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信用卡逾期了有哪些影响?信用卡透支多少会被起诉坐牢?
2023-10-05 12:33:17 责编:小OO
文档

一、信用卡逾期了有哪些影响

1、信用卡逾期了会产生高额利息和违约金,利息是每天万分之五,违约金是最低还款未还部分的5%,假如你信用卡欠10万,最低还款是1万,那么,每天利息就是50,违约金就是450元,每个月额外产生费用就是1950元,数额还是很大的。

2、信用卡逾期了会影响个人征信,只要信用卡逾期次数多,那么,以后再申请信用卡以及买房买车贷款基本上就没啥希望了。

二、信用卡逾期了还不上怎么办

1、不要躲避催收

信用卡逾期后,银行会采取催收方式让你还款,这种情况下,不要躲避催收,积极和银行进行沟通,主动告知原因,避免被银行起诉。

2、降低每个月还款额

信用卡逾期后,如果无力偿还全部欠款的话,可以给信用卡客服中心打电话办理分期,降低每个月还款额,采取最低还款缓解资金压力,等到资金压力小点的时候,在全额补足全部欠款。

3、协商个性化分期

信用卡逾期后,可以和银行协商个性化分期,也就是常说的停息挂账,还款时间最长可以达到5年60期,可以大大减轻了逾期持卡人还款时的压力。

三、信用卡逾期了怎么跟银行协商解决

主动向银行协商,信用卡逾期了主动给银行电话告知自己的财务状况,负债及收入情况等,表达自己的还款意愿,能一次性还清欠款最好,如果一次性还不了,可以和银行协商分期还款,银行会根据你实际情况和账单中总欠款进行分期。其实,停息挂账是唯一可以保护持卡人权益的法律途径,如果可以和银行申请停息挂账,那将会大大降低还款压力,按照协商好的计划还款,千万不能再逾期了。

四、信用卡透支多少会被起诉坐牢

不管信用卡透支多少,都有可能会被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偿还。如果信用卡透支金额达到了5万元及以上,并且银行通过两次催收后,在三个月内仍未归还透支金额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银行可以提取刑事诉讼以追究刑事责任,将会面临坐牢。

五、信用卡逾期什么情况会坐牢

普通的信用卡透支行为不会导致持卡人坐牢,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伪造、冒用身份证等信息,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或者通过伪造、冒用信用卡等途径骗取财物,且数额较大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明知没有偿还能力,仍然主观恶意透支信用卡,且金额在5000元以上,经过银行两次催收在三个月内仍不归还透支金额的,也将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牢狱之灾。

六、信用卡透支被银行起诉后如何补救

1、弄清起诉的性质。

一旦因为信用卡透支而被银行起诉后,首先要做的要搞清楚银行启动的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对于信用卡诈骗罪的相关规定,恶意透支等行为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根据数额的大小,最高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2、切勿“装傻”。

一般当银行对信用卡透支提起诉讼时,绝不是一句“不知情”就能够蒙混过关的,浪子回头金不换,持卡人要积极同银行沟通,明确表示还款意愿出具还款计划。还是可以与银行通过协商撤诉的,毕竟银行要的只是回款,持卡人坐牢对其来说没什么好处。

【温馨提示】并不是每种情况都是客观一致的,一个同类型的答案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85%法律风险。但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复杂的情况下,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针对性解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