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湿气重的中医养生日历
2024-03-23 21:08:44 责编:小OO
文档

简介:《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日历》是2018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雨水节气湿气重,如何养生?中医建议做好这几点

通讯员 张姝 薄云娜

视频剪辑:张坚 郑晶晶

2月19日进入“雨水”节气,作为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健脾祛湿为主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阻经脉和湿困脾胃,出现关节僵痛、皮肤湿疹、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余莉萍医生表示,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注意健脾祛湿。同时,春节前后饮食也容易引发胃胀胃痛,甜食、荤食、坚果等油腻食物和饮酒,易诱发脾胃疾病,这时候更应该注意健脾。

她建议,雨水时节,市民应适当饮用温水,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养脾胃可多用大枣,大枣性平味甘,是补脾和胃佳品。亦可适当多食韭菜、香椿、百合、茼蒿、山药、芋头、藕、萝卜、甘蔗等。

食疗多以粥为好,比如,扁豆薏仁粥,半夏山药粥,薏米陈皮粥,这些都可以起到健脾胃、化湿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适当吃一点菠菜,菠菜可以起到疏肝、补血、养气的作用。

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那么,在饮食起居上,雨水节气应该注意什么?

余莉萍介绍,俗话说:“春捂秋冻”,雨水节气,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预防“倒春寒”。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

“春捂”,最重要的就是要捂好腿和脚,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和儿童,以免遭到风寒侵袭,受寒后伤肺,引起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不过,她也表示,“春捂”也需根据个人体质及个人对季节温度变化的感受来调整。比如,如果是体质较强的青壮年,到了春季正午的时候,如果阳光较好,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减少衣物,在早晚气温较凉的时候,应增加衣物,以自身感觉温暖合适为主。市民可以优先减上身衣物,但是下半身的保暖裤还要多穿一阵,谨防寒从脚下起。

此外,减上衣时也不能忽略后背和腹部的保暖。因为人体背部及腹部有统摄人体一身阳气及阴气的督脉与任脉,雨水节气护住此处,可以帮助预防感冒及寒性腹泻。

中午适当进行午睡

雨水节气,日常起居劳逸结合也很重要,余莉萍建议,市民要做到起居有常,顺应自然。这个节气湿气较重,湿邪困脾,人容易犯困。不少人春天容易困乏,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她建议市民,在日常起居上要合理安排,尽量做到早睡早起,晚上尽量11点之前睡觉,中午适当地进行午睡,这对工作、生活、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动起来助阳气升发

余莉萍也介绍,雨水节气之后,天气变化不定,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可能出现精神抑郁、忧思等,对 健康 不利。

她建议,在此期间,大家应顺应自然界气机的变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放松心情、改善不良情绪。

因雨水节气早晚较为寒冷,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散步、快走,此外还可进行*锻炼,比如八段锦、六字诀和呼吸功能操,增强肺部功能,也有助阳气的升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雨水节气湿气重,如何养生?中医建议做好这几点

通讯员 张姝 薄云娜

视频剪辑:张坚 郑晶晶

2月19日进入“雨水”节气,作为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健脾祛湿为主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阻经脉和湿困脾胃,出现关节僵痛、皮肤湿疹、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余莉萍医生表示,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注意健脾祛湿。同时,春节前后饮食也容易引发胃胀胃痛,甜食、荤食、坚果等油腻食物和饮酒,易诱发脾胃疾病,这时候更应该注意健脾。

她建议,雨水时节,市民应适当饮用温水,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养脾胃可多用大枣,大枣性平味甘,是补脾和胃佳品。亦可适当多食韭菜、香椿、百合、茼蒿、山药、芋头、藕、萝卜、甘蔗等。

食疗多以粥为好,比如,扁豆薏仁粥,半夏山药粥,薏米陈皮粥,这些都可以起到健脾胃、化湿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适当吃一点菠菜,菠菜可以起到疏肝、补血、养气的作用。

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那么,在饮食起居上,雨水节气应该注意什么?

余莉萍介绍,俗话说:“春捂秋冻”,雨水节气,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预防“倒春寒”。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

“春捂”,最重要的就是要捂好腿和脚,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和儿童,以免遭到风寒侵袭,受寒后伤肺,引起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不过,她也表示,“春捂”也需根据个人体质及个人对季节温度变化的感受来调整。比如,如果是体质较强的青壮年,到了春季正午的时候,如果阳光较好,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减少衣物,在早晚气温较凉的时候,应增加衣物,以自身感觉温暖合适为主。市民可以优先减上身衣物,但是下半身的保暖裤还要多穿一阵,谨防寒从脚下起。

此外,减上衣时也不能忽略后背和腹部的保暖。因为人体背部及腹部有统摄人体一身阳气及阴气的督脉与任脉,雨水节气护住此处,可以帮助预防感冒及寒性腹泻。

中午适当进行午睡

雨水节气,日常起居劳逸结合也很重要,余莉萍建议,市民要做到起居有常,顺应自然。这个节气湿气较重,湿邪困脾,人容易犯困。不少人春天容易困乏,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她建议市民,在日常起居上要合理安排,尽量做到早睡早起,晚上尽量11点之前睡觉,中午适当地进行午睡,这对工作、生活、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动起来助阳气升发

余莉萍也介绍,雨水节气之后,天气变化不定,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可能出现精神抑郁、忧思等,对 健康 不利。

她建议,在此期间,大家应顺应自然界气机的变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放松心情、改善不良情绪。

因雨水节气早晚较为寒冷,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散步、快走,此外还可进行*锻炼,比如八段锦、六字诀和呼吸功能操,增强肺部功能,也有助阳气的升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湿气重,难长寿,谨记一勤、二水、三穴、四动,排出湿气,更健康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气,对于身体健康,危害巨大。

湿气重的人,会诱发多种疾病,不利于长寿。

湿气重的人,有哪些表现?

