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柏拉图对话集
2024-03-18 17:46:41 责编:小OO
文档

简介:《柏拉图对话集》是20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古希腊]柏拉图,译者是王太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柏拉图对话集》——《裴洞篇》

《裴洞篇》是叙述苏格拉底在狱中临刑服毒以前和学生们最后一次对话,讨论哲学家如何对待生和死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生死不过是灵魂从肉体中分离解放出来,得到净化。由此论述了灵魂不灭和回忆说。同时,柏拉图系统地论述了“相”的特征,“相”和众多具体事物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朋友们,我们通常称为快乐的这种感觉真怪!它跟它的反面痛苦不可思议地联结在一起。 这两种感觉绝不会同时来到一个人身上,可是这人如果追求其中之一 并且抓住了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获得了它的反面,好像二者联在一起似的。如果艾索波想到它们的话,他会编出一个寓言说,它们老是打架,神想叫它们和解,可是做不到,于是把它们拦头一把抓住,因为这个原故,一个来了的时候另一个跟着就到。

「2」“的的确确,灵魂最能思考的时候,是在它摆脱一切干扰,不听,不看,不受痛苦或快乐影响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它不顾肉体,尽可能保持独立,尽量避免一切肉体的接触和往来,专心钻研实在的时候。”

「3」只要我们有形体,灵魂受到形体的累赘,我们就不能完全如愿以偿,获得真理。因为形体使我们不断地忙于满足存活的需要,种种疾病向我们袭来阻碍我们探究真实。形体使我们充满各种感情、*、恐惧以及各种幻想和愚妄,真正说来教我们不可能进行思考。战争、*和争斗的唯一原因是肉体及其各种*。因为一切战争的产生都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为了肉体而*赚钱的。我们是为发财而奔走的奴隶。就是由于这个原故,我们失掉了钻研哲学的余暇。最坏的是我们忙里偷闲关心哲学的时候,肉体经常闯进来用喧嚣和混乱打断我们的研究,使我们不能瞥见真理。实际上我们深信: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事某物得到纯粹的知识,那就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观照对象本身。看来根据我们的论证可见,我们所希求的、我们信誓旦旦地从事追索的智慧,只有在死后才能获得,生前根本不行。如果我们以血肉之躯不可能取得任何纯粹的知识,那就要末根本不可能求得知识,要末只有在死后才可能,因为只有那时灵魂才会与肉体分离,独立于肉体。看来我们在有生之年只能尽量接近知识,其办法是尽可能避免与肉体接触往来非绝对必须时不碰,不受肉体本性的影响,使自己纯粹独处,直到最后神使我们解脱。

「4」厌恶人类是由于并无充分认识就盲目信任某人。你认为这人是完全真实、可靠、可信的,后来却发现他下流、虚伪。 然后你又对另外一个人得到同样的认识。这样久而久之,先是把某人看成推心置腹的朋友, 然后是连续不断的争吵,于是对人人都发生厌恶,认为人人都没有真心。”

「5」如果有人攻击这个说法,你会对他不加理睬,先不答复,要看看他那些推论是不是彼此一致;你要对这个说法作出说明的时候,可以先认定另外一个你觉得高一级的最好的说法,作为说明的依据。这样一层一层往上攀登,直到找出合适的为止。

《柏拉图对话集》——《裴洞篇》

《裴洞篇》是叙述苏格拉底在狱中临刑服毒以前和学生们最后一次对话,讨论哲学家如何对待生和死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生死不过是灵魂从肉体中分离解放出来,得到净化。由此论述了灵魂不灭和回忆说。同时,柏拉图系统地论述了“相”的特征,“相”和众多具体事物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朋友们,我们通常称为快乐的这种感觉真怪!它跟它的反面痛苦不可思议地联结在一起。 这两种感觉绝不会同时来到一个人身上,可是这人如果追求其中之一 并且抓住了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获得了它的反面,好像二者联在一起似的。如果艾索波想到它们的话,他会编出一个寓言说,它们老是打架,神想叫它们和解,可是做不到,于是把它们拦头一把抓住,因为这个原故,一个来了的时候另一个跟着就到。

