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申请低保的程序是什么
2023-10-19 21:47:10 责编:小采
文档

(一)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按属地管理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户口簿或身份证;

2、证明其家庭收入情况的有关凭据(出售农副产品所得票据或其他证明);

3、相关证明材料

(1)夫妻一方为外地农业户口,需提供结婚证和户口证明;

(2)夫妻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或离婚判决(调解)书;

(3)优抚对象需提供能够确认身份的证明材料;

(4)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

(5)因病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需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

(6)家中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需提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证明;

(7)在外务工人员,需提供有关收入证明;

(8)民政部门认为需提供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二)村(居)委会受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委托,负责受理本村农村低保的申请、日常管理及服务等工作。

1、对提出申请的家庭进行调查,并如实填写《六盘水市钟山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表》。

2、对提出申请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核实,情况属实并符合保障条件的,经村(居)支两委会讨论同意,提交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后,将结果及其他相关材料上报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公室。

3、家庭成员中有户口不在同一镇乡(街道)或同一村的,由其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提供未享受农村低保的有关证明材料。

(三)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委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进行核查,对符合保障条件的困难群众,经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将材料上报区民政局。

(四)区民政局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调查了解,对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及时批准,核发农村低保金领取证。

(五)对不符合条件的,村委会、镇乡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都有责任向申请人说明不予批准的理由,并及时进行公开。申请环节流程示意图:申请人向户籍地居(村)委会或采取集中受理方式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指定的受理机构提出申请——受理机构工作人员向申请人解释相关政策,一次告知需要提供的申请材料的形式和内容,并向其提供相关证明表格——申请人按照受理机构要求准备相关申报、证明材料——申请人携带相关申报、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指定受理机构办理申请受理手续。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第七条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