1、舌头胖大、有齿痕

舌头边缘有齿痕,此时,需警惕湿气重。

此外,还会伴有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腻等,都说明体内有湿气。

2、大便粘马桶

大便呈软烂,不成形,且颜色发青,很容易粘在马桶上,不能冲干净。

这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3、皮肤出油、起痘

皮肤瘙痒、易过敏,总是满面油光,甚至起痘痘,长斑,湿疹,瘙痒,荨麻疹反复发作,这些都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4、小肚子大,减不下去

小肚子越大,湿气越多,特点就是减不下去。

体内湿气重,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导致小腹的水肿,这种严格来说,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显的比较大。

5、关节酸痛

体内湿气过重,会使得湿气钻进人体的关节部位。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就会导致各种关节酸疼。

肩痛、腰痛,身体各关节疼痛不适,要警惕是湿气重。

6、身体发沉,精力不足

湿气重的人,往往感觉身体沉,提不起劲来,精力不足,人容易疲惫、乏力。

7、食欲差

湿气重的人,会严重损害脾胃健康,进而导致食欲减少。

湿气重,难长寿,谨记一勤、二水、三穴、四动,排出湿气,更健康

一勤:勤泡脚

用热水泡脚,也有助于去除体内湿气,一定要坚持。

双脚有许多穴位,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循环,帮助排出体内湿寒。

所以,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水温以38~43度为宜,水量摸过脚踝。

每次泡脚,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不要泡太长时间。

泡脚水中,加点“料”,祛湿效果更佳。

在泡脚水中,加点花椒,祛除寒气、除湿除燥。

用一个棉布,包1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40分钟。

倒进洗脚盆,要漫过脚踝,这样效果更好。

泡脚时间,最好不要低于20分钟,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

生姜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用一个棉布包,准备好一定量的姜片,然后将放进棉布,系紧包好之后,放入水中开大火煎煮,要将生姜的药效完全融入水中,然后,用其泡脚即可。

二水:

1、金麦须茶水,利湿消肿

金麦须,俗称玉米须,很多人都将其扔掉了。

但事实上它是好东西,也是常用的一种中药材。

金麦须,入肝、肾、膀胱经,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所以,经常用其泡水喝,可以帮助体内去除湿气。

2、紫苏藿香汤,健脾利湿

小满过后,湿气重,易侵犯人体,危害健康。

此时,要注意防湿除湿,喝点紫苏藿香汤,是不错的选择。

用陈皮,紫苏叶,藿香、草果,干姜,煎煮后饮用,即可。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和胃,温胃散寒,燥湿化痰。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其发汗能力较强,可解暑降温、祛湿解乏。

藿香化湿,消痰利肺,草果温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搭配在一起可起到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对抗病毒的能力。

三穴:

1、阴陵泉穴

是脾经的合穴,是人体的排湿大穴。

经常按揉,可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驱除体内的脾湿。

稍微用些力点按此穴,再开始揉按,按摩5-10分钟左右。

2、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

经常按揉,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轻轻按压承山穴会有酸胀感,说明体内有湿气。

按揉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微微发热,说明湿气已经在散发出去了。

3、 涌泉穴

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而祛湿,要依赖身体的阳气,阳气足,则有利于湿气外泄出体外,对于祛湿有莫大的帮助,而强健肾脏,则有利于人体阳气生发。

所以,拍打或按揉涌泉穴,强健肾脏,生发阳气,促进排湿气,效果显著。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四动:

1、快步走

运动少,是导致湿气堆积的原因之一。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会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坚持适当的运动,排排汗,也能去湿气。

中医祛湿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层蒙蒙细汗。”并不是出汗越多,对祛湿越有利,大汗反而会伤身,微微出汗为宜。

快步走,是不错的选择。

2、敲敲腰

敲打腰部的带脉,有助于帮助人体祛湿。

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章门穴下1.8寸处。

经常敲打带脉,可健脾阳,还可振奋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3、揉腘窝

腘窝,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

此处是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

经常拍一拍,可帮助打通膀胱经,帮助人体祛湿。

4、抓 腋窝

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

每10圈交换一次,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再换另一侧。

湿气重,难长寿,谨记一勤、二水、三穴、四动,排出湿气,更健康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气,对于身体健康,危害巨大。

湿气重的人,会诱发多种疾病,不利于长寿。

湿气重的人,有哪些表现?

