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职务侵占罪从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2023-09-26 18:01:24 责编:小OO
文档

职务侵占罪的主从犯认定原则及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主从犯的认定不以身份和职位高低区分,而是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区分。对于职务侵占犯罪,同样适用该原则。具体而言,主犯的认定取决于其在犯罪过程中的积极、推动和主导作用,而非身份和职位。量刑标准为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对国有单位人员和委派人员有特殊规定。

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对于主从犯的认定,是以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区分的,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故职务侵占犯罪也不例外,也应当适用该原则来认定。具体而言,在职务侵占的共同犯罪中,其主从犯的认定并不以身份的有无、职位的高低来区分,而是取决其在整个犯罪过程所起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行为人对于该犯罪起着积极、推动和主导作用,则即使其没有相关身份和职位,也应当被认定为主犯。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职务侵占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及其适用范围

职务侵占罪从犯的认定标准是指在职务侵占罪案件中,判断某人是否构成从犯的依据和要件。一般来说,从犯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主犯存在并实施了职务侵占行为;其次,从犯与主犯存在共同犯罪意图,并参与、协助或纵容主犯的行为;最后,从犯的行为应与主犯的行为构成一定的关联性。在适用范围上,职务侵占罪从犯的认定标准适用于各种职务侵占罪案件,包括但不限于贪污、挪用公款、贿赂等。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法院将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行为、动机、手段等因素来判断是否构成从犯,以实现对职务侵占罪从犯的准确认定和公正审判。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对主从犯的认定原则,职务侵占犯罪也应适用该原则来认定。在职务侵占的共同犯罪中,主从犯的认定不仅取决于身份和职位,更重要的是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使没有相关身份和职位,只要行为人在该犯罪中起到积极、推动和主导作用,也应被认定为主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为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从犯的认定标准适用于各种职务侵占罪案件,法院将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行为、动机、手段等因素来判断是否构成从犯,以实现对职务侵占罪从犯的准确认定和公正审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