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调月经怎么做
2024-03-24 04:56:52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调理月经需要根据不同症状选择不同中药:

1. 血虚证候:月经量少、月经推迟、嘴唇白、眼睑苍白等症状,可使用补血药物,如四物汤、八珍汤等。

2. 血寒证候:经期腹痛、月经颜色暗、血块、手脚冰凉等症状,可使用温经止痛的中药,如艾附暖宫丸,还可以局部使用暖宫贴缓解不适症状。

3. 血瘀证候:循环量少,经脉颜色深或有血块,嘴唇发紫等,可使用少腹逐瘀汤等进行治疗。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女性养生:6款中医食疗养血调月经

【导读】:当劳累过度或者是环境改变,女性的身体都容易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月经量的增加或减少,甚至出现闭经现象。月经不调并不是只有药疗才能治好,一些食疗方同样有药用功效。下面为你推荐的6个养血调经的食疗方,希望...

一、益母草汁粥

功效:滋阴,养血,调经,消瘀,解渴,除烦,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血晕、恶露不净、瘀血腹痛等。

配料:鲜益母草汁10克,鲜生地黄汁、鲜藕汁各40克,生姜汁、蜂蜜适量,大米100克。

制作:大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

用法: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宜忌:宜用沙锅,不宜用铁锅。脾虚腹泻者忌用。吃粥期间忌葱、韭菜。

二、红花糯米粥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有血虚、血瘀者。

配料:红花、当归各10克,丹参15克,糯米100克。

制作:先煎诸药,去渣取汁,后入米煮作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三、益母草煮鸡蛋

功效:补血调经,适用于月经先期有胸腹胀痛者。

配料:益母草30克,鸡蛋2个。

制作:将益母草、鸡蛋加水适量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数日,吃蛋饮汤。

四、当归延胡汤

功效:活血散寒调经,适于月经后期,兼治闭经。

配料:当归9克,延胡索5克,生姜2片。

制作:将上述3味水煎。

用法:连服3剂,每日1剂。

五、豆豉羊肉汤

功效:温经散寒,适用于血寒性月经后期。

配料:生姜15克,豆豉50克,羊肉100克,食盐适量。

制作:将上述3味同放沙锅中,煮至羊肉烂熟,加盐适量。

用法:吃羊肉,喝汤。月经前10天,每天1次,连服3-5天。

六、痛经茶

功效:温经理气,止痛。适用于青年女性月经前或经行时腹部隐痛、有胀满感或时感腹冷等症。

配料:香附、乌药、延胡各10克,肉桂3克。

制作:上述4味共同研成碎末后,用沸水冲泡。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

上述的调经食疗都有很好的功效,如果你想自己的月经恢复正常的话,那这个是很值得一试的。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月经不调

【导读】:月经失调,是女性朋友的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今天我介绍中医调理月经失调,希望对女性朋友有所帮助。

一、根据月经判断自己身体气血状况的简明步骤:

第一步:月经周期,45-48天一次延后(寒、血虚、气郁)

第二步:月经量偏少,点滴即净(血虚,脾虚,肾虚)

第三步:月经颜色淡红,浅(血虚,气虚、脾虚)

第四步:月经质地稀薄,无血块(血虚,气虚、脾虚)

第五步:伴随症状,月经后偏头痛,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揉。(肾阴虚,肝阳亢)

平日易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吃饭食欲差,容易肚子胀,形寒肢冷。(血虚为主,肾、脾两虚)

1.经前期益气养血(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治疗重点:调补气血,使气血旺盛,泉源不竭,为经血来潮或胎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本方药:党参12g、白术12g、白芍12g、茯苓12g、当归12g、川芎6g、熟地12g、枸杞子10g、木香5g、菟丝子10g、陈皮5g、炙甘草3g。

方中以八珍益气养血健脾,益冲任之源,意在补中有行,方无凝膈之弊。

2.行经活血通经(月经周期的第1-4天)

治疗重点:“通因通用”。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法,以冀其推动血液运行,胞宫排经得以畅通。