1、舌头胖大、有齿痕

舌头边缘有齿痕,此时,需警惕湿气重。

此外,还会伴有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腻等,都说明体内有湿气。

2、大便粘马桶

大便呈软烂,不成形,且颜色发青,很容易粘在马桶上,不能冲干净。

这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3、皮肤出油、起痘

皮肤瘙痒、易过敏,总是满面油光,甚至起痘痘,长斑,湿疹,瘙痒,荨麻疹反复发作,这些都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4、小肚子大,减不下去

小肚子越大,湿气越多,特点就是减不下去。

体内湿气重,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导致小腹的水肿,这种严格来说,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显的比较大。

5、关节酸痛

体内湿气过重,会使得湿气钻进人体的关节部位。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就会导致各种关节酸疼。

肩痛、腰痛,身体各关节疼痛不适,要警惕是湿气重。

6、身体发沉,精力不足

湿气重的人,往往感觉身体沉,提不起劲来,精力不足,人容易疲惫、乏力。

7、食欲差

湿气重的人,会严重损害脾胃健康,进而导致食欲减少。

湿气重,难长寿,谨记一勤、二水、三穴、四动,排出湿气,更健康

一勤:勤泡脚

用热水泡脚,也有助于去除体内湿气,一定要坚持。

双脚有许多穴位,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循环,帮助排出体内湿寒。

所以,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水温以38~43度为宜,水量摸过脚踝。

每次泡脚,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不要泡太长时间。

泡脚水中,加点“料”,祛湿效果更佳。

在泡脚水中,加点花椒,祛除寒气、除湿除燥。

用一个棉布,包1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40分钟。

倒进洗脚盆,要漫过脚踝,这样效果更好。

泡脚时间,最好不要低于20分钟,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

生姜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用一个棉布包,准备好一定量的姜片,然后将放进棉布,系紧包好之后,放入水中开大火煎煮,要将生姜的药效完全融入水中,然后,用其泡脚即可。

二水:

1、金麦须茶水,利湿消肿

金麦须,俗称玉米须,很多人都将其扔掉了。

但事实上它是好东西,也是常用的一种中药材。

金麦须,入肝、肾、膀胱经,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所以,经常用其泡水喝,可以帮助体内去除湿气。

2、紫苏藿香汤,健脾利湿

小满过后,湿气重,易侵犯人体,危害健康。

此时,要注意防湿除湿,喝点紫苏藿香汤,是不错的选择。

用陈皮,紫苏叶,藿香、草果,干姜,煎煮后饮用,即可。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和胃,温胃散寒,燥湿化痰。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其发汗能力较强,可解暑降温、祛湿解乏。

藿香化湿,消痰利肺,草果温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搭配在一起可起到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对抗病毒的能力。

三穴:

1、阴陵泉穴

是脾经的合穴,是人体的排湿大穴。

经常按揉,可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驱除体内的脾湿。

稍微用些力点按此穴,再开始揉按,按摩5-10分钟左右。

2、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

经常按揉,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轻轻按压承山穴会有酸胀感,说明体内有湿气。

按揉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微微发热,说明湿气已经在散发出去了。

3、 涌泉穴

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而祛湿,要依赖身体的阳气,阳气足,则有利于湿气外泄出体外,对于祛湿有莫大的帮助,而强健肾脏,则有利于人体阳气生发。

所以,拍打或按揉涌泉穴,强健肾脏,生发阳气,促进排湿气,效果显著。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四动:

1、快步走

运动少,是导致湿气堆积的原因之一。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会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坚持适当的运动,排排汗,也能去湿气。

中医祛湿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层蒙蒙细汗。”并不是出汗越多,对祛湿越有利,大汗反而会伤身,微微出汗为宜。

快步走,是不错的选择。

2、敲敲腰

敲打腰部的带脉,有助于帮助人体祛湿。

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章门穴下1.8寸处。

经常敲打带脉,可健脾阳,还可振奋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3、揉腘窝

腘窝,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

此处是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

经常拍一拍,可帮助打通膀胱经,帮助人体祛湿。

4、抓 腋窝

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

每10圈交换一次,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再换另一侧。

湿气重,难长寿,谨记一勤、二水、三穴、四动,排出湿气,更健康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气,对于身体健康,危害巨大。

湿气重的人,会诱发多种疾病,不利于长寿。

湿气重的人,有哪些表现?

1、舌头胖大、有齿痕

舌头边缘有齿痕,此时,需警惕湿气重。

此外,还会伴有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腻等,都说明体内有湿气。

2、大便粘马桶

大便呈软烂,不成形,且颜色发青,很容易粘在马桶上,不能冲干净。

这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3、皮肤出油、起痘

皮肤瘙痒、易过敏,总是满面油光,甚至起痘痘,长斑,湿疹,瘙痒,荨麻疹反复发作,这些都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4、小肚子大,减不下去

小肚子越大,湿气越多,特点就是减不下去。

体内湿气重,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导致小腹的水肿,这种严格来说,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显的比较大。

5、关节酸痛

体内湿气过重,会使得湿气钻进人体的关节部位。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就会导致各种关节酸疼。

肩痛、腰痛,身体各关节疼痛不适,要警惕是湿气重。

6、身体发沉,精力不足

湿气重的人,往往感觉身体沉,提不起劲来,精力不足,人容易疲惫、乏力。

7、食欲差

湿气重的人,会严重损害脾胃健康,进而导致食欲减少。

湿气重,难长寿,谨记一勤、二水、三穴、四动,排出湿气,更健康

一勤:勤泡脚

用热水泡脚,也有助于去除体内湿气,一定要坚持。

双脚有许多穴位,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循环,帮助排出体内湿寒。

所以,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水温以38~43度为宜,水量摸过脚踝。

每次泡脚,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不要泡太长时间。

泡脚水中,加点“料”,祛湿效果更佳。

在泡脚水中,加点花椒,祛除寒气、除湿除燥。

用一个棉布,包1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40分钟。

倒进洗脚盆,要漫过脚踝,这样效果更好。

泡脚时间,最好不要低于20分钟,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

生姜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用一个棉布包,准备好一定量的姜片,然后将放进棉布,系紧包好之后,放入水中开大火煎煮,要将生姜的药效完全融入水中,然后,用其泡脚即可。

二水:

