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怡康中医养生节
2024-03-12 00:16:15 责编:小OO
文档

杭州怡康中医肿瘤医院,经杭州市下城区卫生健康局批准建设,地址位于杭州市。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

  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十分重视脾胃功能,并将脾胃功能简称为“胃气”。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养气养血养形神,生长 收藏 和阴阳 ,顺其自然天人合,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然而,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 传统 文化 ,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 方法 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 瑜伽 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保健饮食原则

  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保持食量适度。

  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饮水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多甘多暖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比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食物,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如果食疗不能快速达到效果,可以配合穴位按摩、体育锻炼等,通经活络,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中医养生运动保健

  按脚趾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暖肚脐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搓腹部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敲胆经

  每天在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用力敲打,左右各两百下,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时间大约15分钟。这种做法可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功能,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揉太冲

中医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

  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十分重视脾胃功能,并将脾胃功能简称为“胃气”。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养气养血养形神,生长 收藏 和阴阳 ,顺其自然天人合,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然而,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 传统 文化 ,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 方法 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 瑜伽 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保健饮食原则

  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保持食量适度。

  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饮水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多甘多暖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比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食物,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如果食疗不能快速达到效果,可以配合穴位按摩、体育锻炼等,通经活络,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中医养生运动保健

  按脚趾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暖肚脐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搓腹部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敲胆经

  每天在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用力敲打,左右各两百下,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时间大约15分钟。这种做法可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功能,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揉太冲

养生| 中医养生的7个小技巧 拥享健康幸福生活

养生 之论

是通过各种方法颐 养生 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 养生 重

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所谓治未病,是指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

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

合性的强身益寿

活动。

说 情 志

其中有代表性的七种正常情志活动喜、怒、忧、思、悲、惊、恐称为“七情”,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 情感 的变化,亦有利有弊。人想要 健康 长寿,必须要学会清志调畅,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陶弘景在《 养生 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换一句话来说,人生时时刻刻都要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方能长寿。

戒 私 欲

养生 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当然,改变心态是最关键的,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太着魔执着追求,不要贪图声色犬马。摆正心态,才能排除自己的私欲杂念,才能真正做到 养生 ,拥有 健康 人生。

远 房 室

性生活要有节制。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倘贪恋美色,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节 饮 食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则可强身延寿,安享天年。反之,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妄于劳作,则可加速早衰,使人夭折损寿。若饮食搭配不当、过度过量食用等,均有可能损伤脾胃以及食物中毒,若能饮食有节,对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多 运 动

西方有句古话说:西方有句古话说:人类最好的医生就是空气、阳光和运动,它治疗的不止有身体,还有内心。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如果你不早运动、多运动、常运动,早晚还是得生病,不论是将来还是未来,运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顺性情 顺时节

养生 就是顺天时!过好每一天, 健康 一辈子。 健康 养生 ,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适时 养生 、择时 养生 、顺时 养生 。除此之外,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看了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获益匪浅?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了,中医 养生 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关于更多 养生 干货尽在公众号:成都青羊御生堂中医馆

养生| 中医养生的7个小技巧 拥享健康幸福生活

养生 之论

是通过各种方法颐 养生 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 养生 重

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所谓治未病,是指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

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

合性的强身益寿

活动。

说 情 志

其中有代表性的七种正常情志活动喜、怒、忧、思、悲、惊、恐称为“七情”,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 情感 的变化,亦有利有弊。人想要 健康 长寿,必须要学会清志调畅,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陶弘景在《 养生 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换一句话来说,人生时时刻刻都要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方能长寿。

戒 私 欲

养生 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当然,改变心态是最关键的,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太着魔执着追求,不要贪图声色犬马。摆正心态,才能排除自己的私欲杂念,才能真正做到 养生 ,拥有 健康 人生。

远 房 室

性生活要有节制。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倘贪恋美色,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节 饮 食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则可强身延寿,安享天年。反之,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妄于劳作,则可加速早衰,使人夭折损寿。若饮食搭配不当、过度过量食用等,均有可能损伤脾胃以及食物中毒,若能饮食有节,对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多 运 动

西方有句古话说:西方有句古话说:人类最好的医生就是空气、阳光和运动,它治疗的不止有身体,还有内心。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如果你不早运动、多运动、常运动,早晚还是得生病,不论是将来还是未来,运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顺性情 顺时节

养生 就是顺天时!过好每一天, 健康 一辈子。 健康 养生 ,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适时 养生 、择时 养生 、顺时 养生 。除此之外,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看了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获益匪浅?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了,中医 养生 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关于更多 养生 干货尽在公众号:成都青羊御生堂中医馆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养生了,俗话说身体是*的本钱,那么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是一个最基本的事情了,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中医养生小知识,快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小知识1

1、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中医养生小知识2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 养气养血养形神, 生长收藏和阴阳 , 顺其自然天人合, 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瑜伽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养生了,俗话说身体是*的本钱,那么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是一个最基本的事情了,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中医养生小知识,快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小知识1

1、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中医养生小知识2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 养气养血养形神, 生长收藏和阴阳 , 顺其自然天人合, 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瑜伽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养生药方_二十四节气养生药方是什么

中医 讲究 节气 ,你知道24节气的 养生 药方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二十四节气养生药方
  二十四节气养生· 立春 篇

  此外立春的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可选择:

  首乌干片(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

  虾仁韭菜([功效] 补肾 阳、固肾气、通乳汁),

  珍珠三鲜汤([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 清热 除烦)。

  食物禁忌:猪肝忌与黄豆、豆腐同食(同食易发痼疾);忌与鱼肉同食(同食令人伤神)。

  二十四节气养生· 雨水 篇

  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精神调摄:“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起居劳逸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 自然 ,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二十四节气养生· 惊蛰 篇

  在惊蛰节气中向大家重点介绍常见的四种体质的 养生方法 。

  一、阴虚体质: 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添澹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2.环境调摄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所以有条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到海边、林区、山区去 旅游 ,休假。住房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

  3.饮食调养其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4. 体育 锻炼 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 太极拳 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二、阳虚体质: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善恐或善悲。这种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

  2.环境调摄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十五至二十分钟。这样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3.体育锻炼阳虚体质的人,春夏秋冬都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4.饮食调养多食 壮阳 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汤(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加入焯好的羊肉500克,同炖至熟加适量食盐),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三、血瘀体质:凡是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瘀体质之人。

  养生方法:

  1.体育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 交谊舞 、太极拳、 保健 按摩 等能使身体各部都活跃起来的,是有助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

  2.精神调养血瘀体质的人多有气郁之证,培养乐观情绪至关重要。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变。反之,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倾向。

  3.饮食调养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川芎、丹参、地黄、地榆、五加皮)和肉类褒汤饮用。

  四、痰湿体质: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卷身重,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 在阴雨季节,避免湿邪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2.饮食调节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

