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治疗心脏病方法
2024-03-23 10:04:56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调理心脏不好方法:

1. 调整生活方式:应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

2. 服用药物:心阴虚可服用滋阴养心的中药如百合、麦冬、北沙参等,也可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心阳虚可服用温补心阳的药物如人参、肉桂、生姜、黄芪等,也可服用屏风生脉胶囊、参芪颗粒等。

3. 针灸治疗:可通过针灸治疗辅助恢复心脏功能,如内关穴、神门穴、血海穴等穴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冠心病、心衰怎么治?中医4大疗法帮您去除

治病,首在治心; 养生 ,首在养心。百病生于心。内安己心,是大病康复及 养生 保健的根本。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心肾不交、心肺气阻、心脾两虚、心肝郁滞等,致使水饮凌心、痰迷心窍,淤血堵塞心脏或心包的血脉,心脏元气受损,不能发挥心脏应有效能。

心主血脉、心藏神志。心在五行属火,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心为阳脏,而主阳气。《黄帝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心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生命之主宰。心脏本体发病,则有跳、 怕、累、 乱、 慌、 闷 、阻、痛八大症状。由于心神不安而出现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变化的心理疾病。因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单单只依靠服药是不够的。

我提倡按照以下四种疗法多管齐下:

①药疗:注意控制血脂、胆固醇、血压、血糖在正常指标,通过中医辩证心脏病的气郁、寒滞、血瘀、痰凝等釆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行气、温经、活血、化痰而达到治本的目的,从而在根本上恢复心脑的生机功能。

②动疗:动疗之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散步能很好地把情绪执著的心情通过外境的变化消散于无形。不主张有心脑病者剧烈运动。《黄帝内经》中的千古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清静养神、乐观恬愉。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怒喜思悲恐都不可过度,这是中医养心的根本,也是治疗当代人心理疾病的良方。

③食疗:食疗是让心脑血管 健康 有序地进行新陈代谢,饮食应厚薄结合:对厚味食品浅尝辄止、少食糖与盐,勿过度饮酒,勿过食油腻、生冷、煎炸、烧烤;薄味指饮食以清淡为主,每顿饭七分饱即可。总之,饮食应注意6个字,即“低脂肪、高纤维”。

④针疗:心脏病通过穴位的针灸以及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康复作用。主要的穴位包括内关、膻中、心俞。心,是人体的领导者,心的功能衰退,生命就会出现失控;心主管人体的血脉,心气虚则血脉运行无力,身体得不到濡养就容易衰老;心又主宰人体的精神活动,如果心神失调,就会导致神衰,神衰又易引起形衰。心缺少滋养,除了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外,还会过早地引发衰老。

心神安则脏腑自调、百脉自畅、气血自平,机体从无序失衡状态渐可归于平衡,自然神清气爽。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外,以上疗法也适用于绝大部分人群预防疾病。

各种心脏病的艾灸治疗方法,气血在艾灸的推动下,运行通畅

各种心脏病的艾灸治疗方法

针对疾病:各种心脏病。

艾灸工具:单眼艾灸盒,双眼艾灸盒或单罐艾灸罐和双罐艾灸罐(天气温暖的时候,可以使用艾灸盒来艾灸,如果寒冷就使用艾灸罐艾灸)。

治疗方法:

(1)一般选取心俞、厥阴俞、膏肓、膻中、中脘、内关、神门穴和局部施灸。腹部和背部的穴位灸30~60分钟,肢体灸10~20分钟。也可以每天选其中的几个穴位艾灸。(2)“九日循环艾灸法”,就是每天艾灸不同的穴位,连续艾灸9天为1个疗程。由于心脏类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所以可以不必局限疗程的次数。每个穴位各灸30分钟。9天后循环灸,最好利用温和灸的方法,每日加灸脐部(肚脐)30分钟。