1、金麦须茶水,利湿消肿

金麦须,俗称玉米须,很多人都将其扔掉了。

但事实上它是好东西,也是常用的一种中药材。

金麦须,入肝、肾、膀胱经,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所以,经常用其泡水喝,可以帮助体内去除湿气。

2、紫苏藿香汤,健脾利湿

小满过后,湿气重,易侵犯人体,危害健康。

此时,要注意防湿除湿,喝点紫苏藿香汤,是不错的选择。

用陈皮,紫苏叶,藿香、草果,干姜,煎煮后饮用,即可。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和胃,温胃散寒,燥湿化痰。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其发汗能力较强,可解暑降温、祛湿解乏。

藿香化湿,消痰利肺,草果温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搭配在一起可起到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对抗病毒的能力。

三穴:

1、阴陵泉穴

是脾经的合穴,是人体的排湿大穴。

经常按揉,可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驱除体内的脾湿。

稍微用些力点按此穴,再开始揉按,按摩5-10分钟左右。

2、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

经常按揉,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轻轻按压承山穴会有酸胀感,说明体内有湿气。

按揉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微微发热,说明湿气已经在散发出去了。

3、 涌泉穴

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而祛湿,要依赖身体的阳气,阳气足,则有利于湿气外泄出体外,对于祛湿有莫大的帮助,而强健肾脏,则有利于人体阳气生发。

所以,拍打或按揉涌泉穴,强健肾脏,生发阳气,促进排湿气,效果显著。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四动:

1、快步走

运动少,是导致湿气堆积的原因之一。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会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坚持适当的运动,排排汗,也能去湿气。

中医祛湿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层蒙蒙细汗。”并不是出汗越多,对祛湿越有利,大汗反而会伤身,微微出汗为宜。

快步走,是不错的选择。

2、敲敲腰

敲打腰部的带脉,有助于帮助人体祛湿。

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章门穴下1.8寸处。

经常敲打带脉,可健脾阳,还可振奋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3、揉腘窝

腘窝,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

此处是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

经常拍一拍,可帮助打通膀胱经,帮助人体祛湿。

4、抓 腋窝

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

每10圈交换一次,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再换另一侧。

人体内有湿气该如何养生?

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散出来。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中医提供以下方法,让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第1招 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 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
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湿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

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 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吃点热汤面,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的暑湿之邪。

消暑健脾祛湿汤
【成份】
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
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绿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夏令健脾通便祛湿的典型食疗粥方。
丝瓜咸蛋麦片粥
原料:丝瓜100克,咸蛋1个,麦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适量,葱末、酒、盐、味精少许。
制法:
(1)丝瓜洗净刨皮切丁:咸蛋1煮热,剥壳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开水锅中放人粳米,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烧至米开花,放人麦片、丝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盐、酒、味精,撒人葱末,滴淋麻油。
具有滋阴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藕丝百合汤
原料:藉100克,百合5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藕洗净削皮切细丝;百合剥片切丝待用。
(2)开水锅中,加入藕丝和百合丝,烧开后改小火熬成汁,耦丝和百合丝烧至酥烂,加入冰糖。
为健脾开胃、清热防暑的夏季营养汤水。

天气热了,饮食也应该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了。夏天要享受食疗的好处,可以选择一些祛湿清热的食物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时的饮食应逐渐转为清淡食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类、瘦肉、豆制品、乳制品等;应选择清淡而富有营养,又能消暑益气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带、茄子、西红柿以及各种绿叶蔬菜。而性味辛温、苦寒的蔬菜,如生姜、辣椒等宜少吃或不吃。
热气蒸人之际,人体毛孔张开,出汗较多,要注意补充水分,最好多饮凉开水;橘子精、菠萝精、山楂精等,可用冷开水冲饮,而冰棒、汽水等冷饮则宜少吃少喝。这些寒凉食物不但营养低,热量高,更有损脾胃,体质虚弱或容易腹泻人士应该少吃为佳。
具体来说,多吃赤小豆有利尿功效,冬瓜、莲叶能消暑祛湿,扁豆则能健脾祛湿,苦瓜、苦菜、马兰头等带有苦味的蔬菜既能清热,又有营养。
另外,我们还应“因人进食”。有的人体质虚寒,芥菜、西瓜等寒凉食物就不应多吃。

1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脷)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脷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2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3 清热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4 鹌鹑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5 横脷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猪横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6 草龟祛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茯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茯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祛湿及解毒功效。

人体内有湿气该如何养生?

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散出来。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中医提供以下方法,让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第1招 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 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
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湿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

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 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吃点热汤面,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的暑湿之邪。

消暑健脾祛湿汤
【成份】
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
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绿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夏令健脾通便祛湿的典型食疗粥方。
丝瓜咸蛋麦片粥
原料:丝瓜100克,咸蛋1个,麦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适量,葱末、酒、盐、味精少许。
制法:
(1)丝瓜洗净刨皮切丁:咸蛋1煮热,剥壳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开水锅中放人粳米,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烧至米开花,放人麦片、丝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盐、酒、味精,撒人葱末,滴淋麻油。
具有滋阴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藕丝百合汤
原料:藉100克,百合5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藕洗净削皮切细丝;百合剥片切丝待用。
(2)开水锅中,加入藕丝和百合丝,烧开后改小火熬成汁,耦丝和百合丝烧至酥烂,加入冰糖。
为健脾开胃、清热防暑的夏季营养汤水。