基本方药:当归12g、川芎6g、赤芍15g、熟地15g、桃仁12g、红花6g、炙黄芪12g、香附6g、木香5g、益母草10g。

方中的桃红四物养血活血,去瘀通经;牛膝、益母草活血调经,引血下行。佐加黄芪、香附、木香益气行气通络之品以疏畅血流,开瘀通阻,使月经排泄通顺。

3.经后期健脾补肾(月经周期的第4-14天)

治疗重点:健脾补肾。

基本方药:炙黄芪15g、白术12g、当归10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龟版30g、女贞子10g、陈皮5g、淮山药10g。

方中以黄芪、淮山药健脾生气血;女贞子、当归滋阴养血;仙灵脾、菟丝子温肾壮阳;白术、陈皮和胃理气,重用龟版系血肉有情之品峻补肾精,濡养阴血,诸药合用健脾养血,补肾摄精,以利于精血的恢复和滋生。

4.经间期温阳通络(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治疗重点:因势利导。主拟温经通络,以促排卵。

基本方药:仙茅10g、仙灵脾10g、肉桂3g、当归10g、红花5g、香附6g、川牛膝10g、陈皮5g、紫丹参10g、乌药5g。

方中以二仙补肾壮阳,促其卵泡成熟;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红花、牛膝活血通络;陈皮、香附通调气机;佐加肉桂、乌药温振阳气,促其排卵。

现在很多青春期女孩很多都存在着多毛、座疮、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少、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肥胖等问题,殊不知,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多囊卵巢或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引发这些症状的原因很多,跟现在的饮食作息习惯、工作生活压力大都息息相关,中医中药在调理养生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中药方药组成为:当归、赤芍、香附、鸡血藤、坤草、桑椹、仙灵脾、党参、泽兰等,临牀运用时,若怕冷、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狗脊;围绝经期烦躁汗出者加柴胡、郁金、川楝子。

二、亦可根据月经周期分段治疗

1、经后期血海空虚,以增加物质基础,酌加滋阴养血药如白芍、女贞、旱莲草;

2、经间排卵期应在补肾阳的同时加活血通络药,以促排卵,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溢,应调理气血,促进经血顺利排泄。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月经不调

【导读】:月经失调,是女性朋友的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今天我介绍中医调理月经失调,希望对女性朋友有所帮助。

一、根据月经判断自己身体气血状况的简明步骤:

第一步:月经周期,45-48天一次延后(寒、血虚、气郁)

第二步:月经量偏少,点滴即净(血虚,脾虚,肾虚)

第三步:月经颜色淡红,浅(血虚,气虚、脾虚)

第四步:月经质地稀薄,无血块(血虚,气虚、脾虚)

第五步:伴随症状,月经后偏头痛,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揉。(肾阴虚,肝阳亢)

平日易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吃饭食欲差,容易肚子胀,形寒肢冷。(血虚为主,肾、脾两虚)

1.经前期益气养血(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治疗重点:调补气血,使气血旺盛,泉源不竭,为经血来潮或胎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本方药:党参12g、白术12g、白芍12g、茯苓12g、当归12g、川芎6g、熟地12g、枸杞子10g、木香5g、菟丝子10g、陈皮5g、炙甘草3g。

方中以八珍益气养血健脾,益冲任之源,意在补中有行,方无凝膈之弊。

2.行经活血通经(月经周期的第1-4天)

治疗重点:“通因通用”。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法,以冀其推动血液运行,胞宫排经得以畅通。

基本方药:当归12g、川芎6g、赤芍15g、熟地15g、桃仁12g、红花6g、炙黄芪12g、香附6g、木香5g、益母草10g。

方中的桃红四物养血活血,去瘀通经;牛膝、益母草活血调经,引血下行。佐加黄芪、香附、木香益气行气通络之品以疏畅血流,开瘀通阻,使月经排泄通顺。

3.经后期健脾补肾(月经周期的第4-14天)

治疗重点:健脾补肾。

基本方药:炙黄芪15g、白术12g、当归10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龟版30g、女贞子10g、陈皮5g、淮山药10g。

方中以黄芪、淮山药健脾生气血;女贞子、当归滋阴养血;仙灵脾、菟丝子温肾壮阳;白术、陈皮和胃理气,重用龟版系血肉有情之品峻补肾精,濡养阴血,诸药合用健脾养血,补肾摄精,以利于精血的恢复和滋生。

