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防范非法集资的途径有哪些
2023-10-05 13:58:47 责编:小OO
文档

1、四看。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2、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3、等一夜。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一、网贷违法的行为

(一)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

解读:防止非法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解读:网络借贷要遵守个体和个体之间借贷的要求。所有资金全部托管到银行,保障安全,防止“跑路”。

(三)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解读:保本保息,只有银行才能做到。如果网贷平台这样宣称,就是误导夸大。

(四)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解读:不能落地,要遵守网络这个性质,不能越界。

(五)发放贷款,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读:贷款是银行的业务。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解读:项目募集期不能结束,无法有效的监管。

(七)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

解读:这是银行代理业务,还是不能越界。

(八)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解读:这是资产管理业务,不能越界。

(九)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解读:互联网金融不能入侵实体金融。在系统上做到风险隔离。

(十)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解读:做中介,要诚实。

(十一)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场外配资、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解读:要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不能流入到虚拟经济中。

(十二)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

解读:股权众筹是又一个互联网金融领域,不能越界。

(十三)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二、非经常性损益带来的影响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企业减去非经常性收益之后的数值,才是公司业务产生的净利润。

对于业绩突然走好,企业报表净利润数据很漂亮的公司,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比较大额的非经常性损益,如果是,那么本年度的收益水平也许并不能真实的匹配公司的盈利能力。

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后,要衡量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原因以及后续业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只是当期的损失,则企业报表数据在当年虽然比较难看,但是却不会影响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如果突发的损失会对公司今后的业务产生影响,则需要评估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范围及大小。

法律咨询:

网友:如何判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律师:判断损益项目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主业相关性、发生频率及盈利持续性,三方面相对独立、相互联系。

判断损益项目是否属于主业或主业相关业务,从定性角度看,主要从官方的登记信息及披露文件去了解,包括但不限于:1、工商登记信息及其他政府报备信息中关于营业范围及产品的内容;2、披露的定期报告及管理层报告中关于发展目标及业务描述的内容;3、融资投资文件关于资金资源投向及战略规划的内容。

判断损益项目的发生频率是否正常,主要看交易数量、间隔周期及连续性。集中在短周期内的巨量交易,也不见得是经常性业务,比如清算处置。交易量小且间隔周期较长的,不一定是非经常性业务,当然要考虑其发生额及连续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发挥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

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当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负责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

联席会议应当建立健全全国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设国家监测预警平台,促进地方、部门信息共享,加强非法集资风险研判,及时预警提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