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 李军
2024-03-20 17:39:22 责编:小OO
文档

李军,男,汉族,1979年6月29日生,河北省肥乡县人。200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自2008年7月,任职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11年4月,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同年11月,被遴选为中国史学科硕士生导师。2012年,获“西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15年任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陕西省历史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2015年8月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同年11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6年4月,晋升为教授。2020年6月被聘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已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现主要从事唐宋之际西北区域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为历史学基地班及国学试验班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中国古代军事史》《西北民族与文化》等课程,为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隋唐考古等专业的研究生讲授《史籍选读与研究》《中国古代断代史(隋唐史)》《出土文献与中古社会》等课程。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的学院领导

赵万峰,男,2014年3月任历史学院党总支,全面负责历史学院、中东所、思想所和西北所等一院三所的党务和思想工作,主持学院党总支的日常工作,负责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以及全院学生管理工作。

陈峰,历史学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院院长,全面负责学院工作。

王新刚,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历史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教学等相关工作

张艺昆,女,2014年7月任历史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李军,男,现任学院院长助理,协助院长完成学院日常各项工作。

西北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

姓名 考生编号 院系所代码 院系所 *码 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总成绩

华妮 106972116717486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90 234.20 78.02

田春元 106972130317502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87 253.00 79.48

杨一哲 106972133217516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71 249.00 76.84

王晓丹 106972133417518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86 254.20 79.46

逯彤 106972133417519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70 239.00 75.70

崔祎萌 106972140510947 001 公共管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全日制 386 248.20 78.86

郑佳丽 106972140910952 001 公共管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全日制 402 242.00 80.48

段* 106972141117548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71 239.00 75.84

阴婕 106972141117995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500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全日制 394 254.20 80.58

任琦蓉 106972141217568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402 215.40 77.82

王钰戈 106972142417592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68 244.80 76.00

张博 106972231317627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59 244.60 74.72

张婕 106972311517636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99 249.20 80.78

张文涵 106972321210986 001 公共管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全日制 390 241.80 78.78

常思迪 106972321717651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84 243.60 78.12

申乔乔 106972341210991 001 公共管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全日制 392 256.60 80.54

西北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

姓名 考生编号 院系所代码 院系所 *码 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总成绩

华妮 106972116717486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90 234.20 78.02

田春元 106972130317502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87 253.00 79.48

杨一哲 106972133217516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71 249.00 76.84

王晓丹 106972133417518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86 254.20 79.46

逯彤 106972133417519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70 239.00 75.70

崔祎萌 106972140510947 001 公共管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全日制 386 248.20 78.86

郑佳丽 106972140910952 001 公共管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全日制 402 242.00 80.48

段* 106972141117548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71 239.00 75.84

阴婕 106972141117995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500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全日制 394 254.20 80.58

任琦蓉 106972141217568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402 215.40 77.82

王钰戈 106972142417592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68 244.80 76.00

张博 106972231317627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59 244.60 74.72

张婕 106972311517636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99 249.20 80.78

张文涵 106972321210986 001 公共管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全日制 390 241.80 78.78

常思迪 106972321717651 001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384 243.60 78.12

申乔乔 106972341210991 001 公共管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全日制 392 256.60 80.54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复试名单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复试名单如下:

1,陈自强,应用经济学,金融学,79,77,128,132,411,全日制,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2,徐建国,应用经济学,金融学,67,63,134,126,390,全日制,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3 ,黄飞,管理科学,不分方向,80,85,109,135,409,全日制,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

4,陈晓明,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76, 61,124,138,399,全日制,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      

5,方大同,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79,67,113,108,367,全日制,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 

西北大学2022考研拟录注意事项:

(1)报考我校且初试成绩符合法学硕士各方向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具备参加复试的资格。考生可以通过学院官网查询法学硕士复试名单。

(2)根据我院2022年法学硕士初试上线人数情况,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方向可接受符合下列条件的法学硕士考生申请方向调剂。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复试名单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复试名单如下:

1,陈自强,应用经济学,金融学,79,77,128,132,411,全日制,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2,徐建国,应用经济学,金融学,67,63,134,126,390,全日制,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3 ,黄飞,管理科学,不分方向,80,85,109,135,409,全日制,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

4,陈晓明,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76, 61,124,138,399,全日制,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      

5,方大同,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79,67,113,108,367,全日制,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方向。 

西北大学2022考研拟录注意事项:

(1)报考我校且初试成绩符合法学硕士各方向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具备参加复试的资格。考生可以通过学院官网查询法学硕士复试名单。

(2)根据我院2022年法学硕士初试上线人数情况,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方向可接受符合下列条件的法学硕士考生申请方向调剂。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

赵桂仿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通信地址: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邮编 710069