天气热了,饮食也应该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了。夏天要享受食疗的好处,可以选择一些祛湿清热的食物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时的饮食应逐渐转为清淡食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类、瘦肉、豆制品、乳制品等;应选择清淡而富有营养,又能消暑益气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带、茄子、西红柿以及各种绿叶蔬菜。而性味辛温、苦寒的蔬菜,如生姜、辣椒等宜少吃或不吃。
热气蒸人之际,人体毛孔张开,出汗较多,要注意补充水分,最好多饮凉开水;橘子精、菠萝精、山楂精等,可用冷开水冲饮,而冰棒、汽水等冷饮则宜少吃少喝。这些寒凉食物不但营养低,热量高,更有损脾胃,体质虚弱或容易腹泻人士应该少吃为佳。
具体来说,多吃赤小豆有利尿功效,冬瓜、莲叶能消暑祛湿,扁豆则能健脾祛湿,苦瓜、苦菜、马兰头等带有苦味的蔬菜既能清热,又有营养。
另外,我们还应“因人进食”。有的人体质虚寒,芥菜、西瓜等寒凉食物就不应多吃。

1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脷)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脷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2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3 清热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4 鹌鹑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5 横脷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猪横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6 草龟祛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茯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茯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祛湿及解毒功效。

2022三九天时间表三九天要吃什么

1. 2022年三九天时间表
2022年的三九天将从1月8日开始,持续至1月16日。具体日历如下:
- 第一天:2022年1月8日
- 第二天:2022年1月9日
- 第三天:2022年1月10日
- 第四天:2022年1月11日
- 第五天:2022年1月12日
- 第六天:2022年1月13日
- 第七天:2022年1月14日
- 第八天:2022年1月15日
- 第九天:2022年1月16日
2. 三九天应食食物
- 热食:由于三九天温度下降,应避免食用冷凉食物,而应选择温热食物,如热茶、热汤和热饭。
- 新鲜蔬果:要确保在这段时间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水分,以维持身体健康。
- 温补食材:由于身体在寒冷环境中能量消耗加快,应适量食用牛肉、羊肉、鸡肉和猪肉等温补食物。推荐食谱包括虫草花乌鸡汤、玉米胡萝卜排骨汤和白萝卜羊肉汤。
3. 三九天可以跑步吗?
可以跑步。三九天虽然气温较低,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养肺气,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寒冷的抵抗力。建议进行滑雪、慢跑、徒步和骑自行车等温和运动。
4. 三九天可以刮痧拔罐吗?
可以刮痧拔罐。三九天湿气和寒气容易侵入体内,刮痧和拔罐是中医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助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和排除湿气。在三九天进行这些养生调理时,建议选择专业的中医院进行。

2022三九天时间表三九天要吃什么

1. 2022年三九天时间表
2022年的三九天将从1月8日开始,持续至1月16日。具体日历如下:
- 第一天:2022年1月8日
- 第二天:2022年1月9日
- 第三天:2022年1月10日
- 第四天:2022年1月11日
- 第五天:2022年1月12日
- 第六天:2022年1月13日
- 第七天:2022年1月14日
- 第八天:2022年1月15日
- 第九天:2022年1月16日
2. 三九天应食食物
- 热食:由于三九天温度下降,应避免食用冷凉食物,而应选择温热食物,如热茶、热汤和热饭。
- 新鲜蔬果:要确保在这段时间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水分,以维持身体健康。
- 温补食材:由于身体在寒冷环境中能量消耗加快,应适量食用牛肉、羊肉、鸡肉和猪肉等温补食物。推荐食谱包括虫草花乌鸡汤、玉米胡萝卜排骨汤和白萝卜羊肉汤。
3. 三九天可以跑步吗?
可以跑步。三九天虽然气温较低,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养肺气,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寒冷的抵抗力。建议进行滑雪、慢跑、徒步和骑自行车等温和运动。
4. 三九天可以刮痧拔罐吗?
可以刮痧拔罐。三九天湿气和寒气容易侵入体内,刮痧和拔罐是中医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助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和排除湿气。在三九天进行这些养生调理时,建议选择专业的中医院进行。

2022三九天时间表三九天要吃什么

1. 2022年三九天时间表
2022年的三九天将从1月8日开始,持续至1月16日。具体日历如下:
- 第一天:2022年1月8日
- 第二天:2022年1月9日
- 第三天:2022年1月10日
- 第四天:2022年1月11日
- 第五天:2022年1月12日
- 第六天:2022年1月13日
- 第七天:2022年1月14日
- 第八天:2022年1月15日
- 第九天:2022年1月16日
2. 三九天应食食物
- 热食:由于三九天温度下降,应避免食用冷凉食物,而应选择温热食物,如热茶、热汤和热饭。
- 新鲜蔬果:要确保在这段时间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水分,以维持身体健康。
- 温补食材:由于身体在寒冷环境中能量消耗加快,应适量食用牛肉、羊肉、鸡肉和猪肉等温补食物。推荐食谱包括虫草花乌鸡汤、玉米胡萝卜排骨汤和白萝卜羊肉汤。
3. 三九天可以跑步吗?
可以跑步。三九天虽然气温较低,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养肺气,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寒冷的抵抗力。建议进行滑雪、慢跑、徒步和骑自行车等温和运动。
4. 三九天可以刮痧拔罐吗?
可以刮痧拔罐。三九天湿气和寒气容易侵入体内,刮痧和拔罐是中医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助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和排除湿气。在三九天进行这些养生调理时,建议选择专业的中医院进行。

湿气重的人应该如何养生呢?