  3.体育锻炼痰湿之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各种 舞蹈 、 球类 等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

  总之,无论你属于何种体质的人,只要坚持有目的的保健养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延长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 健康 长寿的人。

  二十四节气养生· 春分 篇

  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款适宜膳食。

  白烧鳝鱼

  [配料] 鳝鱼500克,黄酒、葱白、生姜、食盐、胡椒粉、 植物 油各适量。

  [做法] 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到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功效] 补虚损,止便血。对于 产后 虚嬴, 痔疮 出血,下痢脓血,脏腑耗损效果尤其为好。

  注意: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鳝鱼,都不可忘记佐以胡椒。

  杜仲腰花

  [配料] 杜仲12克,猪肾250克,葱、姜、蒜、花椒、醋、酱油、绍酒、干淀粉、盐、白砂糖、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杜仲清水煎浓汁50毫升,(加淀粉、绍酒、味精、酱油、盐、白砂糖,兑成芡汁分成三份备用)。猪腰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浸入一份芡汁内,葱、姜、蒜洗净切段、片待用。

  炒锅大火烧热,倒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花椒,待香味出来,投入腰花、葱、姜、蒜快速炒散加入芡汁,继续翻炒几分钟,加入另一份芡汁和醋翻炒均匀,起锅即成。

  [功效] 壮筋骨,降 血压 。

  药食合用,共奏补肾、健骨、降压之功。无病食之,亦可强健筋骨。

  大蒜烧茄子

  [配料] 大蒜25克,茄子500克,葱、姜、淀粉、酱油、白糖、食盐、味精、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做法] 茄子去蒂洗净,剖成两瓣,在每瓣的表面上花成十字花刀,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块(不要切断)。葱、姜洗净切碎,大蒜洗净切成两瓣备用。

  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待七成热时,将茄子逐个放入锅内翻炒见*时,再下入姜末、酱油、食盐、蒜瓣及清汤,烧沸后,用文火闷10分钟,翻匀,撒入葱花,再用白糖、淀粉加水调成芡,收汁合匀,加入味精起锅即成。

  [功效] 凉血止血,消肿定痛。多要用于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紫斑等病症。

  本方取其茄子甘寒之特性,清血热、散瘀中肿、利水湿、止疼痛,佐以辛温之大蒜,可暖脾胃、行气滞、消徵瘕、解邪毒。茄子中所富含的维生素D,能增强血管弹性,防止小血管出血。

  二十四节气养生· 清明 篇

  阴虚阳亢证,取野菊花5—10克,加水煮沸3—5分钟代茶饮。

  肝肾阴虚证,可选食蜂乳。

  阴阳两虚证,可取枸杞、胡桃肉、黑芝麻各20克水煎,每日一次与汤同服。

  这里再给大家介绍几款防治高血压病的菜肴(选自《高血压防治》)。

  家常公鸡

  [配料] 嫩公鸡250克,芹菜75克,冬笋10克,辣椒20克,瘦肉汤30克,姜、豆瓣酱、白糖、酱油、醋、食盐、淀粉、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鸡肉切成小块,用有水焯后捞出备用;芹菜切断,冬笋切细条,辣椒剁碎,姜取其末,淀粉兑成湿粉,取一半和酱油、料酒、醋、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味精、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

  植物油入锅加热,先煸鸡块至鸡肉变白,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一会儿,倒入调好的粉芡,随炒随搅至熟起锅即成。

  [功效] 温中补虚,降压安神。适用于高血压、 冠心病 、 营养 补良、术后恢复期患者食用。

  口磨白菜

  [配料] 白菜250克,干口磨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 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 清热除烦,益胃气、降 血脂 。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鸡汤鱼卷

  [配料] 鲜活鲤鱼250克,瘦猪肉30克,鸡蛋清、豌豆各10克,火腿8克,冬笋、鸡汤、料酒、酱油、盐、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 火腿蒸熟切丝,冬笋切丝,姜、瘦肉剁成末,淀粉水调成湿粉,活鱼常规处理,剔去骨刺,片成小长方形鱼片。肉末加入酱油、半个蛋清和料酒、味精、姜末、及一半湿淀粉搅拌成馅,剩下的蛋清与湿淀粉调成糊状,把鱼平放在案板上,先抹上一层糊,再放上肉馅,把鱼片卷起来,再涂上少许糊把鱼卷粘住。将鸡汤至于旺火烧开,改为小火,将卷好的鱼卷下入锅内汆一下,去掉浮沫使汤清凉,待鱼卷熟后,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笋和其它佐料加入汤内,烧开及成。

  [功效] 滋阴 润燥,清热利湿。对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 肾炎 、 消化 不良等都为适宜。

二十四节气养生药方_二十四节气养生药方是什么

中医 讲究 节气 ,你知道24节气的 养生 药方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二十四节气养生药方
  二十四节气养生· 立春 篇

  此外立春的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可选择:

  首乌干片(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

  虾仁韭菜([功效] 补肾 阳、固肾气、通乳汁),

  珍珠三鲜汤([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 清热 除烦)。

  食物禁忌:猪肝忌与黄豆、豆腐同食(同食易发痼疾);忌与鱼肉同食(同食令人伤神)。

  二十四节气养生· 雨水 篇

  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精神调摄:“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起居劳逸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 自然 ,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二十四节气养生· 惊蛰 篇

  在惊蛰节气中向大家重点介绍常见的四种体质的 养生方法 。

  一、阴虚体质: 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添澹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2.环境调摄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所以有条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到海边、林区、山区去 旅游 ,休假。住房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

  3.饮食调养其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4. 体育 锻炼 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 太极拳 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二、阳虚体质: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善恐或善悲。这种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

  2.环境调摄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十五至二十分钟。这样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3.体育锻炼阳虚体质的人,春夏秋冬都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4.饮食调养多食 壮阳 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汤(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加入焯好的羊肉500克,同炖至熟加适量食盐),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三、血瘀体质:凡是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瘀体质之人。

  养生方法:

  1.体育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 交谊舞 、太极拳、 保健 按摩 等能使身体各部都活跃起来的,是有助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

  2.精神调养血瘀体质的人多有气郁之证,培养乐观情绪至关重要。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变。反之,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倾向。

  3.饮食调养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川芎、丹参、地黄、地榆、五加皮)和肉类褒汤饮用。

  四、痰湿体质: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卷身重,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 在阴雨季节,避免湿邪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2.饮食调节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

  3.体育锻炼痰湿之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各种 舞蹈 、 球类 等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

  总之,无论你属于何种体质的人,只要坚持有目的的保健养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延长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 健康 长寿的人。