我是在网上看到老师的文章,之后开始学习艾灸的。我在刚开始艾灸的时候,由于找不准穴位,因此自己把整个胸腹部通通灸了一遍,再加上老师经常提到的一些保健穴位。

当天艾灸过后,没出现什么反应。第二天再次艾灸过后,发现尿量很大,我特别高兴,我感觉自己再也不用依赖利尿药了。于是逐渐就把利尿药停了。直到现在,已经艾灸3个多月了,我完全不用吃利尿药了。现在我的脸肿、腿肿的问题减轻了,整个人看起来也精神多了。现在我每天都将艾灸当做一项必修课。我把我的经历写下来,也希望能提供给病友们借鉴。”

这位患者的心脏病的确很重,但是在3个月的时间内,自己用艾灸治疗减轻了病痛,并在博客上与大家交流分享,真的很感谢她。

这样的反馈不仅仅会使自己受益,而且还会让更多的人对艾灸坚定信心。其实艾灸很简单,有时候简单到不用寻找具体的穴位。直接在局部施灸,哪里有问题艾灸哪里。正如这位心脏类疾病的患者说的:“自己把整个胸腹部通通灸了一遍,再加上经常提到的一些保健穴位。”结果她的病情就减轻了,这就属于局部艾灸的方法。

有很多病人问我如何简单地寻找穴位,其实找穴位并不复杂。 我在艾灸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求孔穴,但求方寸” ,这句话是讲可以不知道如何取穴,但是必须要知道你患病的位置,那么这里就是施灸的重点。

如果自己实在找不到穴位,你的痛点、不适点、麻胀的部位就可以作为艾灸的施灸部位。我的一个邻居,是一位冠心病病人,每次发病心绞痛都很严重,有几次发病时很吓人。

自从用我给他介绍的艾灸疗法后,每次他就用一个双罐艾灸罐扣在感觉疼痛的地方。经过半个月的艾灸,心绞痛的发病概率降低了很多,面色也红润了 。这也说明气血在艾灸的推动下,已经运行得很通畅了。

心绞痛多数是由于心肌耗氧量减少或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尤其在寒冷季节容易复发。劳累、生气、寒冷,可使血管收缩、小动脉阻力增大、血压增高,这些也是诱发心绞痛的因素。

患处艾灸,艾灸的热度可以渗透到血管里面,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心肌供氧量,扩张血管的流量,清除血管内的油垢,起到血管“清道夫”的作用。

一般艾灸治疗心脏疾患,我是建议选择心俞、厥阴俞、膏肓、膻中、中脘、内关、神门穴和局部施灸。

腹部和背部的穴位灸30~60分钟,肢体灸10~20分钟。一天灸不完,可以每天选其中的几个穴位艾灸。在施灸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所以在施灸的时间上也要自己掌握,不要太机械。

如果你感觉艾灸某个部位很舒服,那么你可以在这个部位多灸一会儿,如果你感觉艾灸某个部位有点难受,那么你就移动一下。

尤其是艾灸治疗心脏疾患,往往开始会有心脏部位的隐隐不适,这时你要常移动艾灸盒,从周围开始逐渐往不适点靠拢,渐渐让不适点达到适应的程度。

取穴位置我再给大家提供一套比较系统的“九日循环艾灸法”。这套穴位艾灸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的心脏疾患,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九日循环艾灸法”顾名思义,就是每天艾灸不同的穴位,连续艾灸9天为1个疗程。由于心脏类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所以可以不必局限疗程的次数。

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天选择中脘、足三里穴;

第二天选择下脘、气海、天枢穴;

第三天选择关元、曲骨、三阴交穴;

第四天选择期门、太冲穴;

第五天选择心俞、神门穴;

第六天选择隔俞、膻中、巨阙;

第七天选择厥阴俞、少海穴;

第八天选择天池、间使穴;