Tel: 029-88305207(办); 029-88305264(实验室)

Fax: 029-88305207

E-mail: gfzhao@nwu.e.cn//guifangzh@yahoo.com.cn

学习经历:

1973-1976 西北大学生物系药用生物专业学习

1982-1984年获西北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读硕士学位,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1996先后在瑞士Fribourg大学和Neuchatel大学学习,并在Neuchatel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教学情况:

主持《植物学》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

主编《植物学》教材(科学出版社,2009年)

主要研究方向:系统与进化植物学

主要兴趣1. 主要植物类群系统发育、分子进化;2.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

社会任职:

现任教育部生物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植物学会理事长,《Frontiers of Biology》和《植物学报》编委。

获奖情况: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研究基金

1989第二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

1990年国家教委和*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颁发“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年来主持完成的国家及部级项目:

1. 华山新麦草的居群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087)。

2. 金钱槭属植物分子亲缘地理与保护遗传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54)。

3.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耦合关系研究,(G1999043503) “973”子课题。

4. 东亚七筋姑的进化生物学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697010)。

5. 东亚七筋姑的进化生物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129)。

6. 中药I类新药秦龙苦素Ⅲ期临床试验及相关研究, 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8ZX09101-Z-016,(2008-2010) 。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

赵桂仿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通信地址: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邮编 710069

Tel: 029-88305207(办); 029-88305264(实验室)

Fax: 029-88305207

E-mail: gfzhao@nwu.e.cn//guifangzh@yahoo.com.cn

学习经历:

1973-1976 西北大学生物系药用生物专业学习

1982-1984年获西北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读硕士学位,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1996先后在瑞士Fribourg大学和Neuchatel大学学习,并在Neuchatel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教学情况:

主持《植物学》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

主编《植物学》教材(科学出版社,2009年)

主要研究方向:系统与进化植物学

主要兴趣1. 主要植物类群系统发育、分子进化;2.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

社会任职:

现任教育部生物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植物学会理事长,《Frontiers of Biology》和《植物学报》编委。

获奖情况: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研究基金

1989第二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

1990年国家教委和*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颁发“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年来主持完成的国家及部级项目:

1. 华山新麦草的居群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087)。

2. 金钱槭属植物分子亲缘地理与保护遗传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54)。

3.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耦合关系研究,(G1999043503) “973”子课题。

4. 东亚七筋姑的进化生物学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697010)。

5. 东亚七筋姑的进化生物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129)。

6. 中药I类新药秦龙苦素Ⅲ期临床试验及相关研究, 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8ZX09101-Z-016,(2008-2010) 。

西北大学2023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西北大学2023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如下:

名单二:

西北大学简介

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帝御笔朱批设立。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

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西北大学2023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西北大学2023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如下:

名单二:

西北大学简介

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帝御笔朱批设立。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

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西北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2023

2023年西北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可以在其官网查询。

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学校的师资力量与合作交流:

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西北大学于1992年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2004年,西北大学还与巴黎法语联盟合作成立了法语联盟-西安语言文化培训中心,成为西北大学乃至西安地区的师生学习法语以及赴法留学深造的平台。

西北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2023

2023年西北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可以在其官网查询。

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学校的师资力量与合作交流:

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西北大学于1992年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2004年,西北大学还与巴黎法语联盟合作成立了法语联盟-西安语言文化培训中心,成为西北大学乃至西安地区的师生学习法语以及赴法留学深造的平台。

急!西北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专家张殿琳院士

张殿琳院士,陕西三原人,原籍陕西临潼。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双聘院士。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在准晶物理性质研究中,首先发现了D相准晶多种输运性质的强烈各向异性。发现了沿准周期方向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质量增强效应。在D相准晶的隧道谱中发现了一系列低能尖峰,有可能显示了准晶长程序的能谱效应。首次在电荷密度波材料NbSe3中观测到在通过第一相变点时,其电子态密度连续变化的。首次在远高于相变点直接观察到赝能隙的存在。在研究工作中发展了相关的实验技术。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电检测及光学材料侯洵院士

侯洵院士,陕西咸阳人,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双聘院士。1986年6月至1995年3月任研究所所长。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被国家计委、经委及国防科工委联合授予“国防科研协作先进个人”,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2002年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1998年及2002年先后被聘为陕西省第一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第二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侯洵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瞬态光学专家和光电子学专家。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侯洵院士是我国八·五攀登计划项目“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首席科学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专家委员会两召集人之一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以及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郑茂盛教授(所长) 博士生导师