  二十四节气养生· 春分 篇

  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款适宜膳食。

  白烧鳝鱼

  [配料] 鳝鱼500克,黄酒、葱白、生姜、食盐、胡椒粉、 植物 油各适量。

  [做法] 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到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功效] 补虚损,止便血。对于 产后 虚嬴, 痔疮 出血,下痢脓血,脏腑耗损效果尤其为好。

  注意: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鳝鱼,都不可忘记佐以胡椒。

  杜仲腰花

  [配料] 杜仲12克,猪肾250克,葱、姜、蒜、花椒、醋、酱油、绍酒、干淀粉、盐、白砂糖、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杜仲清水煎浓汁50毫升,(加淀粉、绍酒、味精、酱油、盐、白砂糖,兑成芡汁分成三份备用)。猪腰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浸入一份芡汁内,葱、姜、蒜洗净切段、片待用。

  炒锅大火烧热,倒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花椒,待香味出来,投入腰花、葱、姜、蒜快速炒散加入芡汁,继续翻炒几分钟,加入另一份芡汁和醋翻炒均匀,起锅即成。

  [功效] 壮筋骨,降 血压 。

  药食合用,共奏补肾、健骨、降压之功。无病食之,亦可强健筋骨。

  大蒜烧茄子

  [配料] 大蒜25克,茄子500克,葱、姜、淀粉、酱油、白糖、食盐、味精、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做法] 茄子去蒂洗净,剖成两瓣,在每瓣的表面上花成十字花刀,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块(不要切断)。葱、姜洗净切碎,大蒜洗净切成两瓣备用。

  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待七成热时,将茄子逐个放入锅内翻炒见*时,再下入姜末、酱油、食盐、蒜瓣及清汤,烧沸后,用文火闷10分钟,翻匀,撒入葱花,再用白糖、淀粉加水调成芡,收汁合匀,加入味精起锅即成。

  [功效] 凉血止血,消肿定痛。多要用于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紫斑等病症。

  本方取其茄子甘寒之特性,清血热、散瘀中肿、利水湿、止疼痛,佐以辛温之大蒜,可暖脾胃、行气滞、消徵瘕、解邪毒。茄子中所富含的维生素D,能增强血管弹性,防止小血管出血。

  二十四节气养生· 清明 篇

  阴虚阳亢证,取野菊花5—10克,加水煮沸3—5分钟代茶饮。

  肝肾阴虚证,可选食蜂乳。

  阴阳两虚证,可取枸杞、胡桃肉、黑芝麻各20克水煎,每日一次与汤同服。

  这里再给大家介绍几款防治高血压病的菜肴(选自《高血压防治》)。

  家常公鸡

  [配料] 嫩公鸡250克,芹菜75克,冬笋10克,辣椒20克,瘦肉汤30克,姜、豆瓣酱、白糖、酱油、醋、食盐、淀粉、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鸡肉切成小块,用有水焯后捞出备用;芹菜切断,冬笋切细条,辣椒剁碎,姜取其末,淀粉兑成湿粉,取一半和酱油、料酒、醋、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味精、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

  植物油入锅加热,先煸鸡块至鸡肉变白,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一会儿,倒入调好的粉芡,随炒随搅至熟起锅即成。

  [功效] 温中补虚,降压安神。适用于高血压、 冠心病 、 营养 补良、术后恢复期患者食用。

  口磨白菜

  [配料] 白菜250克,干口磨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 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 清热除烦,益胃气、降 血脂 。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鸡汤鱼卷

  [配料] 鲜活鲤鱼250克,瘦猪肉30克,鸡蛋清、豌豆各10克,火腿8克,冬笋、鸡汤、料酒、酱油、盐、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 火腿蒸熟切丝,冬笋切丝,姜、瘦肉剁成末,淀粉水调成湿粉,活鱼常规处理,剔去骨刺,片成小长方形鱼片。肉末加入酱油、半个蛋清和料酒、味精、姜末、及一半湿淀粉搅拌成馅,剩下的蛋清与湿淀粉调成糊状,把鱼平放在案板上,先抹上一层糊,再放上肉馅,把鱼片卷起来,再涂上少许糊把鱼卷粘住。将鸡汤至于旺火烧开,改为小火,将卷好的鱼卷下入锅内汆一下,去掉浮沫使汤清凉,待鱼卷熟后,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笋和其它佐料加入汤内,烧开及成。

  [功效] 滋阴 润燥,清热利湿。对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 肾炎 、 消化 不良等都为适宜。

24节气导引养生法

  每个节气有一个对应的导引术,二十四节气共二十四个导引术。下面我给大家介绍24节气导引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24节气导引养生法

  古人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他们将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经络养生、脏腑养生等理论和 方法 完美地融为一体,编创了这套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讲求“按时行功,分经治病;身心行境,天人相应”,以达到养生保健、健康快乐的目的。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医的时间智慧》包括入门篇(练习姿势、姿势要领、呼吸方法、功前热身、功后导引),诀窍篇,春、夏、秋、冬四季导引术各一篇。每一式导引术均从以下十二个方面进行介绍,即节气(每个节气的特点以及人体相应的变化)、三候(相应节气代表性动植物的变化)、古代图谱原文、动作名称及其内涵、口诀、导引动作、要领、功用、方向、时间、说明、摄养。全书图文并茂,便于广大读者学练。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一个节气一套动作,一共二十四套动作,每套动作都配有朗朗上口的歌诀,可以舞之,可以歌之,雅俗共赏,全民同乐。学习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养生健身的新气息、新方法与新时尚。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医的时间智慧》由张明亮所著。

  二十四节气养生 立夏 衣裳单薄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 立秋 前,包括立夏、 小满 、忙种、 夏至 、 小暑 、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包括了主血、主脉两方面。血指血液,脉指脉管,又称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液运载的营养物质能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个全身都得到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或促、涩。

  立夏节气常常容易感觉到燥热,人们就衣单被薄在外不注意立夏的保养,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 雨水 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江西一带还有立夏 饮茶 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称心藏神。所谓的神,中医学对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学中认为,精气是构*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神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二,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皆在心的统一指挥之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活动。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24节气导引养生法

  每个节气有一个对应的导引术,二十四节气共二十四个导引术。下面我给大家介绍24节气导引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24节气导引养生法

  古人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他们将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经络养生、脏腑养生等理论和 方法 完美地融为一体,编创了这套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讲求“按时行功,分经治病;身心行境,天人相应”,以达到养生保健、健康快乐的目的。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医的时间智慧》包括入门篇(练习姿势、姿势要领、呼吸方法、功前热身、功后导引),诀窍篇,春、夏、秋、冬四季导引术各一篇。每一式导引术均从以下十二个方面进行介绍,即节气(每个节气的特点以及人体相应的变化)、三候(相应节气代表性动植物的变化)、古代图谱原文、动作名称及其内涵、口诀、导引动作、要领、功用、方向、时间、说明、摄养。全书图文并茂,便于广大读者学练。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一个节气一套动作,一共二十四套动作,每套动作都配有朗朗上口的歌诀,可以舞之,可以歌之,雅俗共赏,全民同乐。学习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养生健身的新气息、新方法与新时尚。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医的时间智慧》由张明亮所著。

