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民法典对骚扰电话的处罚规定
2023-10-03 18:10:18 责编:小OO
文档

骚扰电话犯法,可先与骚扰者协商停止侵害行为;若仍有骚扰行为且给被骚扰者生活造成恶劣影响,可请求公安机关处罚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写恐吓信、侮辱、诽谤、诬告陷害他人、多次发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行为的处罚。

法律分析

骚扰电话犯法,处理方式是先与骚扰者协商,停止侵害行为;如果仍有骚扰行为的,给被骚扰者的生活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依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客观: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拓展延伸

骚扰电话的法律惩罚及预防措施

骚扰电话的法律惩罚及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骚扰电话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方面,骚扰电话的发起者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的后果,以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为了预防骚扰电话的发生,相关部门和运营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电话号码实名制管理、提供举报渠道、加强技术防范等。此外,公众也应提高警惕,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合理设置手机隐私设置,以减少骚扰电话的风险。通过法律惩罚和综合预防措施的有效结合,我们可以期待骚扰电话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和控制。

结语

骚扰电话的法律惩罚及预防措施,是为了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立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骚扰电话行为将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的后果,以起到震慑作用。同时,相关部门和运营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电话号码实名制管理、提供举报渠道、加强技术防范等,以预防骚扰电话的发生。公众也应提高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合理设置手机隐私设置,以减少骚扰电话的风险。通过法律惩罚和综合预防措施的有效结合,我们可以期待骚扰电话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和控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