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工业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2023-10-05 11:19:08 责编:小OO
文档

工业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一)经济合同的应纳税额纳税人书立、领受的各种应纳印花税的经济合同和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都应根据合同的性质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自行购买印花税票,自行粘贴并注销,履行纳税手续。经济合同和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本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二)其他凭证的应纳税额应计征印花税的其他凭证,主要是指营业帐簿、产权转移书据和权利许可证照。

1、营业帐簿。营业帐簿的印花税,分别按资金帐簿和其他帐簿计征。资金帐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收资本金+资本公积金)0.5其他帐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帐簿件数单位税额

2、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产权转移书据金额0.

53、权利许可证照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证照件数单位税额对同一凭证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的,如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并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未分别记载金额的,应按其中最高税率计算纳税。为了正确核算、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税金缴纳情况,对企业购买印花税票缴纳印花税的有关事项,会计上都应作相应的账务处理。按照有关规定,企业在核算缴纳印花税时,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而是于购买印花税票或者以缴款书汇总缴纳印花税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等有关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有关账户。这里要特别注意和其他税种区分一下。这是因为,“应交税金”账户虽然是核算企业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金,但并不是所有应向国家缴纳的税金都必须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只有必须预计应交税金数额,并与税务机关发生清算或结算关系的应交税金,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而企业缴纳的印花税,是由纳税人根据规定,按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方法缴纳的。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预先购买印花税票,待发生应税行为时,再根据凭证的性质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将已购买的印花税票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并在每枚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者画销,办理完税手续。可见,企业缴纳的印花税,既不发生应付未付税款的情况,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金额;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即使采取汇贴或者汇缴办法缴纳印花税,也是如此。税率:比例税率,分别为千分之0.

05、千分之0.

3、千分之0.

5、千分之1。定额税率,按件贴花,税额为5元。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1、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

2、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加工承揽收入。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费用。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

5、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

6、货物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运输费用,但不包括装卸费用。

7、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仓储保管费用。

8、借款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

9、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保险费收入。

10、技术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所载金额。

11、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所载金额。

12、营业帐簿税目中记载资金的帐簿的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合计金额。其他帐簿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

13、权利、许可证照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或应税凭证件数)*适用税率(单位税额)。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