  二十四节气养生 立夏 衣裳单薄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 立秋 前,包括立夏、 小满 、忙种、 夏至 、 小暑 、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包括了主血、主脉两方面。血指血液,脉指脉管,又称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液运载的营养物质能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个全身都得到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或促、涩。

  立夏节气常常容易感觉到燥热,人们就衣单被薄在外不注意立夏的保养,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 雨水 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江西一带还有立夏 饮茶 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称心藏神。所谓的神,中医学对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学中认为,精气是构*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神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二,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皆在心的统一指挥之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活动。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24节气导引养生法

  每个节气有一个对应的导引术,二十四节气共二十四个导引术。下面我给大家介绍24节气导引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24节气导引养生法

  古人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他们将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经络养生、脏腑养生等理论和 方法 完美地融为一体,编创了这套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讲求“按时行功,分经治病;身心行境,天人相应”,以达到养生保健、健康快乐的目的。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医的时间智慧》包括入门篇(练习姿势、姿势要领、呼吸方法、功前热身、功后导引),诀窍篇,春、夏、秋、冬四季导引术各一篇。每一式导引术均从以下十二个方面进行介绍,即节气(每个节气的特点以及人体相应的变化)、三候(相应节气代表性动植物的变化)、古代图谱原文、动作名称及其内涵、口诀、导引动作、要领、功用、方向、时间、说明、摄养。全书图文并茂,便于广大读者学练。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一个节气一套动作,一共二十四套动作,每套动作都配有朗朗上口的歌诀,可以舞之,可以歌之,雅俗共赏,全民同乐。学习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养生健身的新气息、新方法与新时尚。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医的时间智慧》由张明亮所著。

  二十四节气养生 立夏 衣裳单薄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 立秋 前,包括立夏、 小满 、忙种、 夏至 、 小暑 、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包括了主血、主脉两方面。血指血液,脉指脉管,又称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液运载的营养物质能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个全身都得到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或促、涩。

  立夏节气常常容易感觉到燥热,人们就衣单被薄在外不注意立夏的保养,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 雨水 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江西一带还有立夏 饮茶 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称心藏神。所谓的神,中医学对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学中认为,精气是构*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神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二,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皆在心的统一指挥之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活动。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中医养生:24节气之寒露

国庆长假已经结束

寒露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到来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

天气越来越冷

那么寒露节气应如何 养生 呢?

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多吃银耳、核桃、番茄、萝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早餐宜吃温食,最好喝热粥,具有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苹果等水果。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因此经常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

寒露一到,冬天的脚步也不远了,你的身体是否做好了准备?
衣:寒露后注意脚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食:增加甘淡滋润之品,即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住:睡眠充足缓解秋乏,“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鸿俱兴”。
行:积极外出锻炼防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豁达快乐之心。

中医小贴士: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 艾灸 解决这个问题。

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 艾灸 对准神阙穴(肚脐),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一次,连灸10次为一疗程。

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冬季效果最佳。

宜宾市中医医院门诊理疗室 开展理疗项目(如:中药浴足、艾灸、刮痧、耳穴埋豆等理疗),科室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进行药物配伍,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予以适宜的理疗技术操作,从而调整血液循环,调节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消除致病因素,达到治病的目的。


地址:宜宾市西区大湾路2号

电话:0831-7865028

公交车路线:17路,18路,26路,31路,36路等


2.文章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中医养生:24节气之寒露

国庆长假已经结束

寒露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到来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

天气越来越冷

那么寒露节气应如何 养生 呢?

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多吃银耳、核桃、番茄、萝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早餐宜吃温食,最好喝热粥,具有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苹果等水果。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因此经常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

寒露一到,冬天的脚步也不远了,你的身体是否做好了准备?
衣:寒露后注意脚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食:增加甘淡滋润之品,即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住:睡眠充足缓解秋乏,“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鸿俱兴”。
行:积极外出锻炼防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豁达快乐之心。

中医小贴士: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 艾灸 解决这个问题。

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 艾灸 对准神阙穴(肚脐),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一次,连灸10次为一疗程。

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冬季效果最佳。

宜宾市中医医院门诊理疗室 开展理疗项目(如:中药浴足、艾灸、刮痧、耳穴埋豆等理疗),科室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进行药物配伍,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予以适宜的理疗技术操作,从而调整血液循环,调节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消除致病因素,达到治病的目的。


地址:宜宾市西区大湾路2号

电话:0831-7865028

公交车路线:17路,18路,26路,31路,36路等


2.文章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中医养生:24节气之寒露

国庆长假已经结束

寒露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到来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

天气越来越冷

那么寒露节气应如何 养生 呢?

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多吃银耳、核桃、番茄、萝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早餐宜吃温食,最好喝热粥,具有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苹果等水果。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因此经常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

寒露一到,冬天的脚步也不远了,你的身体是否做好了准备?
衣:寒露后注意脚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食:增加甘淡滋润之品,即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住:睡眠充足缓解秋乏,“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鸿俱兴”。
行:积极外出锻炼防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豁达快乐之心。

中医小贴士: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 艾灸 解决这个问题。

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 艾灸 对准神阙穴(肚脐),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一次,连灸10次为一疗程。

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冬季效果最佳。

宜宾市中医医院门诊理疗室 开展理疗项目(如:中药浴足、艾灸、刮痧、耳穴埋豆等理疗),科室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进行药物配伍,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予以适宜的理疗技术操作,从而调整血液循环,调节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消除致病因素,达到治病的目的。


地址:宜宾市西区大湾路2号

电话:0831-7865028

公交车路线:17路,18路,26路,31路,36路等


2.文章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立春

  2月4日

  春季的开始。此时阳气初生,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精神方面,戒暴怒,忌忧郁,应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立春时节正是肝气升发的时候,饮食宜减咸酸,增辛辣味,可选择芹菜、豆豉、葱、香菜、花生、鸡、猪肉、鱼、牛肉等进行配方选膳,还可选择一些药膳进行食补,如芹菜煲大枣、花生仁拌芹菜、枸杞子饮、芹菜首乌瘦肉粥、八宝饭。

  推荐穴位:百会,升举阳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雨水

  2月19日

  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此时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适当春捂,同时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

  饮食调养上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金橘山药小米粥、玫瑰花糕、砂仁鲫鱼汤。

  推荐穴位:阴陵泉,健脾化湿。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惊蛰

  3月5日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饮食调养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也可选择食疗方,如山药玉米粉粥、山药扁豆饭、菠菜猪肝汤。

