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文臣简历
2024-03-12 17:18:25 责编:小OO
文档

施文臣,现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大副主任、党组成员, 协助主任分管区人大法制办和教科文卫办工作,负责协调、联系“两院”工作。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张居正 简历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汉族,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中国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 。明代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最伟大的家。

张居正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荆州知府李士翱很赏识他。居正十六岁中举人,又颇 受湖广巡抚顾璘赏识,说他是“国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 院编修。

生日:嘉靖四年农历五月三日 (西元1525年西历5月24日)

忌日:万历十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西元1582年西历7月09日)

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 *** 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明朝文臣,内阁首辅,因其辅佐皇帝治理有效,具有重大历史功绩。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张居正 - 生平

世宗后期,居正升任右中允,与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关系良好。而居正亦是当时少数能与两大重臣严嵩 与徐阶都能保持良好来往的之一。张居正与朝廷中宦官和权臣都有密切的关系,这对他后来的仕途与施 政都有著很大的影响,但也埋下“祸发身后”的悲剧。

隆庆元年(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 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 建极殿大学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孙子来降一事,与鞑靼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在南 方,准许广州举办一年两次“交易会”。

万历初年,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 后的完全信任张居正简介,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居正实行考成法,加强对的考评,并裁减了大量的冗官冗员。万历八年(1580年)十月,下令吏部遍 查两京衙门,“有冗滥者裁之”。万历九年(1581年)正月裁两京户部侍郎以下156个职位,同年裁撤郧阳巡 抚、顺天巡抚、湖广总兵等地方大员职位。文武从12万馀人降到9.8万人以下。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 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 *** 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 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

张居正 - 主张

上,以“尊 *** ,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在执行上,他“信赏罚”,“持法严”,使赏罚有准,不姑息。在他执政期间,“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如: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应当逮捕,但朝廷认为此事很难办,张居正就改立沐朝弼的儿子袭爵,派飞马前去沐朝弼,沐朝弼没有反抗,被解到京师,张居正免他一死,将他幽禁在南京。再如,张居正因御史在外常常欺凌巡抚,决定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只有他们有一件事稍不妥,马上加以责骂,又饬令他们的上司加以考查。又如,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盗贼群起,甚至抢劫官府库房,地方 *** 常常隐瞒这类事情不上报,张居正下令如有隐匿不报者,即使循良的官吏也必撤职,地方官再不敢掩饰真情,抓到强盗,当即斩首处决,并追捕他们的家属,盗贼因此衰败。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互市又使边疆在经济上保持稳定、正常,如封俺答(北方蒙古首领)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立茶马互市,保持贸易往来,俺答长久没有来犯边关。

张居正 - 经济思想

(一)清查土地。他认为“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是“国匮民穷”的根源。在1578年(万历六年),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田产,到1580年(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所以说:“自正(正德)嘉(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

(二)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1)以州县为基础,将所有赋税包括正税、附加税、贡品以及和地方需要的各种经费和全部徭役统一编派张居正简介,“并为一条”,总为一项收入。过去田赋有夏粮、秋粮之分,征收上又有种种名目,非常繁烦,现在统一征收,使国家容易掌握,百姓明白易知,防止官吏从中贪污。(2)关于徭役征派,过去有里甲、均徭、杂泛之分。里甲按户计征,不役者纳“门银”(户银);均徭、杂泛按丁分派,应役方式又有力差(以身应服)、银差(纳银代役)之分。现在取消里甲之役,将应征的全部门银,同丁银合并一起。“丁银”的计算办法,是将力差的“工”(劳动)和“食”(服役期间全部生活费用)折算为银;如“银差”则按纳银数再加收少量“银耗”(碎银化铸银锭时的损耗),然后全部役银以“丁”和“地”或(田粮)两大类因素统一考虑编派征收,即所谓“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自此,户不再是役的一种根据,丁的负担也部分转到“地”或“粮”中。(3)赋、役之中,除国家必需的米麦丝绢仍交实物和丁银的一部分仍归人丁承担外,其余“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4)官府用役,一律“官为佥募”,雇人从役。过去由户丁承担的催税、解送田粮之差、伐薪、修路、搬运、厨役等一概免除。这一改革措施赋役折银征收,既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张居正 - 赋税思想