「2」“的的确确,灵魂最能思考的时候,是在它摆脱一切干扰,不听,不看,不受痛苦或快乐影响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它不顾肉体,尽可能保持独立,尽量避免一切肉体的接触和往来,专心钻研实在的时候。”

「3」只要我们有形体,灵魂受到形体的累赘,我们就不能完全如愿以偿,获得真理。因为形体使我们不断地忙于满足存活的需要,种种疾病向我们袭来阻碍我们探究真实。形体使我们充满各种感情、*、恐惧以及各种幻想和愚妄,真正说来教我们不可能进行思考。战争、*和争斗的唯一原因是肉体及其各种*。因为一切战争的产生都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为了肉体而*赚钱的。我们是为发财而奔走的奴隶。就是由于这个原故,我们失掉了钻研哲学的余暇。最坏的是我们忙里偷闲关心哲学的时候,肉体经常闯进来用喧嚣和混乱打断我们的研究,使我们不能瞥见真理。实际上我们深信: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事某物得到纯粹的知识,那就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观照对象本身。看来根据我们的论证可见,我们所希求的、我们信誓旦旦地从事追索的智慧,只有在死后才能获得,生前根本不行。如果我们以血肉之躯不可能取得任何纯粹的知识,那就要末根本不可能求得知识,要末只有在死后才可能,因为只有那时灵魂才会与肉体分离,独立于肉体。看来我们在有生之年只能尽量接近知识,其办法是尽可能避免与肉体接触往来非绝对必须时不碰,不受肉体本性的影响,使自己纯粹独处,直到最后神使我们解脱。

「4」厌恶人类是由于并无充分认识就盲目信任某人。你认为这人是完全真实、可靠、可信的,后来却发现他下流、虚伪。 然后你又对另外一个人得到同样的认识。这样久而久之,先是把某人看成推心置腹的朋友, 然后是连续不断的争吵,于是对人人都发生厌恶,认为人人都没有真心。”

「5」如果有人攻击这个说法,你会对他不加理睬,先不答复,要看看他那些推论是不是彼此一致;你要对这个说法作出说明的时候,可以先认定另外一个你觉得高一级的最好的说法,作为说明的依据。这样一层一层往上攀登,直到找出合适的为止。

《柏拉图对话集》——《裴洞篇》

《裴洞篇》是叙述苏格拉底在狱中临刑服毒以前和学生们最后一次对话,讨论哲学家如何对待生和死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生死不过是灵魂从肉体中分离解放出来,得到净化。由此论述了灵魂不灭和回忆说。同时,柏拉图系统地论述了“相”的特征,“相”和众多具体事物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朋友们,我们通常称为快乐的这种感觉真怪!它跟它的反面痛苦不可思议地联结在一起。 这两种感觉绝不会同时来到一个人身上,可是这人如果追求其中之一 并且抓住了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获得了它的反面,好像二者联在一起似的。如果艾索波想到它们的话,他会编出一个寓言说,它们老是打架,神想叫它们和解,可是做不到,于是把它们拦头一把抓住,因为这个原故,一个来了的时候另一个跟着就到。

「2」“的的确确,灵魂最能思考的时候,是在它摆脱一切干扰,不听,不看,不受痛苦或快乐影响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它不顾肉体,尽可能保持独立,尽量避免一切肉体的接触和往来,专心钻研实在的时候。”

「3」只要我们有形体,灵魂受到形体的累赘,我们就不能完全如愿以偿,获得真理。因为形体使我们不断地忙于满足存活的需要,种种疾病向我们袭来阻碍我们探究真实。形体使我们充满各种感情、*、恐惧以及各种幻想和愚妄,真正说来教我们不可能进行思考。战争、*和争斗的唯一原因是肉体及其各种*。因为一切战争的产生都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为了肉体而*赚钱的。我们是为发财而奔走的奴隶。就是由于这个原故,我们失掉了钻研哲学的余暇。最坏的是我们忙里偷闲关心哲学的时候,肉体经常闯进来用喧嚣和混乱打断我们的研究,使我们不能瞥见真理。实际上我们深信: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事某物得到纯粹的知识,那就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观照对象本身。看来根据我们的论证可见,我们所希求的、我们信誓旦旦地从事追索的智慧,只有在死后才能获得,生前根本不行。如果我们以血肉之躯不可能取得任何纯粹的知识,那就要末根本不可能求得知识,要末只有在死后才可能,因为只有那时灵魂才会与肉体分离,独立于肉体。看来我们在有生之年只能尽量接近知识,其办法是尽可能避免与肉体接触往来非绝对必须时不碰,不受肉体本性的影响,使自己纯粹独处,直到最后神使我们解脱。

