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取保候审怎么争取缓刑
2023-10-03 16:13:25 责编:小OO
文档

一、取保后如何争取缓刑

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慑力,充分发挥刑法的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的作用。

缓刑在法理上不存在“争取”的说法,必须严格按照案件情况以上述适用条件来决定,但如果是存在可缓可不缓的临近点,有些工作就需要做了。

二、缓刑辩护词

辩护词审判长、审判员:

江苏**律师事务所接受被告人吴XX委托,指派我担任其一审阶段的辩护人,参与本案的诉讼活动,通过与被告人沟通了解,查阅案卷材料,结合法庭调查的情况,辩护人认为,起诉书中指控被告人吴XX实施诈骗罪的犯罪行为,对此没有异议,但是,吴XX具有法定及酌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判处缓刑,具体提出以下的辩护意见:

一、吴XX在归案后认罪态度好,能够如实地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强烈的悔罪表现,确有悔改之意,符合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条件。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可以从轻处罚,因此,请法庭在量刑时能够考虑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在量刑时能予以从轻处罚。

二、根据《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因此,请法庭在量刑时能够予以从轻处罚。

三、吴XX及其父母已经积极筹备了4万元,退还赔偿了被害单位的物质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的第4条,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同时,又积极筹备罚金,并已经准备了罚金2万元,因此,请法庭在量刑时能够予以从轻、减轻处罚。

四、吴XX是初犯、偶犯,其人身危险性小,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如果判处缓刑不致于再对社会造成危害,而且,有利于对被告人的刑罚执行和教育改造。

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吴XX在本案量刑时具有法定及酌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判处缓刑,希望法庭依法公正判决,以上辩护意见请法庭予以考虑!

江苏**律师事务

所辩护人:XXX律师

以上知识就是律师对“取保后如何争取缓刑”问题进行的解答,取保候审后,辩护人应该收集当事人判处缓刑的相关证据,证明当事人符合判处缓期的条件,这样法院才有可能判处缓刑。 该内容由 王淑贤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