郑茂盛,男,1962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享受**特殊津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南昌大学兼职教授。《焊管》杂志、《应用光学》杂志编委。1983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学系,1992年5月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6月聘为教授,1997年3月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6年-2001年先后在芬兰、香港、德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做客座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力学、热力学,高分子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和结构安全性。包括:石油工程材料、石油动力学、新材料和材料的环境行为;高性能铜合金熔铸和加工;大变形过程中的损伤评估;大型设施(油气管线、压力容器等)的防护和安全性评估;复合材料物理和力学。主持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中国-捷克,中国-保加利亚)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来自产业部门的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80多篇,EI收录70多篇,被其他作者引用200多次。获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二等奖(研究类),陕西省第2届青年科技奖,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多次到国外合作研究和访问讲学。
现任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建筑材料行业科技评审专家,陕西省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科学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

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职称
职务
专业方向

张殿琳
院士,博导

凝聚态物理、材料

侯洵
院士,博导

光学材料、器件

郑茂盛
教授,博导
所长
能源材料、安全工程

姚合宝
教授

材料技术

廖广志
教授

石油动力学

李文魁
教授

石油工程

黄喻
教授

石油工程

金友煌
教授

石油动力学

朱杰武
教授

材料技术

柳永宁
教授,博导

材料技术

忽满利
教授,博导

检测技术

柴东朗
教授

材料技术

胡晓云
副教授

材料技术

万云
副教授

材料技术

侯瑶
副教授

材料技术

高爱华
副教授

材料技术

赵新伟
高级工程师

石油材料、安全工程

罗金恒
高级工程师

石油材料、安全工程

李金波
副教授

材料技术、石油动力学

郑新亮
讲师

材料技术

朱秀红
讲师,博士

材料技术

廖春艳
讲师,博士

检测技术

冯忠耀
讲师

检测技术

王永强
讲师

检测技术

急!西北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专家张殿琳院士

张殿琳院士,陕西三原人,原籍陕西临潼。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双聘院士。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在准晶物理性质研究中,首先发现了D相准晶多种输运性质的强烈各向异性。发现了沿准周期方向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质量增强效应。在D相准晶的隧道谱中发现了一系列低能尖峰,有可能显示了准晶长程序的能谱效应。首次在电荷密度波材料NbSe3中观测到在通过第一相变点时,其电子态密度连续变化的。首次在远高于相变点直接观察到赝能隙的存在。在研究工作中发展了相关的实验技术。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电检测及光学材料侯洵院士

侯洵院士,陕西咸阳人,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双聘院士。1986年6月至1995年3月任研究所所长。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被国家计委、经委及国防科工委联合授予“国防科研协作先进个人”,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2002年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1998年及2002年先后被聘为陕西省第一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第二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侯洵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瞬态光学专家和光电子学专家。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侯洵院士是我国八·五攀登计划项目“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首席科学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专家委员会两召集人之一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以及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郑茂盛教授(所长) 博士生导师

郑茂盛,男,1962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享受**特殊津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南昌大学兼职教授。《焊管》杂志、《应用光学》杂志编委。1983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学系,1992年5月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6月聘为教授,1997年3月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6年-2001年先后在芬兰、香港、德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做客座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力学、热力学,高分子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和结构安全性。包括:石油工程材料、石油动力学、新材料和材料的环境行为;高性能铜合金熔铸和加工;大变形过程中的损伤评估;大型设施(油气管线、压力容器等)的防护和安全性评估;复合材料物理和力学。主持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中国-捷克,中国-保加利亚)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来自产业部门的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80多篇,EI收录70多篇,被其他作者引用200多次。获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二等奖(研究类),陕西省第2届青年科技奖,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多次到国外合作研究和访问讲学。
现任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建筑材料行业科技评审专家,陕西省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科学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

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职称
职务
专业方向

张殿琳
院士,博导

凝聚态物理、材料

侯洵
院士,博导

光学材料、器件

郑茂盛
教授,博导
所长
能源材料、安全工程

姚合宝
教授

材料技术

廖广志
教授

石油动力学

李文魁
教授

石油工程

黄喻
教授

石油工程

金友煌
教授

石油动力学

朱杰武
教授

材料技术

柳永宁
教授,博导

材料技术

忽满利
教授,博导

检测技术

柴东朗
教授

材料技术

胡晓云
副教授

材料技术

万云
副教授

材料技术

侯瑶
副教授

材料技术

高爱华
副教授

材料技术

赵新伟
高级工程师

石油材料、安全工程

罗金恒
高级工程师

石油材料、安全工程

李金波
副教授

材料技术、石油动力学

郑新亮
讲师

材料技术

朱秀红
讲师,博士

材料技术

廖春艳
讲师,博士

检测技术

冯忠耀
讲师

检测技术

王永强
讲师

检测技术

西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 “经济学家的摇篮” “作家摇篮”。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8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重大科技奖励。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二、报考条件

为方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现将报名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须满足条件①、③或②、③: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