  推荐穴位:阳陵泉,疏肝利胆。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春分

  3月20日

  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保健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饮食要戒酸增辛,补肾补肝。同时,进入春分时节后雨水较多,易生湿,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脾祛湿,可多吃姜、葱、荞、淮山、枸杞、土豆、鸡肉、鲫鱼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如山药扁豆鲤鱼汤、茯苓粥、太子参大枣陈皮茶、猪肚白术汤、佛手茯苓瘦肉粥。

  推荐穴位:太冲,疏肝理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清明

  4月4日

  含有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

  此时肾气渐弱,心气渐起,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少吃“发”物,如芋头、鹅等,可以多食枸杞叶、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同时,也可以结合食疗药膳进行调理,如:太子参大枣陈皮茶、枸杞瘦肉汤、菊花枸杞粥、扁豆粟米饭。

  推荐穴位:三阴交,疏肝健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谷雨

  4月20日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

  谷雨时节,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常用药膳有:海带银耳羹、玉米须大枣黑豆粥、山药内金鳝鱼汤。

  推荐穴位:中脘,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夏

  5月5日

  夏季的开始。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时节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应增酸减苦,并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平时可多吃鱼、鸡肉、瘦肉、豆类、玉米、山楂、芥菜、苋菜、冬瓜、芦笋、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还可食用药膳,如鸭肉冬瓜汤、黄鳝饭、山药枣豆糕、山楂麦芽饮。

  推荐穴位:神门,养心安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满

  5月20日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此时风火相煸,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要注意调适心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瓜、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也可配合药膳调理,如:太子参荷叶粥、陈皮鸭肉汤、茅根饮、荸荠瘦肉汤

  推荐穴位:内关,清心泻火。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芒种

  6月5日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情志方面,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机体才能轻松自如。

  芒种时节天气炎热,汗出较多,容易耗气伤津,饮食宜减酸增苦,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具有祛暑生津、益气健脾的饮食,如:苦瓜、节瓜、水瓜、黄瓜、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西红柿、木耳、西瓜等。也可结合清补药膳:茅根竹蔗饮、苡仁淡菜虾仁煲冬瓜、茯苓扁豆苡米粥、泥鳅汤。

  推荐穴位:劳宫,清心泄热。按揉穴位10分钟。

   夏至

  6月21日

  夏天的极致。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年老体弱者应早睡早起。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

  夏至在农历五月,属火,此时肝气弱,心气正旺,金气受伤,饮食宜减酸增苦,可多饮绿豆汤,多食新鲜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苋菜、西红柿、节瓜、冬瓜、丝瓜、水瓜、荔枝、桂圆、西瓜等。但要注意冷食、冰冻瓜果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可结合以下药膳调理:荸荠竹蔗茅根饮、茄子烧荸荠,冬瓜三豆汤、白术茯苓鲫鱼汤。

  推荐穴位:印堂,开窍醒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暑

  7月7日

  小暑是炎热的开始,亦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小暑正值长夏,在饮食方面要增咸减甘,以滋肾脏。此时是脾胃较弱的时候,勿恣意进食生冷,也要少吃油腻、味重之品。注意食热食、软食,以减轻肠胃负担。可多吃黄皮、龙眼、蜜桃、西瓜、冬瓜、丝瓜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海带绿豆粥、生姜泥鳅炖豆腐、绿豆鲜藕炖瘦肉。

  推荐穴位:曲池,调肠通腑。按揉穴位10分钟。

   大暑

  7月22日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要做好防暑保健,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并多补充水分。

  大暑节气,脾脏旺而肾气微,饮食宜减肥浓之物。中医认为“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大暑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还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

  推荐穴位:天枢,可调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处露秋寒 霜降

   立秋

  8月7日

  秋季的开始。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天气也是阳气退避,阴气主事的时候,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夜晚别贪凉,尤其入睡后要预防受凉。晨起可做吐纳练习或鸣天鼓等保健运动,不宜做运动量大、出汗多的运动,以保全阳气。

  立秋时肝心少气,肺脏独旺,此时饮食宜“増咸减辛”,以养脾胃。少吃姜、葱、辣椒,可多吃胡萝卜、芥菜、番茄、莲藕、豆角、玉米、梨、龙眼、菠萝、哈密瓜等黄绿色果蔬。

  推荐穴位:列缺,养肺益气。按揉穴位10分钟。

   处暑

  8月23日

  炎热的结束。此时三伏天虽已近尾声,但白天仍较炎热,颇有“秋老虎,毒如虎”的感觉。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收,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俗称“秋乏”,适当午睡利于化解秋乏。

  这个时期,气候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饮食上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少吃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多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物,以防秋燥。日常起居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推荐穴位:足三里,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白露

  9月7日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注意早晚不要受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这个道理。

  白露时节,肺气清肃,此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宁神定志。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比夏天适当增加,以少量出汗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气血调顺。

  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辛润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头、沙葛、萝卜、银耳、蜜枣等。入秋后,胃肠气血仍未充,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推荐穴位:神阙,润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分

  9月22日

  这天昼夜等长,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虽会秋雨绵绵,但秋燥越来越明显。

  秋分过后,逐渐步入深秋,注意保暖,但不可一下子添加过多衣被,所谓的“秋冻”,就是让体温调节中枢能得到适当锻炼,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冬季。

  为防秋燥,多喝水,多吃酸味甘润、降肺气的果蔬,如萝卜、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推荐穴位:合谷,益肺泻热。按揉穴位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寒露

  10月8日

  已是深秋,空气已结露水,大自然肃杀之气明显,“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也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饮食也要适当补益肝肾,顺养元气,以顺应自然界 收藏 之气。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鸡、鸭、牛肉、鱼虾、泥鳅、大枣、山药等食物。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秋游的好时候,极目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所有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时消散。

  推荐穴位:迎香,通窍理气。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霜降

  10月23日

  秋季的最后一节气,天气渐冷。在广州,秋燥越来越明显,此时养生要注意防秋燥,要早卧早起,让身体各个脏腑得到充分的调整。

  秋季体表的气血向体内运行,皮肤纹理开放,易感受外邪致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宜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蜀黍、萝卜、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如冰糖炖雪梨、银耳枸杞百合汤。

  推荐穴位:膻中,理气化痰。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冬雪雪冬小 大寒

   立冬

  11月7日

  冬季的开始。养生原则要顺应冬季阳气潜藏的规律,不要扰动阳气,以“养藏”为根本。起居要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运动要以静态运动为主,可选择八段锦、十六段锦、 太极拳 等,不宜激烈运动。冬季饮食调养,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重在养肾。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都不错,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水果,如梨、冬枣、柑橘等。

  推荐穴位:涌泉,滋阴益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雪

  11月22日

  在北方开始降雪。由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此时宜静养,早睡晚起,以利于阳气的闭藏。不宜剧烈运动,避免扰动阳气。多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经通脉的作用。

