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如何采取法律手段讨回欠款?
2023-10-05 11:20:15 责编:小OO
文档

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手段,如欠债不还等问题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时,可采取诉讼方式。先进行诉前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然后起诉,进行庭审和判决。若判决生效后对方仍不执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于明确债权债务关系的,适合申请支付令。对于拖欠工资等劳动纠纷,可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诉讼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应改变对诉讼的观念。

法律分析

1、起诉(即打官司)需要到法院申请立案。

2、需要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3、法院审判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债权债务关系明确,适合督促程序的,可以申请支付令。

5、如果是拖欠工资(劳动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以诉讼方式解决问题

很多人不愿意打官司的原因是因为觉得那“不光采”,这种观念应当改变,诉讼是一个解除纠纷的一种方式,是穷尽其他办法无法解决的时候的最后一个手段。比如说欠钱不还,怎么要都不还,那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只能用诉讼这一手段解决了。那么,怎么以诉讼方式解决欠钱不还这个问题呢?

1.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子、车等财产查封上,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这一步并非必须的流程,要结合各案的情况及对方的财产情况,如果欠的钱并不多或是对方有偿还能力,或是实在查不到地方财产,可以省去这一步。诉前财产保全往往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2.起诉

好吧,接下来就是立案、庭审、判决了。

3.执行

如果判决下来了,那么应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让法院直接查对方财产进行执行,如果对方拒不执行,在一般地区,可以由法警拘留对方当事人,一般是一年一次,一次15日。

4.调解

结语

通过诉讼方式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很多人不愿意打官司的原因是觉得不光彩,但这种观念应当改变。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种方式,当其他办法无法解决时才会采取。比如欠钱不还,如果无法通过其他手段解决,只能通过诉讼来解决。诉前财产保全可以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起诉、庭审和判决是诉讼过程的关键步骤。如果判决生效,应在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法院查封对方财产进行执行。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