张居正 简历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汉族,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中国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 。明代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最伟大的家。

张居正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荆州知府李士翱很赏识他。居正十六岁中举人,又颇 受湖广巡抚顾璘赏识,说他是“国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 院编修。

生日:嘉靖四年农历五月三日 (西元1525年西历5月24日)

忌日:万历十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西元1582年西历7月09日)

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 *** 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明朝文臣,内阁首辅,因其辅佐皇帝治理有效,具有重大历史功绩。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张居正 - 生平

世宗后期,居正升任右中允,与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关系良好。而居正亦是当时少数能与两大重臣严嵩 与徐阶都能保持良好来往的之一。张居正与朝廷中宦官和权臣都有密切的关系,这对他后来的仕途与施 政都有著很大的影响,但也埋下“祸发身后”的悲剧。

隆庆元年(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 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 建极殿大学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孙子来降一事,与鞑靼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在南 方,准许广州举办一年两次“交易会”。

万历初年,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 后的完全信任张居正简介,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居正实行考成法,加强对的考评,并裁减了大量的冗官冗员。万历八年(1580年)十月,下令吏部遍 查两京衙门,“有冗滥者裁之”。万历九年(1581年)正月裁两京户部侍郎以下156个职位,同年裁撤郧阳巡 抚、顺天巡抚、湖广总兵等地方大员职位。文武从12万馀人降到9.8万人以下。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 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 *** 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 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

张居正 - 主张

上,以“尊 *** ,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在执行上,他“信赏罚”,“持法严”,使赏罚有准,不姑息。在他执政期间,“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如: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应当逮捕,但朝廷认为此事很难办,张居正就改立沐朝弼的儿子袭爵,派飞马前去沐朝弼,沐朝弼没有反抗,被解到京师,张居正免他一死,将他幽禁在南京。再如,张居正因御史在外常常欺凌巡抚,决定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只有他们有一件事稍不妥,马上加以责骂,又饬令他们的上司加以考查。又如,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盗贼群起,甚至抢劫官府库房,地方 *** 常常隐瞒这类事情不上报,张居正下令如有隐匿不报者,即使循良的官吏也必撤职,地方官再不敢掩饰真情,抓到强盗,当即斩首处决,并追捕他们的家属,盗贼因此衰败。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互市又使边疆在经济上保持稳定、正常,如封俺答(北方蒙古首领)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立茶马互市,保持贸易往来,俺答长久没有来犯边关。

张居正 - 经济思想

(一)清查土地。他认为“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是“国匮民穷”的根源。在1578年(万历六年),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田产,到1580年(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所以说:“自正(正德)嘉(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

(二)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1)以州县为基础,将所有赋税包括正税、附加税、贡品以及和地方需要的各种经费和全部徭役统一编派张居正简介,“并为一条”,总为一项收入。过去田赋有夏粮、秋粮之分,征收上又有种种名目,非常繁烦,现在统一征收,使国家容易掌握,百姓明白易知,防止官吏从中贪污。(2)关于徭役征派,过去有里甲、均徭、杂泛之分。里甲按户计征,不役者纳“门银”(户银);均徭、杂泛按丁分派,应役方式又有力差(以身应服)、银差(纳银代役)之分。现在取消里甲之役,将应征的全部门银,同丁银合并一起。“丁银”的计算办法,是将力差的“工”(劳动)和“食”(服役期间全部生活费用)折算为银;如“银差”则按纳银数再加收少量“银耗”(碎银化铸银锭时的损耗),然后全部役银以“丁”和“地”或(田粮)两大类因素统一考虑编派征收,即所谓“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自此,户不再是役的一种根据,丁的负担也部分转到“地”或“粮”中。(3)赋、役之中,除国家必需的米麦丝绢仍交实物和丁银的一部分仍归人丁承担外,其余“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4)官府用役,一律“官为佥募”,雇人从役。过去由户丁承担的催税、解送田粮之差、伐薪、修路、搬运、厨役等一概免除。这一改革措施赋役折银征收,既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张居正 - 赋税思想