「4」厌恶人类是由于并无充分认识就盲目信任某人。你认为这人是完全真实、可靠、可信的,后来却发现他下流、虚伪。 然后你又对另外一个人得到同样的认识。这样久而久之,先是把某人看成推心置腹的朋友, 然后是连续不断的争吵,于是对人人都发生厌恶,认为人人都没有真心。”

「5」如果有人攻击这个说法,你会对他不加理睬,先不答复,要看看他那些推论是不是彼此一致;你要对这个说法作出说明的时候,可以先认定另外一个你觉得高一级的最好的说法,作为说明的依据。这样一层一层往上攀登,直到找出合适的为止。

《柏拉图对话集》——《裴洞篇》

《裴洞篇》是叙述苏格拉底在狱中临刑服毒以前和学生们最后一次对话,讨论哲学家如何对待生和死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生死不过是灵魂从肉体中分离解放出来,得到净化。由此论述了灵魂不灭和回忆说。同时,柏拉图系统地论述了“相”的特征,“相”和众多具体事物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朋友们,我们通常称为快乐的这种感觉真怪!它跟它的反面痛苦不可思议地联结在一起。 这两种感觉绝不会同时来到一个人身上,可是这人如果追求其中之一 并且抓住了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获得了它的反面,好像二者联在一起似的。如果艾索波想到它们的话,他会编出一个寓言说,它们老是打架,神想叫它们和解,可是做不到,于是把它们拦头一把抓住,因为这个原故,一个来了的时候另一个跟着就到。

「2」“的的确确,灵魂最能思考的时候,是在它摆脱一切干扰,不听,不看,不受痛苦或快乐影响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它不顾肉体,尽可能保持独立,尽量避免一切肉体的接触和往来,专心钻研实在的时候。”

「3」只要我们有形体,灵魂受到形体的累赘,我们就不能完全如愿以偿,获得真理。因为形体使我们不断地忙于满足存活的需要,种种疾病向我们袭来阻碍我们探究真实。形体使我们充满各种感情、*、恐惧以及各种幻想和愚妄,真正说来教我们不可能进行思考。战争、*和争斗的唯一原因是肉体及其各种*。因为一切战争的产生都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为了肉体而*赚钱的。我们是为发财而奔走的奴隶。就是由于这个原故,我们失掉了钻研哲学的余暇。最坏的是我们忙里偷闲关心哲学的时候,肉体经常闯进来用喧嚣和混乱打断我们的研究,使我们不能瞥见真理。实际上我们深信: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事某物得到纯粹的知识,那就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观照对象本身。看来根据我们的论证可见,我们所希求的、我们信誓旦旦地从事追索的智慧,只有在死后才能获得,生前根本不行。如果我们以血肉之躯不可能取得任何纯粹的知识,那就要末根本不可能求得知识,要末只有在死后才可能,因为只有那时灵魂才会与肉体分离,独立于肉体。看来我们在有生之年只能尽量接近知识,其办法是尽可能避免与肉体接触往来非绝对必须时不碰,不受肉体本性的影响,使自己纯粹独处,直到最后神使我们解脱。

「4」厌恶人类是由于并无充分认识就盲目信任某人。你认为这人是完全真实、可靠、可信的,后来却发现他下流、虚伪。 然后你又对另外一个人得到同样的认识。这样久而久之,先是把某人看成推心置腹的朋友, 然后是连续不断的争吵,于是对人人都发生厌恶,认为人人都没有真心。”

「5」如果有人攻击这个说法,你会对他不加理睬,先不答复,要看看他那些推论是不是彼此一致;你要对这个说法作出说明的时候,可以先认定另外一个你觉得高一级的最好的说法,作为说明的依据。这样一层一层往上攀登,直到找出合适的为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