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谎报瞒报事故的处罚是什么
2023-11-10 12:56:00 责编:小采
文档

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迟报将受到严惩,包括降级、撤职处分和高额罚款;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负责人员也将依法受到处分,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严重情况下,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谎报瞒报事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谎报瞒报事故涉及到虚假陈述和隐瞒真相,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被严厉禁止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谎报瞒报事故的行为,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这些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甚至有可能面临刑事起诉;行政处罚,如吊销驾驶证、暂扣车辆等;民事责任,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对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赔偿。此外,谎报瞒报事故还会对个人信誉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失去社会信任和职业机会。因此,诚实守信、遵守法律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任何谎报瞒报事故的行为都将面临严肃的法律后果。

结语

谎报瞒报事故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包括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民事责任。刑法规定,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谎报瞒报事故还会影响个人信誉和声誉,可能失去社会信任和职业机会。因此,诚实守信、遵守法律是每个人的义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