张居正 简历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汉族,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中国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 。明代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最伟大的家。

张居正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荆州知府李士翱很赏识他。居正十六岁中举人,又颇 受湖广巡抚顾璘赏识,说他是“国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 院编修。

生日:嘉靖四年农历五月三日 (西元1525年西历5月24日)

忌日:万历十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西元1582年西历7月09日)

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 *** 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明朝文臣,内阁首辅,因其辅佐皇帝治理有效,具有重大历史功绩。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张居正 - 生平

世宗后期,居正升任右中允,与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关系良好。而居正亦是当时少数能与两大重臣严嵩 与徐阶都能保持良好来往的之一。张居正与朝廷中宦官和权臣都有密切的关系,这对他后来的仕途与施 政都有著很大的影响,但也埋下“祸发身后”的悲剧。

隆庆元年(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 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 建极殿大学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孙子来降一事,与鞑靼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在南 方,准许广州举办一年两次“交易会”。

万历初年,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 后的完全信任张居正简介,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居正实行考成法,加强对的考评,并裁减了大量的冗官冗员。万历八年(1580年)十月,下令吏部遍 查两京衙门,“有冗滥者裁之”。万历九年(1581年)正月裁两京户部侍郎以下156个职位,同年裁撤郧阳巡 抚、顺天巡抚、湖广总兵等地方大员职位。文武从12万馀人降到9.8万人以下。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 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 *** 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 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

张居正 - 主张

上,以“尊 *** ,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在执行上,他“信赏罚”,“持法严”,使赏罚有准,不姑息。在他执政期间,“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如: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应当逮捕,但朝廷认为此事很难办,张居正就改立沐朝弼的儿子袭爵,派飞马前去沐朝弼,沐朝弼没有反抗,被解到京师,张居正免他一死,将他幽禁在南京。再如,张居正因御史在外常常欺凌巡抚,决定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只有他们有一件事稍不妥,马上加以责骂,又饬令他们的上司加以考查。又如,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盗贼群起,甚至抢劫官府库房,地方 *** 常常隐瞒这类事情不上报,张居正下令如有隐匿不报者,即使循良的官吏也必撤职,地方官再不敢掩饰真情,抓到强盗,当即斩首处决,并追捕他们的家属,盗贼因此衰败。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互市又使边疆在经济上保持稳定、正常,如封俺答(北方蒙古首领)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立茶马互市,保持贸易往来,俺答长久没有来犯边关。

张居正 - 经济思想

(一)清查土地。他认为“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是“国匮民穷”的根源。在1578年(万历六年),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田产,到1580年(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所以说:“自正(正德)嘉(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

(二)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1)以州县为基础,将所有赋税包括正税、附加税、贡品以及和地方需要的各种经费和全部徭役统一编派张居正简介,“并为一条”,总为一项收入。过去田赋有夏粮、秋粮之分,征收上又有种种名目,非常繁烦,现在统一征收,使国家容易掌握,百姓明白易知,防止官吏从中贪污。(2)关于徭役征派,过去有里甲、均徭、杂泛之分。里甲按户计征,不役者纳“门银”(户银);均徭、杂泛按丁分派,应役方式又有力差(以身应服)、银差(纳银代役)之分。现在取消里甲之役,将应征的全部门银,同丁银合并一起。“丁银”的计算办法,是将力差的“工”(劳动)和“食”(服役期间全部生活费用)折算为银;如“银差”则按纳银数再加收少量“银耗”(碎银化铸银锭时的损耗),然后全部役银以“丁”和“地”或(田粮)两大类因素统一考虑编派征收,即所谓“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自此,户不再是役的一种根据,丁的负担也部分转到“地”或“粮”中。(3)赋、役之中,除国家必需的米麦丝绢仍交实物和丁银的一部分仍归人丁承担外,其余“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4)官府用役,一律“官为佥募”,雇人从役。过去由户丁承担的催税、解送田粮之差、伐薪、修路、搬运、厨役等一概免除。这一改革措施赋役折银征收,既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张居正 - 赋税思想