第九天选择肾俞、照海穴。以上穴位各灸30分钟。

9天后循环灸,最好要每日加灸脐部30分钟。我提供的艾灸方法比较简单,方便百姓寻找治疗。如果艾灸时间长了,自然可以学会如何变通。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选穴和艾灸时间的长短,都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验来治疗。如果你有时间艾灸,那么我建议你腰腹部和背部要多下工夫,不一定拘泥于具体艾灸的时间。一般我的临床体验是,肢体对热比较敏感,可以艾灸15~20分钟。

而腹部、背部和腰部,对热的敏感度相对较差,尤其是背部督脉,因此可以多灸一会儿。因为我较胖,以前爱吃肉,所以有的时候也会有心绞痛的症状,这么多年,我常常使用艾灸罐在患处施灸。

同时我每天散步一个多小时,散步的时候,我会用手拍心前区的位置,每天不低于100下,用这样的自我治疗方法,我也体会到胸闷的感觉在逐渐减少。

只要你认真参与艾灸了,你自己也会慢慢找到诀窍,无论多么严重的疾病,只要运用恰当的方法,灵活运用、持之以恒,那么就一定能使身体有所好转,甚至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各种心脏病的艾灸治疗方法,气血在艾灸的推动下,运行通畅

各种心脏病的艾灸治疗方法

针对疾病:各种心脏病。

艾灸工具:单眼艾灸盒,双眼艾灸盒或单罐艾灸罐和双罐艾灸罐(天气温暖的时候,可以使用艾灸盒来艾灸,如果寒冷就使用艾灸罐艾灸)。

治疗方法:

(1)一般选取心俞、厥阴俞、膏肓、膻中、中脘、内关、神门穴和局部施灸。腹部和背部的穴位灸30~60分钟,肢体灸10~20分钟。也可以每天选其中的几个穴位艾灸。(2)“九日循环艾灸法”,就是每天艾灸不同的穴位,连续艾灸9天为1个疗程。由于心脏类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所以可以不必局限疗程的次数。每个穴位各灸30分钟。9天后循环灸,最好利用温和灸的方法,每日加灸脐部(肚脐)30分钟。

我是在网上看到老师的文章,之后开始学习艾灸的。我在刚开始艾灸的时候,由于找不准穴位,因此自己把整个胸腹部通通灸了一遍,再加上老师经常提到的一些保健穴位。

当天艾灸过后,没出现什么反应。第二天再次艾灸过后,发现尿量很大,我特别高兴,我感觉自己再也不用依赖利尿药了。于是逐渐就把利尿药停了。直到现在,已经艾灸3个多月了,我完全不用吃利尿药了。现在我的脸肿、腿肿的问题减轻了,整个人看起来也精神多了。现在我每天都将艾灸当做一项必修课。我把我的经历写下来,也希望能提供给病友们借鉴。”

这位患者的心脏病的确很重,但是在3个月的时间内,自己用艾灸治疗减轻了病痛,并在博客上与大家交流分享,真的很感谢她。

这样的反馈不仅仅会使自己受益,而且还会让更多的人对艾灸坚定信心。其实艾灸很简单,有时候简单到不用寻找具体的穴位。直接在局部施灸,哪里有问题艾灸哪里。正如这位心脏类疾病的患者说的:“自己把整个胸腹部通通灸了一遍,再加上经常提到的一些保健穴位。”结果她的病情就减轻了,这就属于局部艾灸的方法。

有很多病人问我如何简单地寻找穴位,其实找穴位并不复杂。 我在艾灸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求孔穴,但求方寸” ,这句话是讲可以不知道如何取穴,但是必须要知道你患病的位置,那么这里就是施灸的重点。

如果自己实在找不到穴位,你的痛点、不适点、麻胀的部位就可以作为艾灸的施灸部位。我的一个邻居,是一位冠心病病人,每次发病心绞痛都很严重,有几次发病时很吓人。

自从用我给他介绍的艾灸疗法后,每次他就用一个双罐艾灸罐扣在感觉疼痛的地方。经过半个月的艾灸,心绞痛的发病概率降低了很多,面色也红润了 。这也说明气血在艾灸的推动下,已经运行得很通畅了。