4.经间期温阳通络(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治疗重点:因势利导。主拟温经通络,以促排卵。

基本方药:仙茅10g、仙灵脾10g、肉桂3g、当归10g、红花5g、香附6g、川牛膝10g、陈皮5g、紫丹参10g、乌药5g。

方中以二仙补肾壮阳,促其卵泡成熟;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红花、牛膝活血通络;陈皮、香附通调气机;佐加肉桂、乌药温振阳气,促其排卵。

现在很多青春期女孩很多都存在着多毛、座疮、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少、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肥胖等问题,殊不知,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多囊卵巢或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引发这些症状的原因很多,跟现在的饮食作息习惯、工作生活压力大都息息相关,中医中药在调理养生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中药方药组成为:当归、赤芍、香附、鸡血藤、坤草、桑椹、仙灵脾、党参、泽兰等,临牀运用时,若怕冷、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狗脊;围绝经期烦躁汗出者加柴胡、郁金、川楝子。

二、亦可根据月经周期分段治疗

1、经后期血海空虚,以增加物质基础,酌加滋阴养血药如白芍、女贞、旱莲草;

2、经间排卵期应在补肾阳的同时加活血通络药,以促排卵,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溢,应调理气血,促进经血顺利排泄。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月经不调

【导读】:月经失调,是女性朋友的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今天我介绍中医调理月经失调,希望对女性朋友有所帮助。

一、根据月经判断自己身体气血状况的简明步骤:

第一步:月经周期,45-48天一次延后(寒、血虚、气郁)

第二步:月经量偏少,点滴即净(血虚,脾虚,肾虚)

第三步:月经颜色淡红,浅(血虚,气虚、脾虚)

第四步:月经质地稀薄,无血块(血虚,气虚、脾虚)

第五步:伴随症状,月经后偏头痛,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揉。(肾阴虚,肝阳亢)

平日易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吃饭食欲差,容易肚子胀,形寒肢冷。(血虚为主,肾、脾两虚)

1.经前期益气养血(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治疗重点:调补气血,使气血旺盛,泉源不竭,为经血来潮或胎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本方药:党参12g、白术12g、白芍12g、茯苓12g、当归12g、川芎6g、熟地12g、枸杞子10g、木香5g、菟丝子10g、陈皮5g、炙甘草3g。

方中以八珍益气养血健脾,益冲任之源,意在补中有行,方无凝膈之弊。

2.行经活血通经(月经周期的第1-4天)

治疗重点:“通因通用”。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法,以冀其推动血液运行,胞宫排经得以畅通。

基本方药:当归12g、川芎6g、赤芍15g、熟地15g、桃仁12g、红花6g、炙黄芪12g、香附6g、木香5g、益母草10g。

方中的桃红四物养血活血,去瘀通经;牛膝、益母草活血调经,引血下行。佐加黄芪、香附、木香益气行气通络之品以疏畅血流,开瘀通阻,使月经排泄通顺。

3.经后期健脾补肾(月经周期的第4-14天)

治疗重点:健脾补肾。

基本方药:炙黄芪15g、白术12g、当归10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龟版30g、女贞子10g、陈皮5g、淮山药10g。

方中以黄芪、淮山药健脾生气血;女贞子、当归滋阴养血;仙灵脾、菟丝子温肾壮阳;白术、陈皮和胃理气,重用龟版系血肉有情之品峻补肾精,濡养阴血,诸药合用健脾养血,补肾摄精,以利于精血的恢复和滋生。

4.经间期温阳通络(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治疗重点:因势利导。主拟温经通络,以促排卵。

基本方药:仙茅10g、仙灵脾10g、肉桂3g、当归10g、红花5g、香附6g、川牛膝10g、陈皮5g、紫丹参10g、乌药5g。

方中以二仙补肾壮阳,促其卵泡成熟;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红花、牛膝活血通络;陈皮、香附通调气机;佐加肉桂、乌药温振阳气,促其排卵。