要想祛湿,建议大家多喝点小米粥:小米粥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食用的,但是很多人在夏天因为天气热的原因,就不愿意食用热的小米粥。事实上,想要祛湿,还需要我们做的是,调理好自己的脾胃,而小米粥就是很好的选择,无论是搭配其它的豆类,还是别的食材来食用,再或者是自己单独的食用。

小米都是很好的食材,具有健脾胃、助睡眠、补水、缓解便秘的作用。在夏天小米粥不是很热的时候,在65℃左右的范围之内食用就好了,如果太烫的话,我们的食道也是不能接受的。

对于胃口不好、肠胃不好的人群,小米粥都有很好的助消化之功效。



要想祛湿,建议大家多泡泡脚:泡脚是日常生活中很好的养生方式之一,在夏天这个气候炎热的季节里也不例外。在晚上睡觉之前,我们泡泡脚,可以更好的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进而起到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这样也会帮助我们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减少湿气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烦恼。但要注意的是,用温水泡就好,过热的水反而容易扩张体内的血管。

湿气重的人应该如何养生呢?

要想祛湿,建议大家多喝点小米粥:小米粥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食用的,但是很多人在夏天因为天气热的原因,就不愿意食用热的小米粥。事实上,想要祛湿,还需要我们做的是,调理好自己的脾胃,而小米粥就是很好的选择,无论是搭配其它的豆类,还是别的食材来食用,再或者是自己单独的食用。

小米都是很好的食材,具有健脾胃、助睡眠、补水、缓解便秘的作用。在夏天小米粥不是很热的时候,在65℃左右的范围之内食用就好了,如果太烫的话,我们的食道也是不能接受的。

对于胃口不好、肠胃不好的人群,小米粥都有很好的助消化之功效。



要想祛湿,建议大家多泡泡脚:泡脚是日常生活中很好的养生方式之一,在夏天这个气候炎热的季节里也不例外。在晚上睡觉之前,我们泡泡脚,可以更好的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进而起到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这样也会帮助我们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减少湿气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烦恼。但要注意的是,用温水泡就好,过热的水反而容易扩张体内的血管。

湿气重的人应该如何养生呢?

要想祛湿,建议大家多喝点小米粥:小米粥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食用的,但是很多人在夏天因为天气热的原因,就不愿意食用热的小米粥。事实上,想要祛湿,还需要我们做的是,调理好自己的脾胃,而小米粥就是很好的选择,无论是搭配其它的豆类,还是别的食材来食用,再或者是自己单独的食用。

小米都是很好的食材,具有健脾胃、助睡眠、补水、缓解便秘的作用。在夏天小米粥不是很热的时候,在65℃左右的范围之内食用就好了,如果太烫的话,我们的食道也是不能接受的。

对于胃口不好、肠胃不好的人群,小米粥都有很好的助消化之功效。



要想祛湿,建议大家多泡泡脚:泡脚是日常生活中很好的养生方式之一,在夏天这个气候炎热的季节里也不例外。在晚上睡觉之前,我们泡泡脚,可以更好的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进而起到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这样也会帮助我们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减少湿气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烦恼。但要注意的是,用温水泡就好,过热的水反而容易扩张体内的血管。

97岁老中医养生经:长夏化湿邪,薏仁绿茶健脾消肿

【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 长夏漫漫身乏力,薏仁绿茶帮你解除疲劳 长夏是指夏秋交替的时节,是人体阳气由释放向收藏过渡的阶段。阳气有推动的作用,身体各器官的运行都需要阳气的推动,长夏时节阳气开始闭藏,新陈代谢变慢,人体内的湿气就不容易运化出去。再加上长夏时天气炎热,地气上升,人体特别容易感受外界的湿邪,使身体内外湿气交困。 人体湿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浑身无力、身体困重,同时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无力、长痤疮等症状。因此,长夏要让身体变得有活力,祛湿很关键。

薏仁绿茶健脾祛湿消水肿

脾主运化,脾健则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就正常,因而祛湿的同时也要健脾。薏仁就有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的作用。 薏仁也叫薏米、薏苡仁,有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健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水肿、肺热咳嗽,以及风湿、湿热引起的各种症状。 薏仁可以加大米、小米、红枣、红豆等食物一起煮粥,健脾养生效果很好。夏秋季节,用薏仁搭配冬瓜、红豆一起炖汤,能消暑利湿、生津润燥。夏季湿困身体,人疲乏无力,可以用薏仁搭配绿茶泡茶饮用,有较好的健脾、清热、祛湿作用。 薏仁绿茶
    成分:绿茶 3~5 克,薏仁一小把。 用法:薏仁放进锅里,用小火炒至微焦,然后跟绿茶一起放入茶杯里,冲入开水闷泡10~15分钟,晾温后饮用。每日1剂。 功效:改善暑湿引起的身体乏力、困重、痤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
【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 长夏漫漫身乏力,薏仁绿茶帮你解除疲劳 长夏是指夏秋交替的时节,是人体阳气由释放向收藏过渡的阶段。阳气有推动的作用,身体各器官的运行都需要阳气的推动,长夏时节阳气开始闭藏,新陈代谢变慢,人体内的湿气就不容易运化出去。再加上长夏时天气炎热,地气上升,人体特别容易感受外界的湿邪,使身体内外湿气交困。 人体湿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浑身无力、身体困重,同时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无力、长痤疮等症状。因此,长夏要让身体变得有活力,祛湿很关键。