  此时饮食应阴阳并重,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腰果、枸杞、茨实、山药、板栗、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葚、黄精等。

  推荐穴位:太溪,滋阴温阳。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雪

  12月7日

  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南方也寒风萧萧,颇为寒冷。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素体虚弱的人群更要抓住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饮食宜増苦味,忌咸,补理肺胃。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黄芪、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花生、山药、板栗等。另外,因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吃新鲜蔬果,如橘子、苹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

  推荐穴位:气海,培补元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冬至

  12月21日

  冬天的极致,数九的开始,进补的佳时。此时人体阳气初生,火力方微,保护初生的阳气是养生的要点。

  少运动或不运动。冬至前后要睡好“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晚23时至凌晨1)和午时(中午11时至13时)按时入睡,有助于一天中,甚至一年中阴阳之气的更替。饮食性味宜减咸而増苦,补理脾胃。可选用牛肉、羊肉、狗肉等,多吃核桃、芋头、枸杞、海参、羊肾、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

  推荐穴位:关元,滋补肾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寒

  1月6日

  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将进入三九天。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故要注意保暖。

  小寒的养生要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此时饮食调理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枸杞、大枣等。日常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山药、栗子、杏仁、松子、葡萄干等。

  推荐穴位:肾俞,养肾收藏。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寒

  1月20日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万物蛰藏的时令。应早睡晚起,护好阳气。注意防风御寒,不过度操劳,使神志内藏。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大寒时节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此外,建议睡前泡脚。“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

  饮食忌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阳虚者可多吃羊肉、鸡肉;阴虚者可多吃鸭肉、藕、木耳等。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立春

  2月4日

  春季的开始。此时阳气初生,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精神方面,戒暴怒,忌忧郁,应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立春时节正是肝气升发的时候,饮食宜减咸酸,增辛辣味,可选择芹菜、豆豉、葱、香菜、花生、鸡、猪肉、鱼、牛肉等进行配方选膳,还可选择一些药膳进行食补,如芹菜煲大枣、花生仁拌芹菜、枸杞子饮、芹菜首乌瘦肉粥、八宝饭。

  推荐穴位:百会,升举阳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雨水

  2月19日

  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此时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适当春捂,同时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

  饮食调养上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金橘山药小米粥、玫瑰花糕、砂仁鲫鱼汤。

  推荐穴位:阴陵泉,健脾化湿。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惊蛰

  3月5日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饮食调养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也可选择食疗方,如山药玉米粉粥、山药扁豆饭、菠菜猪肝汤。

  推荐穴位:阳陵泉,疏肝利胆。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春分

  3月20日

  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保健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饮食要戒酸增辛,补肾补肝。同时,进入春分时节后雨水较多,易生湿,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脾祛湿,可多吃姜、葱、荞、淮山、枸杞、土豆、鸡肉、鲫鱼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如山药扁豆鲤鱼汤、茯苓粥、太子参大枣陈皮茶、猪肚白术汤、佛手茯苓瘦肉粥。

  推荐穴位:太冲,疏肝理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清明

  4月4日

  含有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

  此时肾气渐弱,心气渐起,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少吃“发”物,如芋头、鹅等,可以多食枸杞叶、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同时,也可以结合食疗药膳进行调理,如:太子参大枣陈皮茶、枸杞瘦肉汤、菊花枸杞粥、扁豆粟米饭。

  推荐穴位:三阴交,疏肝健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谷雨

  4月20日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

  谷雨时节,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常用药膳有:海带银耳羹、玉米须大枣黑豆粥、山药内金鳝鱼汤。

  推荐穴位:中脘,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夏

  5月5日

  夏季的开始。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时节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应增酸减苦,并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平时可多吃鱼、鸡肉、瘦肉、豆类、玉米、山楂、芥菜、苋菜、冬瓜、芦笋、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还可食用药膳,如鸭肉冬瓜汤、黄鳝饭、山药枣豆糕、山楂麦芽饮。

  推荐穴位:神门,养心安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满

  5月20日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此时风火相煸,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要注意调适心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瓜、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也可配合药膳调理,如:太子参荷叶粥、陈皮鸭肉汤、茅根饮、荸荠瘦肉汤

  推荐穴位:内关,清心泻火。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芒种

  6月5日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情志方面,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机体才能轻松自如。

  芒种时节天气炎热,汗出较多,容易耗气伤津,饮食宜减酸增苦,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具有祛暑生津、益气健脾的饮食,如:苦瓜、节瓜、水瓜、黄瓜、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西红柿、木耳、西瓜等。也可结合清补药膳:茅根竹蔗饮、苡仁淡菜虾仁煲冬瓜、茯苓扁豆苡米粥、泥鳅汤。

  推荐穴位:劳宫,清心泄热。按揉穴位10分钟。

   夏至

  6月21日

  夏天的极致。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年老体弱者应早睡早起。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

  夏至在农历五月,属火,此时肝气弱,心气正旺,金气受伤,饮食宜减酸增苦,可多饮绿豆汤,多食新鲜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苋菜、西红柿、节瓜、冬瓜、丝瓜、水瓜、荔枝、桂圆、西瓜等。但要注意冷食、冰冻瓜果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可结合以下药膳调理:荸荠竹蔗茅根饮、茄子烧荸荠,冬瓜三豆汤、白术茯苓鲫鱼汤。

  推荐穴位:印堂,开窍醒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暑

  7月7日

  小暑是炎热的开始,亦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小暑正值长夏,在饮食方面要增咸减甘,以滋肾脏。此时是脾胃较弱的时候,勿恣意进食生冷,也要少吃油腻、味重之品。注意食热食、软食,以减轻肠胃负担。可多吃黄皮、龙眼、蜜桃、西瓜、冬瓜、丝瓜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海带绿豆粥、生姜泥鳅炖豆腐、绿豆鲜藕炖瘦肉。

  推荐穴位:曲池,调肠通腑。按揉穴位10分钟。

   大暑

  7月22日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要做好防暑保健,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并多补充水分。

  大暑节气,脾脏旺而肾气微,饮食宜减肥浓之物。中医认为“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大暑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还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

  推荐穴位:天枢,可调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处露秋寒 霜降

   立秋

  8月7日

  秋季的开始。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天气也是阳气退避,阴气主事的时候,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夜晚别贪凉,尤其入睡后要预防受凉。晨起可做吐纳练习或鸣天鼓等保健运动,不宜做运动量大、出汗多的运动,以保全阳气。

  立秋时肝心少气,肺脏独旺,此时饮食宜“増咸减辛”,以养脾胃。少吃姜、葱、辣椒,可多吃胡萝卜、芥菜、番茄、莲藕、豆角、玉米、梨、龙眼、菠萝、哈密瓜等黄绿色果蔬。

  推荐穴位:列缺,养肺益气。按揉穴位10分钟。

   处暑

  8月23日

  炎热的结束。此时三伏天虽已近尾声,但白天仍较炎热,颇有“秋老虎,毒如虎”的感觉。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收,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俗称“秋乏”,适当午睡利于化解秋乏。