现在很多青春期女孩很多都存在着多毛、座疮、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少、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肥胖等问题,殊不知,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多囊卵巢或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引发这些症状的原因很多,跟现在的饮食作息习惯、工作生活压力大都息息相关,中医中药在调理养生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中药方药组成为:当归、赤芍、香附、鸡血藤、坤草、桑椹、仙灵脾、党参、泽兰等,临牀运用时,若怕冷、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狗脊;围绝经期烦躁汗出者加柴胡、郁金、川楝子。

二、亦可根据月经周期分段治疗

1、经后期血海空虚,以增加物质基础,酌加滋阴养血药如白芍、女贞、旱莲草;

2、经间排卵期应在补肾阳的同时加活血通络药,以促排卵,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溢,应调理气血,促进经血顺利排泄。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月经不调

【导读】:月经失调,是女性朋友的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今天我介绍中医调理月经失调,希望对女性朋友有所帮助。

一、根据月经判断自己身体气血状况的简明步骤:

第一步:月经周期,45-48天一次延后(寒、血虚、气郁)

第二步:月经量偏少,点滴即净(血虚,脾虚,肾虚)

第三步:月经颜色淡红,浅(血虚,气虚、脾虚)

第四步:月经质地稀薄,无血块(血虚,气虚、脾虚)

第五步:伴随症状,月经后偏头痛,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揉。(肾阴虚,肝阳亢)

平日易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吃饭食欲差,容易肚子胀,形寒肢冷。(血虚为主,肾、脾两虚)

1.经前期益气养血(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治疗重点:调补气血,使气血旺盛,泉源不竭,为经血来潮或胎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本方药:党参12g、白术12g、白芍12g、茯苓12g、当归12g、川芎6g、熟地12g、枸杞子10g、木香5g、菟丝子10g、陈皮5g、炙甘草3g。

方中以八珍益气养血健脾,益冲任之源,意在补中有行,方无凝膈之弊。

2.行经活血通经(月经周期的第1-4天)

治疗重点:“通因通用”。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法,以冀其推动血液运行,胞宫排经得以畅通。

基本方药:当归12g、川芎6g、赤芍15g、熟地15g、桃仁12g、红花6g、炙黄芪12g、香附6g、木香5g、益母草10g。

方中的桃红四物养血活血,去瘀通经;牛膝、益母草活血调经,引血下行。佐加黄芪、香附、木香益气行气通络之品以疏畅血流,开瘀通阻,使月经排泄通顺。

3.经后期健脾补肾(月经周期的第4-14天)

治疗重点:健脾补肾。

基本方药:炙黄芪15g、白术12g、当归10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龟版30g、女贞子10g、陈皮5g、淮山药10g。

方中以黄芪、淮山药健脾生气血;女贞子、当归滋阴养血;仙灵脾、菟丝子温肾壮阳;白术、陈皮和胃理气,重用龟版系血肉有情之品峻补肾精,濡养阴血,诸药合用健脾养血,补肾摄精,以利于精血的恢复和滋生。

4.经间期温阳通络(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治疗重点:因势利导。主拟温经通络,以促排卵。

基本方药:仙茅10g、仙灵脾10g、肉桂3g、当归10g、红花5g、香附6g、川牛膝10g、陈皮5g、紫丹参10g、乌药5g。

方中以二仙补肾壮阳,促其卵泡成熟;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红花、牛膝活血通络;陈皮、香附通调气机;佐加肉桂、乌药温振阳气,促其排卵。

现在很多青春期女孩很多都存在着多毛、座疮、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少、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肥胖等问题,殊不知,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多囊卵巢或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引发这些症状的原因很多,跟现在的饮食作息习惯、工作生活压力大都息息相关,中医中药在调理养生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中药方药组成为:当归、赤芍、香附、鸡血藤、坤草、桑椹、仙灵脾、党参、泽兰等,临牀运用时,若怕冷、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狗脊;围绝经期烦躁汗出者加柴胡、郁金、川楝子。

二、亦可根据月经周期分段治疗

1、经后期血海空虚,以增加物质基础,酌加滋阴养血药如白芍、女贞、旱莲草;

2、经间排卵期应在补肾阳的同时加活血通络药,以促排卵,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溢,应调理气血,促进经血顺利排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