薏仁绿茶健脾祛湿消水肿

脾主运化,脾健则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就正常,因而祛湿的同时也要健脾。薏仁就有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的作用。 薏仁也叫薏米、薏苡仁,有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健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水肿、肺热咳嗽,以及风湿、湿热引起的各种症状。 薏仁可以加大米、小米、红枣、红豆等食物一起煮粥,健脾养生效果很好。夏秋季节,用薏仁搭配冬瓜、红豆一起炖汤,能消暑利湿、生津润燥。夏季湿困身体,人疲乏无力,可以用薏仁搭配绿茶泡茶饮用,有较好的健脾、清热、祛湿作用。 薏仁绿茶
    成分:绿茶 3~5 克,薏仁一小把。 用法:薏仁放进锅里,用小火炒至微焦,然后跟绿茶一起放入茶杯里,冲入开水闷泡10~15分钟,晾温后饮用。每日1剂。 功效:改善暑湿引起的身体乏力、困重、痤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
这些生活细节能帮你「排湿」 改正坏习惯: 经常坐在地板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喝酒、饮食油腻辛辣等,都会招致湿邪,因此一定要杜绝这些习惯。 运动是祛湿良方: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浑身乏力的情况,就是身体里有湿气出不来。所以平时要多运动,哪怕是散步、慢跑等,都能促进身体器官的运行,加速「排湿」。 妙用食物祛湿气: 除了薏仁,冬瓜、红豆、扁豆、西瓜、鲫鱼、鲤鱼等食物也都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平时宜适量多吃。红豆薏仁粥、冬瓜薏仁汤的祛湿效果很好,湿气重的人可每周食用3~4次。 休息好才有活力: 熬夜会使本应休息的身体器官仍然在工作,使包括脾、肾在内的器官都变得很疲惫,功能降低,运化水湿的能力也就下降,身体里的湿气也会加重。所以睡好也是祛湿的捷径。 有的人身体湿气重就不敢喝水,这是不对的。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缺水会使身体疲劳,新陈代谢缓慢,出现干渴、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症状。每人每天要保证喝2公升水,正常量的饮水是不会造成湿气重的。 本文摘自《养生茶疗》/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世茂

    97岁老中医养生经:长夏化湿邪,薏仁绿茶健脾消肿

    【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 长夏漫漫身乏力,薏仁绿茶帮你解除疲劳 长夏是指夏秋交替的时节,是人体阳气由释放向收藏过渡的阶段。阳气有推动的作用,身体各器官的运行都需要阳气的推动,长夏时节阳气开始闭藏,新陈代谢变慢,人体内的湿气就不容易运化出去。再加上长夏时天气炎热,地气上升,人体特别容易感受外界的湿邪,使身体内外湿气交困。 人体湿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浑身无力、身体困重,同时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无力、长痤疮等症状。因此,长夏要让身体变得有活力,祛湿很关键。

    薏仁绿茶健脾祛湿消水肿

    脾主运化,脾健则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就正常,因而祛湿的同时也要健脾。薏仁就有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的作用。 薏仁也叫薏米、薏苡仁,有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健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水肿、肺热咳嗽,以及风湿、湿热引起的各种症状。 薏仁可以加大米、小米、红枣、红豆等食物一起煮粥,健脾养生效果很好。夏秋季节,用薏仁搭配冬瓜、红豆一起炖汤,能消暑利湿、生津润燥。夏季湿困身体,人疲乏无力,可以用薏仁搭配绿茶泡茶饮用,有较好的健脾、清热、祛湿作用。 薏仁绿茶
      成分:绿茶 3~5 克,薏仁一小把。 用法:薏仁放进锅里,用小火炒至微焦,然后跟绿茶一起放入茶杯里,冲入开水闷泡10~15分钟,晾温后饮用。每日1剂。 功效:改善暑湿引起的身体乏力、困重、痤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
    【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 长夏漫漫身乏力,薏仁绿茶帮你解除疲劳 长夏是指夏秋交替的时节,是人体阳气由释放向收藏过渡的阶段。阳气有推动的作用,身体各器官的运行都需要阳气的推动,长夏时节阳气开始闭藏,新陈代谢变慢,人体内的湿气就不容易运化出去。再加上长夏时天气炎热,地气上升,人体特别容易感受外界的湿邪,使身体内外湿气交困。 人体湿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浑身无力、身体困重,同时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无力、长痤疮等症状。因此,长夏要让身体变得有活力,祛湿很关键。

    薏仁绿茶健脾祛湿消水肿

    脾主运化,脾健则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就正常,因而祛湿的同时也要健脾。薏仁就有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的作用。 薏仁也叫薏米、薏苡仁,有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健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水肿、肺热咳嗽,以及风湿、湿热引起的各种症状。 薏仁可以加大米、小米、红枣、红豆等食物一起煮粥,健脾养生效果很好。夏秋季节,用薏仁搭配冬瓜、红豆一起炖汤,能消暑利湿、生津润燥。夏季湿困身体,人疲乏无力,可以用薏仁搭配绿茶泡茶饮用,有较好的健脾、清热、祛湿作用。 薏仁绿茶
      成分:绿茶 3~5 克,薏仁一小把。 用法:薏仁放进锅里,用小火炒至微焦,然后跟绿茶一起放入茶杯里,冲入开水闷泡10~15分钟,晾温后饮用。每日1剂。 功效:改善暑湿引起的身体乏力、困重、痤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
    这些生活细节能帮你「排湿」 改正坏习惯: 经常坐在地板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喝酒、饮食油腻辛辣等,都会招致湿邪,因此一定要杜绝这些习惯。 运动是祛湿良方: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浑身乏力的情况,就是身体里有湿气出不来。所以平时要多运动,哪怕是散步、慢跑等,都能促进身体器官的运行,加速「排湿」。 妙用食物祛湿气: 除了薏仁,冬瓜、红豆、扁豆、西瓜、鲫鱼、鲤鱼等食物也都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平时宜适量多吃。红豆薏仁粥、冬瓜薏仁汤的祛湿效果很好,湿气重的人可每周食用3~4次。 休息好才有活力: 熬夜会使本应休息的身体器官仍然在工作,使包括脾、肾在内的器官都变得很疲惫,功能降低,运化水湿的能力也就下降,身体里的湿气也会加重。所以睡好也是祛湿的捷径。 有的人身体湿气重就不敢喝水,这是不对的。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缺水会使身体疲劳,新陈代谢缓慢,出现干渴、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症状。每人每天要保证喝2公升水,正常量的饮水是不会造成湿气重的。 本文摘自《养生茶疗》/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世茂