心绞痛多数是由于心肌耗氧量减少或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尤其在寒冷季节容易复发。劳累、生气、寒冷,可使血管收缩、小动脉阻力增大、血压增高,这些也是诱发心绞痛的因素。

患处艾灸,艾灸的热度可以渗透到血管里面,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心肌供氧量,扩张血管的流量,清除血管内的油垢,起到血管“清道夫”的作用。

一般艾灸治疗心脏疾患,我是建议选择心俞、厥阴俞、膏肓、膻中、中脘、内关、神门穴和局部施灸。

腹部和背部的穴位灸30~60分钟,肢体灸10~20分钟。一天灸不完,可以每天选其中的几个穴位艾灸。在施灸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所以在施灸的时间上也要自己掌握,不要太机械。

如果你感觉艾灸某个部位很舒服,那么你可以在这个部位多灸一会儿,如果你感觉艾灸某个部位有点难受,那么你就移动一下。

尤其是艾灸治疗心脏疾患,往往开始会有心脏部位的隐隐不适,这时你要常移动艾灸盒,从周围开始逐渐往不适点靠拢,渐渐让不适点达到适应的程度。

取穴位置我再给大家提供一套比较系统的“九日循环艾灸法”。这套穴位艾灸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的心脏疾患,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九日循环艾灸法”顾名思义,就是每天艾灸不同的穴位,连续艾灸9天为1个疗程。由于心脏类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所以可以不必局限疗程的次数。

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天选择中脘、足三里穴;

第二天选择下脘、气海、天枢穴;

第三天选择关元、曲骨、三阴交穴;

第四天选择期门、太冲穴;

第五天选择心俞、神门穴;

第六天选择隔俞、膻中、巨阙;

第七天选择厥阴俞、少海穴;

第八天选择天池、间使穴;

第九天选择肾俞、照海穴。以上穴位各灸30分钟。

9天后循环灸,最好要每日加灸脐部30分钟。我提供的艾灸方法比较简单,方便百姓寻找治疗。如果艾灸时间长了,自然可以学会如何变通。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选穴和艾灸时间的长短,都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验来治疗。如果你有时间艾灸,那么我建议你腰腹部和背部要多下工夫,不一定拘泥于具体艾灸的时间。一般我的临床体验是,肢体对热比较敏感,可以艾灸15~20分钟。

而腹部、背部和腰部,对热的敏感度相对较差,尤其是背部督脉,因此可以多灸一会儿。因为我较胖,以前爱吃肉,所以有的时候也会有心绞痛的症状,这么多年,我常常使用艾灸罐在患处施灸。

同时我每天散步一个多小时,散步的时候,我会用手拍心前区的位置,每天不低于100下,用这样的自我治疗方法,我也体会到胸闷的感觉在逐渐减少。

只要你认真参与艾灸了,你自己也会慢慢找到诀窍,无论多么严重的疾病,只要运用恰当的方法,灵活运用、持之以恒,那么就一定能使身体有所好转,甚至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经方辨治心脏病三则的制作方法