  这个时期,气候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饮食上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少吃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多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物,以防秋燥。日常起居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推荐穴位:足三里,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白露

  9月7日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注意早晚不要受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这个道理。

  白露时节,肺气清肃,此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宁神定志。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比夏天适当增加,以少量出汗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气血调顺。

  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辛润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头、沙葛、萝卜、银耳、蜜枣等。入秋后,胃肠气血仍未充,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推荐穴位:神阙,润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分

  9月22日

  这天昼夜等长,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虽会秋雨绵绵,但秋燥越来越明显。

  秋分过后,逐渐步入深秋,注意保暖,但不可一下子添加过多衣被,所谓的“秋冻”,就是让体温调节中枢能得到适当锻炼,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冬季。

  为防秋燥,多喝水,多吃酸味甘润、降肺气的果蔬,如萝卜、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推荐穴位:合谷,益肺泻热。按揉穴位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寒露

  10月8日

  已是深秋,空气已结露水,大自然肃杀之气明显,“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也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饮食也要适当补益肝肾,顺养元气,以顺应自然界 收藏 之气。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鸡、鸭、牛肉、鱼虾、泥鳅、大枣、山药等食物。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秋游的好时候,极目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所有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时消散。

  推荐穴位:迎香,通窍理气。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霜降

  10月23日

  秋季的最后一节气,天气渐冷。在广州,秋燥越来越明显,此时养生要注意防秋燥,要早卧早起,让身体各个脏腑得到充分的调整。

  秋季体表的气血向体内运行,皮肤纹理开放,易感受外邪致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宜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蜀黍、萝卜、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如冰糖炖雪梨、银耳枸杞百合汤。

  推荐穴位:膻中,理气化痰。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冬雪雪冬小 大寒

   立冬

  11月7日

  冬季的开始。养生原则要顺应冬季阳气潜藏的规律,不要扰动阳气,以“养藏”为根本。起居要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运动要以静态运动为主,可选择八段锦、十六段锦、 太极拳 等,不宜激烈运动。冬季饮食调养,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重在养肾。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都不错,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水果,如梨、冬枣、柑橘等。

  推荐穴位:涌泉,滋阴益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雪

  11月22日

  在北方开始降雪。由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此时宜静养,早睡晚起,以利于阳气的闭藏。不宜剧烈运动,避免扰动阳气。多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经通脉的作用。

  此时饮食应阴阳并重,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腰果、枸杞、茨实、山药、板栗、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葚、黄精等。

  推荐穴位:太溪,滋阴温阳。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雪

  12月7日

  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南方也寒风萧萧,颇为寒冷。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素体虚弱的人群更要抓住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饮食宜増苦味,忌咸,补理肺胃。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黄芪、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花生、山药、板栗等。另外,因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吃新鲜蔬果,如橘子、苹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

  推荐穴位:气海,培补元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冬至

  12月21日

  冬天的极致,数九的开始,进补的佳时。此时人体阳气初生,火力方微,保护初生的阳气是养生的要点。

  少运动或不运动。冬至前后要睡好“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晚23时至凌晨1)和午时(中午11时至13时)按时入睡,有助于一天中,甚至一年中阴阳之气的更替。饮食性味宜减咸而増苦,补理脾胃。可选用牛肉、羊肉、狗肉等,多吃核桃、芋头、枸杞、海参、羊肾、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

  推荐穴位:关元,滋补肾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寒

  1月6日

  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将进入三九天。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故要注意保暖。

  小寒的养生要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此时饮食调理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枸杞、大枣等。日常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山药、栗子、杏仁、松子、葡萄干等。

  推荐穴位:肾俞,养肾收藏。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寒

  1月20日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万物蛰藏的时令。应早睡晚起,护好阳气。注意防风御寒,不过度操劳,使神志内藏。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大寒时节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此外,建议睡前泡脚。“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

  饮食忌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阳虚者可多吃羊肉、鸡肉;阴虚者可多吃鸭肉、藕、木耳等。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立春

  2月4日

  春季的开始。此时阳气初生,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精神方面,戒暴怒,忌忧郁,应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立春时节正是肝气升发的时候,饮食宜减咸酸,增辛辣味,可选择芹菜、豆豉、葱、香菜、花生、鸡、猪肉、鱼、牛肉等进行配方选膳,还可选择一些药膳进行食补,如芹菜煲大枣、花生仁拌芹菜、枸杞子饮、芹菜首乌瘦肉粥、八宝饭。

  推荐穴位:百会,升举阳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雨水

  2月19日

  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此时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适当春捂,同时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

  饮食调养上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金橘山药小米粥、玫瑰花糕、砂仁鲫鱼汤。

  推荐穴位:阴陵泉,健脾化湿。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惊蛰

  3月5日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饮食调养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也可选择食疗方,如山药玉米粉粥、山药扁豆饭、菠菜猪肝汤。

  推荐穴位:阳陵泉,疏肝利胆。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春分

  3月20日

  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保健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饮食要戒酸增辛,补肾补肝。同时,进入春分时节后雨水较多,易生湿,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脾祛湿,可多吃姜、葱、荞、淮山、枸杞、土豆、鸡肉、鲫鱼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如山药扁豆鲤鱼汤、茯苓粥、太子参大枣陈皮茶、猪肚白术汤、佛手茯苓瘦肉粥。

  推荐穴位:太冲,疏肝理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清明

  4月4日

  含有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

  此时肾气渐弱,心气渐起,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少吃“发”物,如芋头、鹅等,可以多食枸杞叶、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同时,也可以结合食疗药膳进行调理,如:太子参大枣陈皮茶、枸杞瘦肉汤、菊花枸杞粥、扁豆粟米饭。

  推荐穴位:三阴交,疏肝健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谷雨

  4月20日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

  谷雨时节,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常用药膳有:海带银耳羹、玉米须大枣黑豆粥、山药内金鳝鱼汤。

  推荐穴位:中脘,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夏

  5月5日

  夏季的开始。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时节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应增酸减苦,并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平时可多吃鱼、鸡肉、瘦肉、豆类、玉米、山楂、芥菜、苋菜、冬瓜、芦笋、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还可食用药膳,如鸭肉冬瓜汤、黄鳝饭、山药枣豆糕、山楂麦芽饮。

  推荐穴位:神门,养心安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满

  5月20日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此时风火相煸,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要注意调适心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瓜、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也可配合药膳调理,如:太子参荷叶粥、陈皮鸭肉汤、茅根饮、荸荠瘦肉汤