      97岁老中医养生经:长夏化湿邪,薏仁绿茶健脾消肿

      【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 长夏漫漫身乏力,薏仁绿茶帮你解除疲劳 长夏是指夏秋交替的时节,是人体阳气由释放向收藏过渡的阶段。阳气有推动的作用,身体各器官的运行都需要阳气的推动,长夏时节阳气开始闭藏,新陈代谢变慢,人体内的湿气就不容易运化出去。再加上长夏时天气炎热,地气上升,人体特别容易感受外界的湿邪,使身体内外湿气交困。 人体湿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浑身无力、身体困重,同时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无力、长痤疮等症状。因此,长夏要让身体变得有活力,祛湿很关键。

      薏仁绿茶健脾祛湿消水肿

      脾主运化,脾健则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就正常,因而祛湿的同时也要健脾。薏仁就有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的作用。 薏仁也叫薏米、薏苡仁,有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健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水肿、肺热咳嗽,以及风湿、湿热引起的各种症状。 薏仁可以加大米、小米、红枣、红豆等食物一起煮粥,健脾养生效果很好。夏秋季节,用薏仁搭配冬瓜、红豆一起炖汤,能消暑利湿、生津润燥。夏季湿困身体,人疲乏无力,可以用薏仁搭配绿茶泡茶饮用,有较好的健脾、清热、祛湿作用。 薏仁绿茶
        成分:绿茶 3~5 克,薏仁一小把。 用法:薏仁放进锅里,用小火炒至微焦,然后跟绿茶一起放入茶杯里,冲入开水闷泡10~15分钟,晾温后饮用。每日1剂。 功效:改善暑湿引起的身体乏力、困重、痤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
      【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 长夏漫漫身乏力,薏仁绿茶帮你解除疲劳 长夏是指夏秋交替的时节,是人体阳气由释放向收藏过渡的阶段。阳气有推动的作用,身体各器官的运行都需要阳气的推动,长夏时节阳气开始闭藏,新陈代谢变慢,人体内的湿气就不容易运化出去。再加上长夏时天气炎热,地气上升,人体特别容易感受外界的湿邪,使身体内外湿气交困。 人体湿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浑身无力、身体困重,同时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无力、长痤疮等症状。因此,长夏要让身体变得有活力,祛湿很关键。

      薏仁绿茶健脾祛湿消水肿

      脾主运化,脾健则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就正常,因而祛湿的同时也要健脾。薏仁就有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的作用。 薏仁也叫薏米、薏苡仁,有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健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水肿、肺热咳嗽,以及风湿、湿热引起的各种症状。 薏仁可以加大米、小米、红枣、红豆等食物一起煮粥,健脾养生效果很好。夏秋季节,用薏仁搭配冬瓜、红豆一起炖汤,能消暑利湿、生津润燥。夏季湿困身体,人疲乏无力,可以用薏仁搭配绿茶泡茶饮用,有较好的健脾、清热、祛湿作用。 薏仁绿茶
        成分:绿茶 3~5 克,薏仁一小把。 用法:薏仁放进锅里,用小火炒至微焦,然后跟绿茶一起放入茶杯里,冲入开水闷泡10~15分钟,晾温后饮用。每日1剂。 功效:改善暑湿引起的身体乏力、困重、痤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
      这些生活细节能帮你「排湿」 改正坏习惯: 经常坐在地板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喝酒、饮食油腻辛辣等,都会招致湿邪,因此一定要杜绝这些习惯。 运动是祛湿良方: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浑身乏力的情况,就是身体里有湿气出不来。所以平时要多运动,哪怕是散步、慢跑等,都能促进身体器官的运行,加速「排湿」。 妙用食物祛湿气: 除了薏仁,冬瓜、红豆、扁豆、西瓜、鲫鱼、鲤鱼等食物也都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平时宜适量多吃。红豆薏仁粥、冬瓜薏仁汤的祛湿效果很好,湿气重的人可每周食用3~4次。 休息好才有活力: 熬夜会使本应休息的身体器官仍然在工作,使包括脾、肾在内的器官都变得很疲惫,功能降低,运化水湿的能力也就下降,身体里的湿气也会加重。所以睡好也是祛湿的捷径。 有的人身体湿气重就不敢喝水,这是不对的。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缺水会使身体疲劳,新陈代谢缓慢,出现干渴、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症状。每人每天要保证喝2公升水,正常量的饮水是不会造成湿气重的。 本文摘自《养生茶疗》/路志正(中国国医大师)/世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