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怎样防止校园欺凌
2023-10-16 17:16:15 责编:小采
文档

学生欺凌事件的预防

1、教育部门应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训、典型案例引导、防欺凌教育现场会等多种方式指导学校切实加强防治欺凌教育。学校要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通过设置专门的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加强学生之间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等。

2、教育、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协调合作,开展家庭亲子关系、夫妻婚姻关系的教育指导,帮助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妇联组织应通过学校或者村(居)委会定期组织开展家长讲座、父母课堂等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指导。学校教师可以受聘在家长学校授课,帮助监护人了解学生欺凌的防治知识,提高监护人的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

3、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以下防治学生欺凌日常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一)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岗位职责;

(二)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巡查制度;

(三)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四)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事中处置及事后干预的具体工作流程;

(五)校规校纪中对实施欺凌学生的惩戒规定;

(六)设置学校接收投诉和举报学生欺凌的电话、信箱、电子邮箱;

(七)其他防治学生欺凌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校长是学校防治学生欺凌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长和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其他教职工履行相关岗位职责。

4、学生欺凌苗头是指介于打闹嬉戏与欺凌行为之间的一方言语或动作造成另一方精神痛苦等行为。学校除了通过观察学生的身体、心理、物品、学生关系和行为等变化以及巡查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发现学生欺凌苗头,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途径发现校园学生欺凌苗头的信息及时预防欺凌事件:

(一)学生调查表、家长或第三方反映;

(二)学生曾经就读的学校:

(三)班主任与学生沟通;

(四)每周学生操行评价表;

(五)心理咨询老师的反映;

(六)校长信箱、心理咨询信箱;

(七)学校周边商铺、监护人及亲属、村(居)民委员会的反映;

(八)手机短信、网络上的图片、视频及有关信息;

(九)其他可以发现学生欺凌苗头的方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