刘伯温简历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汉族,字伯温,谥文成,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元末明初军事家、*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桧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火烧鼠'牛'犹自可 [辈][1876肖鼠 1878肖虎]
  虎'人'泥窝无处藏 [入]
  草头'家上'十口女 [慈有草头 禧有十口 女为妇]
  '又'抱孩儿作主张 [女](光绪)[垂帘听政]

  '二四八'旗难蔽日 [二口一][八旗军 青天白日旗]
  辽阳思念旧家乡 [辽阳清故乡]
  东拜斗 西拜旗 南逐鹿 北逐狮

  分南分北分东西 [军阀割据]
  偶逢异人在楚'归' [乡][异者田共也 楚者湖南也]
  马行万里寻[安歇] [万里长征]
  残害中女四木鸡 [四木日本也 1933鸡年 国共联合抗日]

  六一人 [61岁\休字\丈字\介字]
  不识山水'倒'相逢 [到][形势逆转]

  黄'龙'早丧赤'城'中 [牛][日]
  猪羊'鸡犬九'家空 [犬狗乃]
  饥荒灾害皆并至
  一似'风'登民物同 [丰][似者像也 民物同者民贱也]

  得见金龙民心开 [金龙毛xx也]
  刀兵水火一齐来 [*也]
  '文钱斗'米无人籴 [一钱升]
  父死无人兄弟抬

  '天上金龙绊马甲' [金龙绊马半乱中/金龙绊马乱羊甲][1954甲午年肖马]
  二十八星问'土'人 [士][轸星也][土人者生也]
  蓬头幼女蓬头嫁 [蓬头女子蓬头嫁/蓬头幼女蓬头妇]
  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亡否 [清朝]

  基曰:

  手执钢刀九十九 [九十九18也]
  杀尽胡人方罢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炮响火烟迷去路
  迁南迁北六三秋
  [1932满洲国立 1950傅仪由苏交还 六三秋者18年也]

  可怜难渡'之'门关 [雁][傅仪於1967患癌 难渡关者*也]
  摘尽李花'胡不还' [灭尽胡][清朝正式灭亡]

  黄牛山下有一洞
  可'投拾'万八千众 [披一]
  先到之'人得'安稳 [时方]
  后到之人半'路'送 [途]

  难恕有罪无不罪
  天下算来民尽瘁

  火风鼎 [鼎者卦名也]
  两火初兴定太平
  火山旅
  银河织女让牛星

  火德星君来下'界' [驾]
  金殿'楼台'尽丙丁 龙阁

  一个胡子大将军
  '按剑驰马察'情形 [执戈鞍马问]
  除暴'去患人多爱' [除害去奸人]
  永享九洲金满
  帝曰:
  胡人此时尚在否
  基曰:
  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四大'八'方有文星 [六]
  品物咸'亨一样形' [享同相形]
  琴瑟'和谐'成古道 [鸣和]
  左'中兴帝'右中兴 [兴帝业]

  五百年间出圣'君' [人][ 圣君尚问真人出]
  周流天下贤良辅
  气运南方出将臣
  圣人能化乱渊源

  '八面夷人进'贡'临' [宫][四方八面进贡临]
  宫女勤针'望'夜月 [成][宫女勤耕望拜月]
  乾坤有象'重'黄金 [转]

  北方胡虏害生灵
  更'会'南军诛戮'行' [令][形/成]
  匹马单'骑'安外国 [*]
  众'君揖'让留三星 [军推]

  '上'元复转气运开 [三]
  大'修'文武圣主裁 [修]
  上下三元无倒置
  衣冠文物一齐来

  '七'元无错'又'三元 [上][有]
  大开文风'考'对联 [新]
  猴子沐盘鸡'逃'架 [跳][猴子木盘保太平]
  犬吠猪鸣太平年

  文武全才'一'戊丁 [遇]
  '流离散乱皆逃民' [血流千里万民逃/流血千军万民迎]
  爱民如子'亲'兄弟 [真]
  创立新'君修旧'京 [京修四京]

  千言万语知虚实
  留与苍生'作证盟' [长短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百度推背图吧