?心衰属于急危病症,相当于中医“心悸”、“喘促”、“水肿”等病症范畴。本文3例心脏病病人均是在西医综合用药救治后而疗效欠佳者,遂结合中医药,仿仲景的“病证结合”、“脉症合参”的方法治之,果有良效。
首例为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病人,伴心源性肝硬化、心房纤颤,初治26天诸症依然,请郭士魁先生会诊。根据患者心悸失眠、气喘短气、尿少浮肿、大便稀溏、肝脾肿大、舌苔白腻、脉结代等症状,辨为气阴两虚,兼脾阳不振,用益气养阴、健脾利湿法,方用生脉饮合茵陈五苓散加减:党参24g、麦冬15g、五味子10g、茵陈24g、猪苓20g、桂枝12g、茯苓10g、泽泻12g、琥珀3g(冲服),水煎服。用药5剂后症状减轻,15剂后病情平稳,水肿消失,喘咳减轻,可下床活动。守方加减70余天,后见瘀滞症状明显,改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之,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病情平稳。后因继发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救治无效而亡。本例风心病心衰患者,用中医辨证加减治疗,病情平稳6月余,这可能与药物的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作用有关。
例二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经西药综合治疗2月余,症状仍未控制。病人喘咳不得平卧,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腻,两肺满布湿罗音,下肢水肿。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观点出发,应用大柴胡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以通泻阳明腑实:柴胡12g、枳实12g、大黄10g、黄芩12g、半夏15g、大枣5枚、浮小麦30g、赤芍20g、厚朴12g,每日1剂,水煎服。药用4剂后随大便通畅而诸症减轻,神智清楚,并可下床活动,心电图也有改善。改咳喘固本片、冠心2号片巩固治疗,出院后3年病情平稳。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以本虚标实为多,但只要见有可下之表现时,也可攻下。此类病患虚实错杂,应急则治其标,可用下法;缓则治其本,以扶正固本法调养。
例三为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症见心悸怔忡,心痛彻背,畏寒肢冷,苔薄黄,脉结代,两肺有湿罗音,心率125次/分,心电图示ST-T段改变、心房纤颤、心律不齐。已用西药综合治疗,效果欠佳,遂加用中药,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方选炙甘草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炙甘草10g、党参15g、生姜6g、麦冬15g、生地12g、桂枝10g、阿胶珠10g(烊化)、栝楼30g、薤白10g、半夏15g、元胡10g、陈皮12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4剂后症状减轻,继服14剂后仅感头痛头昏,心电图ST-T改变恢复,守方加减巩固。一月后因血压回升至150/94mmHg而使心绞痛复发,仍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7剂后症状改善。本例病人曾在院外综合治疗,效果欠佳,以中医辨证治疗,仿仲景炙甘草汤、栝楼薤白半夏汤出入,用之有良效。
仲景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病证结合,脉与证参,辨证与施治紧密结合的方法,是治疗各种病证的基本方法,也是继承和发扬仲景学说的根本。

