以免发生运动创伤或其它疾病;另外,春季也是各类病菌繁殖生长的旺盛期,参加户外运动,应注意卫生保健,避免不洁的环境场所。

  6、调畅情志

  为何春季容易生病?从自然界角度来讲,一方面春天气候温差大而多变,另一方面大自然万物复苏,进入生长的季节,人的神经、血管、内分泌及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将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恢复与自然界的平衡。对于适应性较差的人,就容易产生情绪抑郁、心情不畅的状况,出现中医所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病症。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就是容易出现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的发作,慢性肝病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尤其是谷丙转氨酶升高,精神病和抑郁症患者易复发,高血压、中风患者也易发病。

  虽然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多种因素,但是情志波动也是一个诱发因素,尤其在春天。所以,春季调节情志十分重要。克服情志波动的最好方法在于增加休闲活动,如可以进行植树、养花、弹琴、下棋、书画、钓鱼或短途旅游等活动,努力做到心情舒畅、人际关系融洽。

  7、注意防风

  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大而迅速是春天的特点之一。春季的气候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而数变”,如同孩儿的脸,一天能够变几变。尤其是早春“风寒”的入侵,只要稍不留神,体虚者就极易患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因此,扶“正”和祛“邪”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

  春季每天应该早起,到住地绿化多的地方或公园去,在大树下呼吸新鲜氧气,这对鼻粘膜、肺的健康十分有利;还可做“吹笛”样的呼吸锻炼,不断提高肺活量;同时对鼻腔周围皮肤进行按摩,提高鼻腔对“邪”气的防御能力。

  对容易患感冒、呼吸道感染的体虚者,平时每天可用黄芪、白术、防风、大枣煎汤代茶;也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蜂蜜、人参、太子参、黄芪、山药、黄精、银耳等扶“正气”的药物或食品,这对增强体质是大有裨益的。

  春季养生妙方

  1.早起第一件事喝杯水,冬天喝热水,夏季可喝凉开水,中医中讲“晨起胃气最弱。故尔饮凉水以激胃气。此为养生第一”。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在刚睡醒的时候,胃气处于最弱状态,这时不宜吃东西,只能喝水,利用清水来使下丘脑产生饥饿感。

  2.午饭时先喝猪蹄熬的汤,之后吃粗粮和小菜,这是中医里所说的“午时喝保元汤勿食肉。进补而避肉毒。又进粗食小菜以裹肠毒。谓之七分饱。此为养生第二”。

  3.午饭后进行半小时的散步,之后午休。午睡很重要,原因在于午饭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滋补时机,在午睡的时候其它部位的供血就会减少,使肠胃中的血液变得充足,可以去充分地吸收食物,但午睡的时间不要过长,一小时即可。

  4.午睡之后喝一杯果汁,这是补充维生素最好的时候,中医里认为小憩之后喝一杯果汁也是养生之道。但不要为了省事购买超市中的果汁饮料来喝,而是应该自己制作鲜榨果汁,比如梨和苹果。

  5.下午进行健身运动,每天下午在16点左右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候,在这个时候锻炼身体受到运动伤害的几率很低。锻炼身体需注意一点,不是活动身体就算锻炼了,不管用的什么运动方式,身体一定要出汗,这样才能强健体魄。

  6.睡觉之前烫烫脚,尤其是老年朋友容易在睡梦中猝死,这是因为血液年粘度增高、心律紊乱、呼吸暂停等因素造成的。中医中认为睡觉前烫烫脚可以刺激足部的穴位,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烫脚的方式是先用开水熏脚,之后再泡脚,水温变凉后把脚擦干。

  7.人体结肠就算一个垃圾桶,并且我们每天都会带着垃圾桶做这做那,即使每天都有排便,但也不能彻底清除肠内的垃圾,结肠的内部结构是袋状的,就像糖葫芦那样,可以防止粪便自由排泄,但同时还会造成粪便与肠壁的黏连,因此就易造成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或自体中毒的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经常排毒。

  春季养生三补法

  1、神补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发病季节。一般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症。尤其年老体弱多病者,对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烦躁不安,正如《老老恒言》指出:“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改变这种不良情绪最佳方式就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寻求各自的雅兴,以陶治情操,舒畅情志,养肝调神。春暖花开时,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赏柳、玩鸟或散步练功等,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

  2、食补

  春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如偏于气虚的,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牛奶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内热偏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3、药补

  至于药补,是针对人体已明显出现气、血、阴、阳方面的不足,依靠食补已不能纠正其亏损时,则应在中医指导下,施以甘平的补药,以平调阴阳,祛病健身。对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不耐劳累,经常感冒,容易出汗或内脏下垂等,可酌情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玉屏风散等,药膳可选食黄芪党参炖鸡、人参蘑菇汤、参枣米饭、风栗健脾羹等配合治疗。另外,根据中医“春宜养阳,重在养肝”等理论,春季人体肝的功能较为旺盛,故应注意补肝,可用芡实粥以益精气,地黄粥以补体虚、防风粥去四肢气,用枸杞子、黄精、玉竹、沙参等以进补。还可选食具有开补作用的首乌肝片、燕子海参、人参米肚、赤箭凤冠等以助肝气之升发。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