刘伯温简历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汉族,字伯温,谥文成,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元末明初军事家、*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桧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火烧鼠'牛'犹自可 [辈][1876肖鼠 1878肖虎]
  虎'人'泥窝无处藏 [入]
  草头'家上'十口女 [慈有草头 禧有十口 女为妇]
  '又'抱孩儿作主张 [女](光绪)[垂帘听政]

  '二四八'旗难蔽日 [二口一][八旗军 青天白日旗]
  辽阳思念旧家乡 [辽阳清故乡]
  东拜斗 西拜旗 南逐鹿 北逐狮

  分南分北分东西 [军阀割据]
  偶逢异人在楚'归' [乡][异者田共也 楚者湖南也]
  马行万里寻[安歇] [万里长征]
  残害中女四木鸡 [四木日本也 1933鸡年 国共联合抗日]

  六一人 [61岁\休字\丈字\介字]
  不识山水'倒'相逢 [到][形势逆转]

  黄'龙'早丧赤'城'中 [牛][日]
  猪羊'鸡犬九'家空 [犬狗乃]
  饥荒灾害皆并至
  一似'风'登民物同 [丰][似者像也 民物同者民贱也]

  得见金龙民心开 [金龙毛xx也]
  刀兵水火一齐来 [*也]
  '文钱斗'米无人籴 [一钱升]
  父死无人兄弟抬

  '天上金龙绊马甲' [金龙绊马半乱中/金龙绊马乱羊甲][1954甲午年肖马]
  二十八星问'土'人 [士][轸星也][土人者生也]
  蓬头幼女蓬头嫁 [蓬头女子蓬头嫁/蓬头幼女蓬头妇]
  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亡否 [清朝]

  基曰:

  手执钢刀九十九 [九十九18也]
  杀尽胡人方罢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炮响火烟迷去路
  迁南迁北六三秋
  [1932满洲国立 1950傅仪由苏交还 六三秋者18年也]

  可怜难渡'之'门关 [雁][傅仪於1967患癌 难渡关者*也]
  摘尽李花'胡不还' [灭尽胡][清朝正式灭亡]

  黄牛山下有一洞
  可'投拾'万八千众 [披一]
  先到之'人得'安稳 [时方]
  后到之人半'路'送 [途]

  难恕有罪无不罪
  天下算来民尽瘁

  火风鼎 [鼎者卦名也]
  两火初兴定太平
  火山旅
  银河织女让牛星

  火德星君来下'界' [驾]
  金殿'楼台'尽丙丁 龙阁

  一个胡子大将军
  '按剑驰马察'情形 [执戈鞍马问]
  除暴'去患人多爱' [除害去奸人]
  永享九洲金满
  帝曰:
  胡人此时尚在否
  基曰:
  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四大'八'方有文星 [六]
  品物咸'亨一样形' [享同相形]
  琴瑟'和谐'成古道 [鸣和]
  左'中兴帝'右中兴 [兴帝业]

  五百年间出圣'君' [人][ 圣君尚问真人出]
  周流天下贤良辅
  气运南方出将臣
  圣人能化乱渊源

  '八面夷人进'贡'临' [宫][四方八面进贡临]
  宫女勤针'望'夜月 [成][宫女勤耕望拜月]
  乾坤有象'重'黄金 [转]

  北方胡虏害生灵
  更'会'南军诛戮'行' [令][形/成]
  匹马单'骑'安外国 [*]
  众'君揖'让留三星 [军推]

  '上'元复转气运开 [三]
  大'修'文武圣主裁 [修]
  上下三元无倒置
  衣冠文物一齐来

  '七'元无错'又'三元 [上][有]
  大开文风'考'对联 [新]
  猴子沐盘鸡'逃'架 [跳][猴子木盘保太平]
  犬吠猪鸣太平年

  文武全才'一'戊丁 [遇]
  '流离散乱皆逃民' [血流千里万民逃/流血千军万民迎]
  爱民如子'亲'兄弟 [真]
  创立新'君修旧'京 [京修四京]

  千言万语知虚实
  留与苍生'作证盟' [长短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百度推背图吧