提醒您:经方辨治心脏病三则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经方辨治心脏病三则的制作方法

    ?心衰属于急危病症,相当于中医“心悸”、“喘促”、“水肿”等病症范畴。本文3例心脏病病人均是在西医综合用药救治后而疗效欠佳者,遂结合中医药,仿仲景的“病证结合”、“脉症合参”的方法治之,果有良效。
    首例为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病人,伴心源性肝硬化、心房纤颤,初治26天诸症依然,请郭士魁先生会诊。根据患者心悸失眠、气喘短气、尿少浮肿、大便稀溏、肝脾肿大、舌苔白腻、脉结代等症状,辨为气阴两虚,兼脾阳不振,用益气养阴、健脾利湿法,方用生脉饮合茵陈五苓散加减:党参24g、麦冬15g、五味子10g、茵陈24g、猪苓20g、桂枝12g、茯苓10g、泽泻12g、琥珀3g(冲服),水煎服。用药5剂后症状减轻,15剂后病情平稳,水肿消失,喘咳减轻,可下床活动。守方加减70余天,后见瘀滞症状明显,改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之,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病情平稳。后因继发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救治无效而亡。本例风心病心衰患者,用中医辨证加减治疗,病情平稳6月余,这可能与药物的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作用有关。
    例二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经西药综合治疗2月余,症状仍未控制。病人喘咳不得平卧,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腻,两肺满布湿罗音,下肢水肿。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观点出发,应用大柴胡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以通泻阳明腑实:柴胡12g、枳实12g、大黄10g、黄芩12g、半夏15g、大枣5枚、浮小麦30g、赤芍20g、厚朴12g,每日1剂,水煎服。药用4剂后随大便通畅而诸症减轻,神智清楚,并可下床活动,心电图也有改善。改咳喘固本片、冠心2号片巩固治疗,出院后3年病情平稳。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以本虚标实为多,但只要见有可下之表现时,也可攻下。此类病患虚实错杂,应急则治其标,可用下法;缓则治其本,以扶正固本法调养。
    例三为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症见心悸怔忡,心痛彻背,畏寒肢冷,苔薄黄,脉结代,两肺有湿罗音,心率125次/分,心电图示ST-T段改变、心房纤颤、心律不齐。已用西药综合治疗,效果欠佳,遂加用中药,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方选炙甘草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炙甘草10g、党参15g、生姜6g、麦冬15g、生地12g、桂枝10g、阿胶珠10g(烊化)、栝楼30g、薤白10g、半夏15g、元胡10g、陈皮12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4剂后症状减轻,继服14剂后仅感头痛头昏,心电图ST-T改变恢复,守方加减巩固。一月后因血压回升至150/94mmHg而使心绞痛复发,仍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7剂后症状改善。本例病人曾在院外综合治疗,效果欠佳,以中医辨证治疗,仿仲景炙甘草汤、栝楼薤白半夏汤出入,用之有良效。
    仲景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病证结合,脉与证参,辨证与施治紧密结合的方法,是治疗各种病证的基本方法,也是继承和发扬仲景学说的根本。

    提醒您:经方辨治心脏病三则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经方辨治心脏病三则的制作方法

      ?心衰属于急危病症,相当于中医“心悸”、“喘促”、“水肿”等病症范畴。本文3例心脏病病人均是在西医综合用药救治后而疗效欠佳者,遂结合中医药,仿仲景的“病证结合”、“脉症合参”的方法治之,果有良效。
      首例为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病人,伴心源性肝硬化、心房纤颤,初治26天诸症依然,请郭士魁先生会诊。根据患者心悸失眠、气喘短气、尿少浮肿、大便稀溏、肝脾肿大、舌苔白腻、脉结代等症状,辨为气阴两虚,兼脾阳不振,用益气养阴、健脾利湿法,方用生脉饮合茵陈五苓散加减:党参24g、麦冬15g、五味子10g、茵陈24g、猪苓20g、桂枝12g、茯苓10g、泽泻12g、琥珀3g(冲服),水煎服。用药5剂后症状减轻,15剂后病情平稳,水肿消失,喘咳减轻,可下床活动。守方加减70余天,后见瘀滞症状明显,改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之,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病情平稳。后因继发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救治无效而亡。本例风心病心衰患者,用中医辨证加减治疗,病情平稳6月余,这可能与药物的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作用有关。
      例二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经西药综合治疗2月余,症状仍未控制。病人喘咳不得平卧,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腻,两肺满布湿罗音,下肢水肿。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观点出发,应用大柴胡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以通泻阳明腑实:柴胡12g、枳实12g、大黄10g、黄芩12g、半夏15g、大枣5枚、浮小麦30g、赤芍20g、厚朴12g,每日1剂,水煎服。药用4剂后随大便通畅而诸症减轻,神智清楚,并可下床活动,心电图也有改善。改咳喘固本片、冠心2号片巩固治疗,出院后3年病情平稳。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以本虚标实为多,但只要见有可下之表现时,也可攻下。此类病患虚实错杂,应急则治其标,可用下法;缓则治其本,以扶正固本法调养。
      例三为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症见心悸怔忡,心痛彻背,畏寒肢冷,苔薄黄,脉结代,两肺有湿罗音,心率125次/分,心电图示ST-T段改变、心房纤颤、心律不齐。已用西药综合治疗,效果欠佳,遂加用中药,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方选炙甘草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炙甘草10g、党参15g、生姜6g、麦冬15g、生地12g、桂枝10g、阿胶珠10g(烊化)、栝楼30g、薤白10g、半夏15g、元胡10g、陈皮12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4剂后症状减轻,继服14剂后仅感头痛头昏,心电图ST-T改变恢复,守方加减巩固。一月后因血压回升至150/94mmHg而使心绞痛复发,仍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7剂后症状改善。本例病人曾在院外综合治疗,效果欠佳,以中医辨证治疗,仿仲景炙甘草汤、栝楼薤白半夏汤出入,用之有良效。
      仲景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病证结合,脉与证参,辨证与施治紧密结合的方法,是治疗各种病证的基本方法,也是继承和发扬仲景学说的根本。