  推荐穴位:内关,清心泻火。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芒种

  6月5日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情志方面,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机体才能轻松自如。

  芒种时节天气炎热,汗出较多,容易耗气伤津,饮食宜减酸增苦,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具有祛暑生津、益气健脾的饮食,如:苦瓜、节瓜、水瓜、黄瓜、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西红柿、木耳、西瓜等。也可结合清补药膳:茅根竹蔗饮、苡仁淡菜虾仁煲冬瓜、茯苓扁豆苡米粥、泥鳅汤。

  推荐穴位:劳宫,清心泄热。按揉穴位10分钟。

   夏至

  6月21日

  夏天的极致。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年老体弱者应早睡早起。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

  夏至在农历五月,属火,此时肝气弱,心气正旺,金气受伤,饮食宜减酸增苦,可多饮绿豆汤,多食新鲜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苋菜、西红柿、节瓜、冬瓜、丝瓜、水瓜、荔枝、桂圆、西瓜等。但要注意冷食、冰冻瓜果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可结合以下药膳调理:荸荠竹蔗茅根饮、茄子烧荸荠,冬瓜三豆汤、白术茯苓鲫鱼汤。

  推荐穴位:印堂,开窍醒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暑

  7月7日

  小暑是炎热的开始,亦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小暑正值长夏,在饮食方面要增咸减甘,以滋肾脏。此时是脾胃较弱的时候,勿恣意进食生冷,也要少吃油腻、味重之品。注意食热食、软食,以减轻肠胃负担。可多吃黄皮、龙眼、蜜桃、西瓜、冬瓜、丝瓜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海带绿豆粥、生姜泥鳅炖豆腐、绿豆鲜藕炖瘦肉。

  推荐穴位:曲池,调肠通腑。按揉穴位10分钟。

   大暑

  7月22日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要做好防暑保健,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并多补充水分。

  大暑节气,脾脏旺而肾气微,饮食宜减肥浓之物。中医认为“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大暑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还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

  推荐穴位:天枢,可调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处露秋寒 霜降

   立秋

  8月7日

  秋季的开始。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天气也是阳气退避,阴气主事的时候,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夜晚别贪凉,尤其入睡后要预防受凉。晨起可做吐纳练习或鸣天鼓等保健运动,不宜做运动量大、出汗多的运动,以保全阳气。

  立秋时肝心少气,肺脏独旺,此时饮食宜“増咸减辛”,以养脾胃。少吃姜、葱、辣椒,可多吃胡萝卜、芥菜、番茄、莲藕、豆角、玉米、梨、龙眼、菠萝、哈密瓜等黄绿色果蔬。

  推荐穴位:列缺,养肺益气。按揉穴位10分钟。

   处暑

  8月23日

  炎热的结束。此时三伏天虽已近尾声,但白天仍较炎热,颇有“秋老虎,毒如虎”的感觉。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收,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俗称“秋乏”,适当午睡利于化解秋乏。

  这个时期,气候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饮食上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少吃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多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物,以防秋燥。日常起居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推荐穴位:足三里,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白露

  9月7日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注意早晚不要受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这个道理。

  白露时节,肺气清肃,此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宁神定志。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比夏天适当增加,以少量出汗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气血调顺。

  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辛润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头、沙葛、萝卜、银耳、蜜枣等。入秋后,胃肠气血仍未充,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推荐穴位:神阙,润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分

  9月22日

  这天昼夜等长,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虽会秋雨绵绵,但秋燥越来越明显。

  秋分过后,逐渐步入深秋,注意保暖,但不可一下子添加过多衣被,所谓的“秋冻”,就是让体温调节中枢能得到适当锻炼,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冬季。

  为防秋燥,多喝水,多吃酸味甘润、降肺气的果蔬,如萝卜、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推荐穴位:合谷,益肺泻热。按揉穴位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寒露

  10月8日

  已是深秋,空气已结露水,大自然肃杀之气明显,“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也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饮食也要适当补益肝肾,顺养元气,以顺应自然界 收藏 之气。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鸡、鸭、牛肉、鱼虾、泥鳅、大枣、山药等食物。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秋游的好时候,极目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所有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时消散。

  推荐穴位:迎香,通窍理气。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霜降

  10月23日

  秋季的最后一节气,天气渐冷。在广州,秋燥越来越明显,此时养生要注意防秋燥,要早卧早起,让身体各个脏腑得到充分的调整。

  秋季体表的气血向体内运行,皮肤纹理开放,易感受外邪致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宜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蜀黍、萝卜、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如冰糖炖雪梨、银耳枸杞百合汤。

  推荐穴位:膻中,理气化痰。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冬雪雪冬小 大寒

   立冬

  11月7日

  冬季的开始。养生原则要顺应冬季阳气潜藏的规律,不要扰动阳气,以“养藏”为根本。起居要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运动要以静态运动为主,可选择八段锦、十六段锦、 太极拳 等,不宜激烈运动。冬季饮食调养,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重在养肾。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都不错,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水果,如梨、冬枣、柑橘等。

  推荐穴位:涌泉,滋阴益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雪

  11月22日

  在北方开始降雪。由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此时宜静养,早睡晚起,以利于阳气的闭藏。不宜剧烈运动,避免扰动阳气。多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经通脉的作用。

  此时饮食应阴阳并重,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腰果、枸杞、茨实、山药、板栗、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葚、黄精等。

  推荐穴位:太溪,滋阴温阳。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雪

  12月7日

  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南方也寒风萧萧,颇为寒冷。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素体虚弱的人群更要抓住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饮食宜増苦味,忌咸,补理肺胃。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黄芪、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花生、山药、板栗等。另外,因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吃新鲜蔬果,如橘子、苹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

  推荐穴位:气海,培补元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冬至

  12月21日

  冬天的极致,数九的开始,进补的佳时。此时人体阳气初生,火力方微,保护初生的阳气是养生的要点。

  少运动或不运动。冬至前后要睡好“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晚23时至凌晨1)和午时(中午11时至13时)按时入睡,有助于一天中,甚至一年中阴阳之气的更替。饮食性味宜减咸而増苦,补理脾胃。可选用牛肉、羊肉、狗肉等,多吃核桃、芋头、枸杞、海参、羊肾、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

  推荐穴位:关元,滋补肾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寒

  1月6日

  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将进入三九天。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故要注意保暖。

  小寒的养生要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此时饮食调理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枸杞、大枣等。日常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山药、栗子、杏仁、松子、葡萄干等。

  推荐穴位:肾俞,养肾收藏。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寒

  1月20日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万物蛰藏的时令。应早睡晚起,护好阳气。注意防风御寒,不过度操劳,使神志内藏。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大寒时节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此外,建议睡前泡脚。“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

  饮食忌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阳虚者可多吃羊肉、鸡肉;阴虚者可多吃鸭肉、藕、木耳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