刘伯温简历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汉族,字伯温,谥文成,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元末明初军事家、*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桧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火烧鼠'牛'犹自可 [辈][1876肖鼠 1878肖虎]
  虎'人'泥窝无处藏 [入]
  草头'家上'十口女 [慈有草头 禧有十口 女为妇]
  '又'抱孩儿作主张 [女](光绪)[垂帘听政]

  '二四八'旗难蔽日 [二口一][八旗军 青天白日旗]
  辽阳思念旧家乡 [辽阳清故乡]
  东拜斗 西拜旗 南逐鹿 北逐狮

  分南分北分东西 [军阀割据]
  偶逢异人在楚'归' [乡][异者田共也 楚者湖南也]
  马行万里寻[安歇] [万里长征]
  残害中女四木鸡 [四木日本也 1933鸡年 国共联合抗日]

  六一人 [61岁\休字\丈字\介字]
  不识山水'倒'相逢 [到][形势逆转]

  黄'龙'早丧赤'城'中 [牛][日]
  猪羊'鸡犬九'家空 [犬狗乃]
  饥荒灾害皆并至
  一似'风'登民物同 [丰][似者像也 民物同者民贱也]

  得见金龙民心开 [金龙毛xx也]
  刀兵水火一齐来 [*也]
  '文钱斗'米无人籴 [一钱升]
  父死无人兄弟抬

  '天上金龙绊马甲' [金龙绊马半乱中/金龙绊马乱羊甲][1954甲午年肖马]
  二十八星问'土'人 [士][轸星也][土人者生也]
  蓬头幼女蓬头嫁 [蓬头女子蓬头嫁/蓬头幼女蓬头妇]
  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亡否 [清朝]

  基曰:

  手执钢刀九十九 [九十九18也]
  杀尽胡人方罢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炮响火烟迷去路
  迁南迁北六三秋
  [1932满洲国立 1950傅仪由苏交还 六三秋者18年也]

  可怜难渡'之'门关 [雁][傅仪於1967患癌 难渡关者*也]
  摘尽李花'胡不还' [灭尽胡][清朝正式灭亡]

  黄牛山下有一洞
  可'投拾'万八千众 [披一]
  先到之'人得'安稳 [时方]
  后到之人半'路'送 [途]

  难恕有罪无不罪
  天下算来民尽瘁

  火风鼎 [鼎者卦名也]
  两火初兴定太平
  火山旅
  银河织女让牛星

  火德星君来下'界' [驾]
  金殿'楼台'尽丙丁 龙阁

  一个胡子大将军
  '按剑驰马察'情形 [执戈鞍马问]
  除暴'去患人多爱' [除害去奸人]
  永享九洲金满
  帝曰:
  胡人此时尚在否
  基曰:
  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四大'八'方有文星 [六]
  品物咸'亨一样形' [享同相形]
  琴瑟'和谐'成古道 [鸣和]
  左'中兴帝'右中兴 [兴帝业]

  五百年间出圣'君' [人][ 圣君尚问真人出]
  周流天下贤良辅
  气运南方出将臣
  圣人能化乱渊源

  '八面夷人进'贡'临' [宫][四方八面进贡临]
  宫女勤针'望'夜月 [成][宫女勤耕望拜月]
  乾坤有象'重'黄金 [转]

  北方胡虏害生灵
  更'会'南军诛戮'行' [令][形/成]
  匹马单'骑'安外国 [*]
  众'君揖'让留三星 [军推]

  '上'元复转气运开 [三]
  大'修'文武圣主裁 [修]
  上下三元无倒置
  衣冠文物一齐来

  '七'元无错'又'三元 [上][有]
  大开文风'考'对联 [新]
  猴子沐盘鸡'逃'架 [跳][猴子木盘保太平]
  犬吠猪鸣太平年

  文武全才'一'戊丁 [遇]
  '流离散乱皆逃民' [血流千里万民逃/流血千军万民迎]
  爱民如子'亲'兄弟 [真]
  创立新'君修旧'京 [京修四京]

  千言万语知虚实
  留与苍生'作证盟' [长短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百度推背图吧