      提醒您:经方辨治心脏病三则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经方辨治心脏病三则的制作方法

        ?心衰属于急危病症,相当于中医“心悸”、“喘促”、“水肿”等病症范畴。本文3例心脏病病人均是在西医综合用药救治后而疗效欠佳者,遂结合中医药,仿仲景的“病证结合”、“脉症合参”的方法治之,果有良效。
        首例为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病人,伴心源性肝硬化、心房纤颤,初治26天诸症依然,请郭士魁先生会诊。根据患者心悸失眠、气喘短气、尿少浮肿、大便稀溏、肝脾肿大、舌苔白腻、脉结代等症状,辨为气阴两虚,兼脾阳不振,用益气养阴、健脾利湿法,方用生脉饮合茵陈五苓散加减:党参24g、麦冬15g、五味子10g、茵陈24g、猪苓20g、桂枝12g、茯苓10g、泽泻12g、琥珀3g(冲服),水煎服。用药5剂后症状减轻,15剂后病情平稳,水肿消失,喘咳减轻,可下床活动。守方加减70余天,后见瘀滞症状明显,改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之,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病情平稳。后因继发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救治无效而亡。本例风心病心衰患者,用中医辨证加减治疗,病情平稳6月余,这可能与药物的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作用有关。
        例二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经西药综合治疗2月余,症状仍未控制。病人喘咳不得平卧,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腻,两肺满布湿罗音,下肢水肿。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观点出发,应用大柴胡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以通泻阳明腑实:柴胡12g、枳实12g、大黄10g、黄芩12g、半夏15g、大枣5枚、浮小麦30g、赤芍20g、厚朴12g,每日1剂,水煎服。药用4剂后随大便通畅而诸症减轻,神智清楚,并可下床活动,心电图也有改善。改咳喘固本片、冠心2号片巩固治疗,出院后3年病情平稳。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以本虚标实为多,但只要见有可下之表现时,也可攻下。此类病患虚实错杂,应急则治其标,可用下法;缓则治其本,以扶正固本法调养。
        例三为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症见心悸怔忡,心痛彻背,畏寒肢冷,苔薄黄,脉结代,两肺有湿罗音,心率125次/分,心电图示ST-T段改变、心房纤颤、心律不齐。已用西药综合治疗,效果欠佳,遂加用中药,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方选炙甘草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炙甘草10g、党参15g、生姜6g、麦冬15g、生地12g、桂枝10g、阿胶珠10g(烊化)、栝楼30g、薤白10g、半夏15g、元胡10g、陈皮12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4剂后症状减轻,继服14剂后仅感头痛头昏,心电图ST-T改变恢复,守方加减巩固。一月后因血压回升至150/94mmHg而使心绞痛复发,仍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7剂后症状改善。本例病人曾在院外综合治疗,效果欠佳,以中医辨证治疗,仿仲景炙甘草汤、栝楼薤白半夏汤出入,用之有良效。
        仲景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病证结合,脉与证参,辨证与施治紧密结合的方法,是治疗各种病证的基本方法,也是继承和发扬仲景学说的根本。

        提醒您:经方辨治心脏病三则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