③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原件),并在公开出版(带cn号)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近的论文一篇。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报考,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提供所在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加盖公章的同意报考证明。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②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②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一)中1、2、3的各项要求。

②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1、2、3的各项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3.我校图书情报、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城市规划、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均为专业学位),可设置单独考试。

(四)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五)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考生,原则上应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同意报考证明,并在录取时签订定向培养协议。非全日制招生专业为文物与博物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三、报名考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要求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填报报考信息时应严格按照我校专业目录上的要求选择报考院系、专业和考试科目,并认真校对。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我校上述相关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网上确认时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要求

①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执行。

②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 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③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④推免生不需要进行现场确认。

3.考生应在网上报名信息填报完成后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以下考生必须选择西北大学为报名点

①报考我校艺术学院的考生。

②报名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

③以同等学力身份报名的考生。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报名时专项计划应选择“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7.初试时间: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

8.考试地点及考场安排:详见准考证上相关信息。
9.初试成绩复核办法按照我校公布的相关通知为准。

10.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2〕3号)执行。

西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 “经济学家的摇篮” “作家摇篮”。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8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重大科技奖励。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二、报考条件

为方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现将报名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须满足条件①、③或②、③: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

③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原件),并在公开出版(带cn号)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近的论文一篇。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报考,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提供所在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加盖公章的同意报考证明。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②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②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一)中1、2、3的各项要求。

②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1、2、3的各项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3.我校图书情报、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城市规划、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均为专业学位),可设置单独考试。

(四)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五)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考生,原则上应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同意报考证明,并在录取时签订定向培养协议。非全日制招生专业为文物与博物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三、报名考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要求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填报报考信息时应严格按照我校专业目录上的要求选择报考院系、专业和考试科目,并认真校对。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我校上述相关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网上确认时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要求

①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执行。

②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 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③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④推免生不需要进行现场确认。

3.考生应在网上报名信息填报完成后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以下考生必须选择西北大学为报名点

①报考我校艺术学院的考生。

②报名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

③以同等学力身份报名的考生。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报名时专项计划应选择“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7.初试时间: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

8.考试地点及考场安排:详见准考证上相关信息。
9.初试成绩复核办法按照我校公布的相关通知为准。

10.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2〕3号)执行。

西北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

西北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李铁凡、邓宇、张一男。

1、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陪蚂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

2、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早期的研究生复试多只是一种形式,但从2006年大乱埋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复试的权重。

3、甚至把复试的权重加大为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实学并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为了确保复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教育部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考生进陪蚂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但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由招生单位自定。

研究生复试规范选拔程序:

(1)明确了实施复试工作的滚蚂权力、责任主体和管理职责:招生单位全面负责,校院二级管理,导师、专家集体考查。

(2)陪蚂对一些重要的复试环节作出规范性要求,如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等;每个复试小组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3)明确学校实行三公滚蚂开:即复试要求公开,办法公开,结果公开;同时要求招生单位统一制订导师、专家遴选和工作规范,并对所有人员进行*、业务和纪律的培训,使每一个人明确评判标准、规大乱埋则、程序和纪律。

西北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

西北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李铁凡、邓宇、张一男。

1、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陪蚂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

2、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早期的研究生复试多只是一种形式,但从2006年大乱埋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复试的权重。

3、甚至把复试的权重加大为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实学并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为了确保复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教育部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考生进陪蚂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但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由招生单位自定。

研究生复试规范选拔程序:

(1)明确了实施复试工作的滚蚂权力、责任主体和管理职责:招生单位全面负责,校院二级管理,导师、专家集体考查。

(2)陪蚂对一些重要的复试环节作出规范性要求,如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等;每个复试小组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3)明确学校实行三公滚蚂开:即复试要求公开,办法公开,结果公开;同时要求招生单位统一制订导师、专家遴选和工作规范,并对所有人员进行*、业务和纪律的培训,使每一个人明确评判标准、规大乱埋则、程序和纪律。

西北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

西北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李铁凡、邓宇、张一男。

1、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陪蚂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

2、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早期的研究生复试多只是一种形式,但从2006年大乱埋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复试的权重。

3、甚至把复试的权重加大为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实学并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为了确保复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教育部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考生进陪蚂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但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由招生单位自定。

研究生复试规范选拔程序:

(1)明确了实施复试工作的滚蚂权力、责任主体和管理职责:招生单位全面负责,校院二级管理,导师、专家集体考查。

(2)陪蚂对一些重要的复试环节作出规范性要求,如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等;每个复试小组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3)明确学校实行三公滚蚂开:即复试要求公开,办法公开,结果公开;同时要求招生单位统一制订导师、专家遴选和工作规范,并对所有人员进行*、业务和纪律的培训,使每一个人明确评判标准、规大乱埋则、程序和纪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