刘伯温简历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汉族,字伯温,谥文成,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元末明初军事家、*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桧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火烧鼠'牛'犹自可 [辈][1876肖鼠 1878肖虎]
  虎'人'泥窝无处藏 [入]
  草头'家上'十口女 [慈有草头 禧有十口 女为妇]
  '又'抱孩儿作主张 [女](光绪)[垂帘听政]

  '二四八'旗难蔽日 [二口一][八旗军 青天白日旗]
  辽阳思念旧家乡 [辽阳清故乡]
  东拜斗 西拜旗 南逐鹿 北逐狮

  分南分北分东西 [军阀割据]
  偶逢异人在楚'归' [乡][异者田共也 楚者湖南也]
  马行万里寻[安歇] [万里长征]
  残害中女四木鸡 [四木日本也 1933鸡年 国共联合抗日]

  六一人 [61岁\休字\丈字\介字]
  不识山水'倒'相逢 [到][形势逆转]

  黄'龙'早丧赤'城'中 [牛][日]
  猪羊'鸡犬九'家空 [犬狗乃]
  饥荒灾害皆并至
  一似'风'登民物同 [丰][似者像也 民物同者民贱也]

  得见金龙民心开 [金龙毛xx也]
  刀兵水火一齐来 [*也]
  '文钱斗'米无人籴 [一钱升]
  父死无人兄弟抬

  '天上金龙绊马甲' [金龙绊马半乱中/金龙绊马乱羊甲][1954甲午年肖马]
  二十八星问'土'人 [士][轸星也][土人者生也]
  蓬头幼女蓬头嫁 [蓬头女子蓬头嫁/蓬头幼女蓬头妇]
  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亡否 [清朝]

  基曰:

  手执钢刀九十九 [九十九18也]
  杀尽胡人方罢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炮响火烟迷去路
  迁南迁北六三秋
  [1932满洲国立 1950傅仪由苏交还 六三秋者18年也]

  可怜难渡'之'门关 [雁][傅仪於1967患癌 难渡关者*也]
  摘尽李花'胡不还' [灭尽胡][清朝正式灭亡]

  黄牛山下有一洞
  可'投拾'万八千众 [披一]
  先到之'人得'安稳 [时方]
  后到之人半'路'送 [途]

  难恕有罪无不罪
  天下算来民尽瘁

  火风鼎 [鼎者卦名也]
  两火初兴定太平
  火山旅
  银河织女让牛星

  火德星君来下'界' [驾]
  金殿'楼台'尽丙丁 龙阁

  一个胡子大将军
  '按剑驰马察'情形 [执戈鞍马问]
  除暴'去患人多爱' [除害去奸人]
  永享九洲金满
  帝曰:
  胡人此时尚在否
  基曰:
  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四大'八'方有文星 [六]
  品物咸'亨一样形' [享同相形]
  琴瑟'和谐'成古道 [鸣和]
  左'中兴帝'右中兴 [兴帝业]

  五百年间出圣'君' [人][ 圣君尚问真人出]
  周流天下贤良辅
  气运南方出将臣
  圣人能化乱渊源

  '八面夷人进'贡'临' [宫][四方八面进贡临]
  宫女勤针'望'夜月 [成][宫女勤耕望拜月]
  乾坤有象'重'黄金 [转]

  北方胡虏害生灵
  更'会'南军诛戮'行' [令][形/成]
  匹马单'骑'安外国 [*]
  众'君揖'让留三星 [军推]

  '上'元复转气运开 [三]
  大'修'文武圣主裁 [修]
  上下三元无倒置
  衣冠文物一齐来

  '七'元无错'又'三元 [上][有]
  大开文风'考'对联 [新]
  猴子沐盘鸡'逃'架 [跳][猴子木盘保太平]
  犬吠猪鸣太平年

  文武全才'一'戊丁 [遇]
  '流离散乱皆逃民' [血流千里万民逃/流血千军万民迎]
  爱民如子'亲'兄弟 [真]
  创立新'君修旧'京 [京修四京]

  千言万语知虚实
  留与苍生'作证盟' [长短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百度推背图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