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本案出售福利房是否构成贪污罪
2023-10-05 17:20:49 责编:小OO
文档

本案出售福利房是否构成贪污罪?

[案情]

袁某是武汉市一开发公司销售部经理。2001年初,公司分配少量福利房。袁某向公司总经理刘某(法定代表人)提出分配501房作为其福利房的申请。刘总当场答应予以考虑,并在事后不久通知袁某,其申请已经得到了批准。但是由于以往惯例及房改制度混乱等因素,没有其他书面材料可证实该房已经分配给袁某的事实。只是案发后,该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都予以确认,除袁某外,另外还有五位职工在这次分到了福利房。后因方便小孩读书,袁某在别处以23.6万元购买了一套房。并向刘总提出,以公司名义(因该房还在公司名下)卖出501房,然后给予他货币补偿。刘总表示可行。7月,袁某与买主王某达成协议,王某以36万元的价格买下了501房,并与公司签订了购房协议,袁某负责为王某办理好两证(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事后,王某将29万元打到公司帐上。公司在扣除袁某应缴的501房的房改款和税款后,退还剩下的23.6万元给袁某。袁某将购房的23.6万元发票交给公司,此举是为了财务上作帐需要。另外的7万元,王某直接交付给了袁某。对这7万元为何帐外交付,公司这期房屋销售的负责人曾*华向买主王某作了解释。

[分歧]

对本案中袁某的行为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1.袁某没有办理501房的两证,该房还在公司名下,卖出的房款应属于公司的财产。袁某利用职务便利,采取收款不入帐的手法占有该7万元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2.袁某处置的是公司分配给他的福利房,因而他占有该7万元不具有违法性,不够成贪污罪。

[分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刑法分则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从该条款可以看出,贪污罪的构成要件除主体要件外,还必须①存在被行为人侵犯,被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即公共财物所有权。②在客观方面具有利用职务便利,侵犯公共财物所有权的行为。③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故意。

首先,这里我们需要对501房的权属性质做出准确的认定,从而认定袁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通过对比其他五位职工的分房情况,以及以往公司分房惯例来看,该房是否已经分配给袁某,关键看公司领导班子是否一致通过分房决定。本案中,公司领导都证实了决定分房给袁某的事实。至于没有其他书面证据证实,是由于公司管理及目前制度混乱造成的,于袁某没有关系。对行为人定罪量刑,须以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和客观行为为评价对象,而不得以第三人行为为依据。即使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应对事实做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因此,我们可以认定该房是公司领导决定分配给袁某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