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纺织业:市场重心持续内移
2023-10-15 20:47:24 责编:小采
文档

全球经济周期、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正在给中国的纺织产业增加新的变数。

不过,产业变局将随即产生。“”高速“与”高效“虽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巨大差异。”自2011年以来,谈及“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总目标时,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总要强调“高效”的概念。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将在关键技术创新、先进技术产业化运用、自主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布局调整、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等8个方面进行突破,推动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加强家纺、服装等终端消费品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型企业则向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发展。

翘尾效应

且不说加勒比海的一只蝴蝶的翅膀震动会引发南美洲风暴,刚刚过去的2011年的纺织业走势,对2012年的影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经营惨淡、限产停产是很多纺织企业对2011年的记忆。

作为美国某服装品牌加工厂,南海新光针织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和日本。受日本地震、欧美市场大环境疲软等因素影响,2011年1–11月销售总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左右。“现在利润只有两个点左右,只要有单接,我们不赚钱也做。”新光针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内外交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用这四个字表达2011年遇到的困境:受汇率影响,接订单时候的汇率计算,可能还有5%–10%的利润,等经过开发确认、采购、生产、交货一系列工序,拿到钱的时候往往是三五个月之后,按当时的汇率来计算,可能就要少了2%–3%的纯利润。

而另一方面,尽管近日棉价小幅走强,但棉纱跌价的形势没有改变,棉纱与棉价的差价持续缩小,给纺织经营带来很大压力。截至2011年12月26日的收储累计完成188万吨,导致市场供给量明显减少,纺织企业销售积极性降低,成交量不大。

在资源荒与销售难并存、两头挤压之下,纺织企业经营越发艰难。际通宝价格行情负责人分析,资源荒在短期内难以缓解,这主要是由当前的宏观环境决定的,而下游需求仍有潜力可挖。展望2012年,随着下游订单的逐渐回升,纺织产业景气可望在一月份后走出谷底,“但估计利润增长有限”。

增长依旧

过去的十年被认为是纺织行业的黄金期。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表示,“入世十年来,纺织工业是最先获利的行业,纺织业的发展超出了预期。”

数据显示,这十年来,纺织业平均增速超过15%。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在2000年只有8800亿元,2010年超过47000亿元,2011年将超过5万亿元。纺织服装出口额也从2000年的50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065亿美元。

不过形势正发生变化。

美国、欧盟、日本作为中国最主要三个出口市场,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份额都在下跌。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纺织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是38.88%,比2010年下降2.36个百分点。而对欧盟27国的出口比重,也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1.81个百分点。

相应的,纺织品方面增加的是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服装方面增加的是土耳其、孟加拉、印度。不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指出,不要怕其他国家所提到的增长,这种增长并没有使他们的份额和中国处在同样的水平上。从服装来说,中国当之无愧排在第一位。

孙瑞哲表示,“现在外部把南亚、东南亚国家讲得很厉害,恨不得要取代中国。我认为在10–20年的时间里这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就是这种产业的基数,还有中国产业的配套,绝非它们能够超过的。也就是说虽然面临现实的困难,但是只要把这些困难分析透,把自己的发展之路找清楚,我们可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办法。”

“未来增速有可能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期的结束。”高勇表示,入世十年来,中国真正具有了纺织大国的地位。而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纺织由大变强的真正“黄金期”。

深挖内需

尽管在产业层面,中国纺织的对外出口将依旧保持强势。但对于企业个体而言,转战国内市场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2011年12月13日表示,2011年以来我国出口占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箱包等在欧美市场份额下降明显。数据显示,2003年,纺织工业的出口依存度是34%,2010年已经降到18.3%。

东莞一家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劳动力、原材料、融资成本的上升,外商将简单款式衣服的订单转移至印度、孟加拉等国生产。2011年前10个月,公司销售总额同比下降30%至40%。

2012年的外贸形势还会更加严峻,这已经成为业内一致的判断。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报告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外部需求下降与成本上升叠加在一起,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营困境日益凸显。预计2011年四季度以及2012年的对外贸易增速都将继续回落。

新光针织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外商将一部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为了养活工人,2010年开始,该公司开始做内销,国内外双线发展分散风险。

孙瑞哲表示,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潜在需求,为我们中国的纺织工业带来下一步的机会。

这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企业将从订单生产转型品牌经营。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的服装业90%都是民营企业,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并且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小企业资金少,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去保障一个品牌长期的大范围的维护。一些短期行为比如贴牌赚取利润,也只是一个阶段局部的特点。

“中国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层次的多元化,这使一些品牌即使手法单一、系统缺失,也能支撑几年甚至几十年。但随着中国服装品牌的整体提升,消费者、消费市场也随之提升。大浪淘沙之下,服装品牌的生存空间逐渐变化,优势逐步集中。”上述人士表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