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非法集资案件立案的资金有多少?
2023-10-05 14:12:35 责编:小OO
文档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个人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数额在100万元以上;个人吸收30户以上,单位吸收150户以上;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个人10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违法者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单位主管和其他责任人员也将受到处罚。

法律分析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非法集资案件立案后资金调查:揭秘涉案资金的规模

非法集资案件立案后,进行资金调查是为了揭露涉案资金的规模。调查人员会深入分析案件相关的财务记录、银行交易、资金流向等信息,以确定非法集资活动的规模和影响范围。通过追踪资金流动路径和账户交易记录,可以了解涉案资金的来源、去向以及涉及的人员。这有助于揭示非法集资案件的真实情况,为案件的审理和追责提供有力的证据。资金调查的结果将为司法机关提供重要的依据,以确保涉案资金的追回和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对此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事处罚。根据相关规定,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超过20万元,单位超过100万元的,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对单位犯罪的,将处以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资金调查在揭露非法集资案件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追踪资金流向和账户记录,确保追回涉案资金并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