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遭受人身伤害,应该如何处理?
2023-11-10 09:59:51 责编:小采
文档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或他人死亡或严重健康损害的情况下,规定了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并可要求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额不超过实际损失的两倍。此规定适用于瑕疵商品或服务造成的严重伤害,如致残、毁容等,但具体损害标准尚未明确。

法律分析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1、这是一项新的规定,适用与瑕疵商品或者服务致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

商品瑕疵是指商品存在致人损害的因素,如食品中含有有毒添加剂;服务瑕疵是指服务中存在致人损害的因素,如不正当采血致人感染艾滋病,用医学上禁止的材料做乳房填充,不具备相关资格的人为消费者做美容手术导致毁容。

2、瑕疵商品或者服务致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首先应当按照第四十九条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除此以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

3、致人死亡,需要死亡证明和死亡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因果关系的证明。

4、一般伤害只能要求赔偿实际损失。只有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才能要求惩罚性赔偿。

什么情况属于健康严重损害?成为植物人算严重损害?造成瘫痪算严重损害?造成截肢、毁容算严重损害?造成终生残疾算严重损害?目前还没有相关司法解释。我认为应当参照《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达到重伤标准的就算严重伤害。如人体烧伤面积达到30%属于严重伤害,不足30%就不算严重伤害。牙齿脱落七颗以上属于重伤,硌调了利,两颗门牙就不能要求惩罚性赔偿。

5、惩罚性赔偿额不超过应当赔偿额的两倍。即实际损失的三倍。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导致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法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的惩罚性赔偿不超过实际损失的三倍。这一新规定适用于瑕疵商品或服务致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情况。具体伤害程度的判定尚需参照相关标准,如《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四)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五)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六)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

(七)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十九条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